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

腹脹排便放屁有困難!腸打結險穿孔

腹脹排便放屁有困難!腸打結險穿孔#困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中80歲趙伯伯連續多天腹脹,連排便和放屁都有困難,家人緊急送醫檢查,發現老翁乙狀結腸竟嚴重扭轉,若不緊急處理,恐因腸子破掉致死,經緊急以大腸內視鏡將扭轉的腸子反轉,鼓脹大腸順利排氣後,再手術切除部分乙狀結腸,避免腸扭轉狀況復發。腸扭轉嚴重腹膜炎恐危及性命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表示,腸扭轉雖然發生率不高,然而一旦發生,透過X光影像確診,乙狀結腸扭轉呈「咖啡豆」狀,必須立刻處置,萬一患者在家硬撐,或者輕忽症狀延誤治療,都可能因腸壁壞死導致腸穿孔,引發嚴重腹膜炎而危及性命。林敬淳醫師指出,腸扭轉好發於老年人及嬰幼兒、長期臥床、或長期服用藥物導致大腸蠕動變慢,皆容易發生扭轉,此時腸子中的空氣和內容物無法通過阻塞處,近端腸子會不斷脹大,出現腹脹、無法排便和放屁、甚至出現打嗝、噁心及嘔吐等症狀。腸扭轉為腹部急症 一旦確診須立即治療在大腸沒有壞死的情況下,通常會先以大腸內視鏡將扭結處打開,將腸子成功復位,並置留肛管於大腸內後,住院約數天觀察是否有復發跡象。發生過腸扭轉的患者,日後復發的機率高達40%-90%,千萬不可輕忽,通常會建議患者進一步接受預防性手術治療,切除過長的乙狀結腸以避免復發;林敬淳醫師提醒民眾,若有任何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建議至醫療院所尋求協助。

膝關節受損不治療!老翁竟連拄拐杖走路都困難

膝關節受損不治療!老翁竟連拄拐杖走路都困難#困難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老年人口增加,現在因退化性關節炎而行走困難的人也變多了!日前,一名90歲的老先生,因膝關節受損,連拿拐杖走平路都窒礙難行,長久下來腰部就開始痠痛不適,也容易跌倒,直到就醫後才發現,原來他的關節已磨到連軟骨都沒了,當下便鼓起勇氣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不到一週,他的雙腳就重獲新生,可以自己走路,不需要拐杖了。老人怕痛、留下後遺症 多數都不願治療安南醫院骨科黃鐙樂醫師表示,門診觀察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病人主要介於58~85歲,特別是年過8旬的長者更為常見,但因為怕痛、留下後遺症、恢復速度慢長,所以,大多都打退堂鼓。以往傳統式的人工關節手術,都建議病人在手術後須拿柺杖3個月,並積極復健3個月至半年,膝蓋關節的功能才可能恢復正常,但醫師建議,可用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來治療,對軟組織、肌肉韌帶傷害較小,復原速度快。及早發現、治療 可免於換置人工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使活動力降低,久而久之,肌肉、骨骼都可能萎縮或退化,走上換人工關節一途,尤其是老人家總是能拖則拖,往往拖到症狀嚴重,打針吃止痛藥已失靈,才會選擇置換人工膝關節。醫師表示,大多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患者都已第4或5期,但其實退化性關節炎前期可透過其他方式,來延緩退化速度,甚至避免換人工關節的命運,所以,提醒民眾只要發現關節不適,應盡快就醫。骨鬆與關節炎不同 別再將它劃上等號手術開刀雖然有後遺症,但據台灣統計,術後感染率不到1%,有症狀的血栓者更少,至於手術的半身麻醉可能帶來風險,經詳細評估後,老人家也可考慮置換人工膝關節。最後,黃鐙樂醫師也提醒民眾,部分退化性關節炎病人會將其症狀和骨質疏鬆症劃上等號,於診間詢問是否吃鈣片補鈣就有效,但其實這2種病症的成因與後續治療方式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千萬勿再搞混。

哺乳碰到困難?哺乳諮詢專線報你知!

哺乳碰到困難?哺乳諮詢專線報你知!#困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哺育母乳,除了能提供寶寶完整的營養之外,也是親子互動的最佳時機點,因此為了提高我國哺育母乳的比率,國健署近期努力推動母乳哺育政策,還提供母乳哺育同儕諮詢服務,如在哺乳上碰到困難,新手媽媽都可以撥打專線,以解決問題。媽媽回到職場工作 為停止哺乳主因之一國健署指出,我國產後6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率為49.6%,雖然6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率已趨近世界衛生組織2025年50%之全球目標,但是哺乳媽媽回歸社區或職場後,據全國母乳率調查計畫顯示,產後1個月、2個月、4個月及6個月,仍有在母乳哺育之比率分別為90.1%、77.0%、62.4%及53.7%,呈現下滑趨勢。調查也發現,曾餵過母乳而停止哺餵最主要原因以「將來要回去工作及工作不方便」(佔24.68%)比率最高、其次為「奶水沒了」(佔23.46%)及「奶水不足」(佔19.34%),因此提供社區同儕支持確屬必要。哺乳遇到困難?哺乳諮詢專線報你知對此,為了幫助哺乳的媽媽解決各種在哺乳上的困難,國健署也設立母乳哺育諮詢網站及免費專線電話,「0800-870870 國語諧音:抱緊您 抱緊您」,將原有母乳哺育諮詢服務外,增加孕前、孕期、產後營養與體重管理、身心調適、壓力調適、情緒困擾之心理支持與轉介…等議題之保健諮詢、傾聽、關懷及支持與必要的資源轉介等,以幫助新手爸媽及其家人早日順利上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