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面對一個天天讀書熬夜到三更半夜的高中男孩,我試圖力挽狂瀾地告訴他。「考試考高分,也不能保證就有美好的未來啊。」一聽我這麼說,男孩突然歇斯底里地大哭,然後大吼:「這是我唯一可以抓得住的東西啊。」如果,那些字句代表著這一代還在高中裡埋首苦拚的年輕人,所未吐露的心聲。那麼,我們這些大人到底造了什麼孽?讓年輕人對於未來的想像是如此乾枯、蒼白,讓年輕人無夢,取而代之的是絕望。儘管只說下次再加油 可能讓自我要求高的孩子有壓力「為人父母的,一定都希望孩子考試考好一點,難道這樣不對嗎?你考差了,你會難過,我也會擔心啊。那不是責罵,是替你擔心。」母親立刻反擊,像是要在我的面前證明清白,證明她不是施壓的來源。可是,壓力並非必得橫眉豎目、嗔目怒罵,孩子才感受得到。敏感的孩子往往從開口說出自己考試分數的那一刻,便緊盯著父母臉上的表情。父母此時雙唇開闔間所吐露的任何隻字片語,孩子都會秤斤秤兩地精算著。所以,即使只是希望孩子下次再加油,一定能考出更佳成績的話語,對某一些自我要求甚嚴的孩子,都可能是形成壓力的肇因。我對男孩的母親說:「我瞭解你的擔心。不過,你也知道,你的孩子不是自我放棄或放鬆、隨興的孩子。他是一個你不必叫他讀書,他也會自動讀過頭,是一個自我鞭策嚴格的孩子。因此,要他再加油的話,也許就不必說了。我們是不是可以改變關心的重點?我們來試看看,如何讓他可以多關心一下自己的健康,而對成績不要如此在乎。」做喜歡而且擅長的工作 成就傲人我告訴他一個故事。「我先生國中時是讀名校的特優班。他們全班四十幾名同學,有一大半都會考上第一志願的高中。結果,高中放榜之後,班上有一位成績優秀的同學,卻意外落榜了。不過,他們這些考上第一志願的同學,接下來的高中三年,真是淒風苦雨,苦不堪言。如今,三十年過去了。有一天我先生心血來潮,想起那一位當年沒有考上第一志願的國中同學,如今不知身在何處,於是上網搜尋。原來,他後來沒有讀高中。他讀工專,現在是那一所工專的校友會會長。」「考試成績好,真的不能保證你從此邁向人生的坦途;相反,亦然。如果你考上國立大學,畢業後,能做什麼?會做什麼?你看烘焙師傅吳寶春,他雖然只有國中畢業,卻成就傲人。因為他做他喜歡而且擅長的工作,所以他在烘焙界做出閃亮、耀眼的成績。「李安,他是全世界聞名的大導演,不過,他的中學成績差強人意,根本考不上好大學。可是,他努力耕耘於他的興趣──電影,在東方人難以出頭的好萊塢頻頻得獎。「你每天埋首於考試成績。你有沒有想過,你的興趣是什麼,你做得最好的是什麼事,你的專長在哪裡?」孩子眼前的光明 只剩下考試高中媽媽說:「他以前很愛畫畫,也畫得很好。」男孩回:「我很久沒畫了。書都讀不完了,哪有時間畫畫。畫畫能抵分數嗎?我不知道我的專長是什麼。除了讀書,我還能做什麼?興趣?離我很遙遠。我沒有特別的興趣。」「所以,你把你寶貴的青春歲月,全部花在讀書上?沒有娛樂?沒有其他活動?你知道嗎?即使你因此考上好大學,等畢業後,進入社會,回首當年,你會發現過去的成長歲月,你錯失太多。「只會讀書,並不能做好工作。未來的世界,變動太快,無法掌握。你必須具有各種各樣的能力。考試考高分,不能保證就有美好的未來啊……」不待我講完,男孩卻突然咆哮、大吼:「正因為未來不可知,我根本不知道我可以做什麼。考試考好一點,是我唯一可以抓得住的東西啊。」我不知道這孩子從學校教育學到了什麼,我不知道社會氛圍以何種姿勢,日侵月蝕孩子的想像與盼望。顯然,孩子眼前的光明,只像寺廟裡的光明燈。盞盞光明燈裡,通通是「考試高中」的祈願。(本文摘自/帶孩子到這世界的初衷:李佳燕醫師的親子門診/寶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