(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每當我告訴別人,平衡良好的自律神經「臨界值」升高,就能提高自癒能力時,就會被問到:「要鍛鍊自律神經的話,該怎麼做才好?」我會建議養成以下九個習慣:1)調整生活的節奏。2)吃飯八分飽。3)運動。4)使用五種感官。5)有意識的控制呼吸。6)感動。7)維持熱情。8)適度使用藥物。9)休假。這九個習慣彼此息息相關,沒辦法一次全部到位,請先從能做的事情慢慢做起。開始練習「調整生活的節奏」的患者中,不乏這樣的聲音:「因為一直都是起得很晚,偶爾早起時,沒事可做。」心裡想著:「現在吃早餐太早了,又沒辦法去上班」於是倒頭繼續再睡。其實,身體從早上五點就進入活動模式。如果在這個時間醒來,不妨去散個步,同時養成「運動」、「使用五種感官」的習慣。在清爽的早晨活動,會讓人心曠神怡。然後六點吃早餐,會覺得比平常還要美味。此刻可練習「吃飯八分飽」和「感動」等習慣。如此一來,九個習慣彼此相輔相成,就會變得健康,逐漸活力飽滿。不少心臟病患都有生活不規律的毛病。當我對他們說:「明天早上八點來看診哦。」他們的回答是:「醫師,八點我還在睡覺啊。」相較於開藥,還不如要他們調整生活節奏,效果更佳。檢視他們服用的藥物,不乏大量的安眠藥。長夜漫漫,輾轉難眠,晝夜交會之際,掛念著「明天一定得去醫院不可」,因此服用了安眠藥。因為藥的副作用,早上又起不來了。在活動模式時卻睡覺 會破壞自律神經的平衡這是很多50歲中壯世代的通病。全職的主婦也是如此,不少人在先生上班後,就在家睡回籠覺,睡兩、三個鐘頭,晚上就無法提早就寢。大白天睡覺而能早睡早起的人,當然也是有的,不過,身體在活動模式時,卻花很多時間睡覺,會破壞自律神經的平衡,臨界值無法提升,下次就會陷入「不管做什麼都覺得很麻煩」的無力狀態。 (本文摘自/甦活力:調節自律神經,血管有彈性的養生術/天下雜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