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因素

老人跌倒 4環境因素要小心

老人跌倒 4環境因素要小心#環境因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環境是造成老人跌倒的肇因,例如捨不得開燈、家裡光線不佳,地板濕滑,走道電線纏繞成一團或者堆滿雜物,地毯邊緣捲翹起來,都可能害老人家絆倒,太長太寬的衣服褲子,磨損老舊沒有防滑功能的鞋子,都可能增加老人重重摔倒的風險。跌倒最容易傷到腿部、肩膀、髖部國健署「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發現,在跌傷老人當中,往往最容易傷到3個重要部位,依序為下肢(腿部)、上肢(肩膀雙手)及髖部,摔傷後常因此臥床不起,身體活動受限,失去社交活動,不僅讓老人家痛苦,也加重照顧者的負擔。一旦跌倒骨折,要儘快就醫治療,根據骨折的嚴重程度,由骨科醫師決定是穿鐵衣、臥床休息、石膏固定、手術鋼釘板固定或者需要置換人工關節。末端骨折徒手復位後 需石膏固定8週比方,身體有些部位的骨折,像是肋骨、肩胛骨、程度較輕微的腰椎壓迫性骨折等,不需手術或石膏固定,但因為疼痛,病人需穿背架或臥床休息幾週,手部橈骨末端骨折,一般徒手復位後,石膏固定6~8週,粉碎性橈骨末端骨折徒手復位後,加上外固定器固定。大腿股骨頸骨折或股骨轉子間骨折,大多必須手術鋼釘鋼板固定或置換人工關節等,只要病人身體狀況容許,要儘快接受治療。手術2週內能起床的病人 恢復機會高治療後,諮詢醫護人員何時可以讓長輩起床和活動筋骨,避免因臥床過久或限制活動帶來褥瘡、下肢血管栓塞、肺炎、尿路感染等併發症,褥瘡大多發生在臥床1週內,而身上有褥瘡的病人,住院天數會延長,而且也有較高的死亡率。有統計指出,在手術後2週內就可以起床活動的病人,能夠恢復到骨折前的日常生活功能狀態的機會比較高。(本文摘自/牽爸媽的手,自在到老的待辦事項/天下雜誌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