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內溝通往往帶著許多情緒、盲點,但如何評估情感是否破裂到無可挽回,或者還有機會延續?兩人一起尋求諮商,作為意見參考是不錯的選擇。諮商心理師羅子琦在《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一書提到,若讀者反思自身的婚姻關係,想邀約伴侶詢求專業協助,她建議用4個原則,取得雙方共識,是開啟對話的第一步。以下為原書摘文:
婚內溝通往往帶著許多情緒、盲點,但如何評估情感是否破裂到無可挽回,或者還有機會延續?兩人一起尋求諮商,作為意見參考是不錯的選擇。諮商心理師羅子琦在《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一書提到,若讀者反思自身的婚姻關係,想邀約伴侶詢求專業協助,她建議用4個原則,取得雙方共識,是開啟對話的第一步。以下為原書摘文:
人在爭執中,難免想用最犀利言詞傷害對方,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許多婚姻最終走向破局,就是兩人總在吵鬧指責中,感情逐漸消磨,最終形同陌路。有17年資歷的諮商心理師羅子琦在《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分享多個案例,讓讀者從他人故事中,反思自身的關係,並列出衝突發生時,最該避免10件事,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過去40年來,研究學者發現,親子間形成的連結(學術研究上稱為「依附關係」)大約分為2類──高品質親密關係與低品質親密關係。當父母能在寶寶需要時陪在身邊,提供「安全的保障」,讓他們安心去探索這個世界時,就會產生高品質的親密關係,反之,在低品質的親密關係中,寶寶缺乏能讓他盡情探索世界的安全感。高品質親密關係 安全型依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有個非常簡單的方式,可以檢驗出父母與孩子的連結類型:當父母與孩子相處時,先離開房間一下,即使房間裡有非常吸引人的玩具,仍可預期孩子應該會覺得難過;當父母離開一陣子後回到現場,我們可以想像,重逢的情景雖然摻雜許多淚水,但孩子在確定父母沒有就此消失後,就會感到心安。表現出以上情境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間擁有高品質的親密關係,又稱為安全型依附關係。這些孩子被單獨留在房裡時,表現出失落感,發現父母不見時,會哭泣、嗚咽。父母回來時他們也會哭,但很快地就會投向父母的懷抱,或抓著他們的腿不放;父母這時會平靜地安撫寶寶,讓他們安定下來。在一陣撫慰過後,寶寶就會回去繼續探索他的玩具和房間。低品質關係 讓嬰兒無法自信探索世界這些對父母的離開無動於衷的寶寶,處於低品質的親密關係中,又被稱為不安型依附關係;雖然這些寶寶在父母離開時會玩玩具,但他們遊戲時展現的創意和探索性,卻比安全型依附關係的寶寶低。不安型依附關係中的寶寶也可能有其他反應:在父母離開時表現出難過的樣子,但父母回到身邊時卻表現出生氣或沮喪。這些孩子會玩玩具,但不太探索其他東西,因為他們其實對父母的動態感到非常焦慮。高品質與低品質依附關係的寶寶,最關鍵的差異在,這些嬰兒如何處理與父母分離時的情緒。高品質關係中的嬰兒知道,在他們感到害怕時,可以安然地回到父母身邊,所以可以放心地四處探索。低品質關係中的嬰兒得建立保護自己的機制──他們也成功地建立起這樣的機制──這也意味著,他們無法自信地探索身邊的世界。有高品質親密關係的寶寶發展比較好過去50多年的研究,對媽媽(或爸爸)與寶寶間的親密連結有相當重大的發現。很明顯地,對寶寶最好的依附關係,是可以幫助他們有效處理緊張情緒的高品質親密關係。寶寶可以表現自己的害怕,同時也能從父母那裡得到所需的安慰,因此可以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並繼續探索這個世界。研究學者在這些寶寶長大後繼續追蹤,發現有高品質親密關係的寶寶發展比較好,因為他們比較能處理學校內需要面對的難題,也比較容易交到朋友。(本文摘自/爸爸陪你長大/大好書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