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鈣化

在家不活動 再截肢率達3成

在家不活動 再截肢率達3成#動脈鈣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2歲的沈先生,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衰竭合併血液透析病史,3個月前發現右大足趾出現潰瘍壞死壞疽傷口,先到醫學中心求診,後找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診治,經檢查發現,右腳動脈嚴重鈣化阻塞,且已有輕度發燒,嚴重度評估為第6期,需立即打通血管,控制感染,才能有機會保住右腳。截肢手術引發的死亡率高達3成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8千人截肢,而超過一半的病人截肢前,未做血管循環評估,輕易放棄有機會可以挽回的腳,雖然截肢可以快速解決這類難醫的傷口,但是截肢手術引發的死亡率高達3成,而截肢端傷口的癒合率僅6成,此外,截肢後能靠義肢活動的病患往往不到4成,多數患者長時間在家不活動,再截肢率更高達3成。截肢會降低求生意志、縮短壽命因此,截肢的結果除了增加家庭照護負擔及社會醫療成本,更是降低患者尊嚴及求生意志,進而縮短患者壽命,絕對是醫療結果的下下策,有效整合醫療資源,盡力保留病人肢體,才能維持原來生活品質。 3年來,3年來到安南醫院求診的嚴重下肢動脈阻塞患者(均為第4期以上)已有466位,其中50%是洗腎病患,透過慢性傷口小組的聯合照護模式,已經成功挽救了440條腿,僅6%病患須接受截肢。 

預防心臟病猝死 須檢測動脈「軟斑塊」

預防心臟病猝死 須檢測動脈「軟斑塊」#動脈鈣化

心臟病長期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光在2006年,便有一萬三千人因心臟病死亡,如何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成為日益重要的課題。心臟病中最常見的是冠狀動脈心臟病,成因為脂肪和鈣質沈積在心臟的冠狀動脈管壁內,形成動脈硬化斑塊,使血管狹窄,當動脈鈣化與斑塊太過嚴重時,心臟肌肉便會缺氧、壞死,稱為狹心症或心肌梗塞。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放射診斷科-林哲弘醫師指出,要找出心臟冠狀動脈的問題,以往多半依賴心導管檢查,但在64切面立體電腦斷層攝影問世後,無需插管、住院,只要閉氣一次(約15秒),即可掃描完心臟,成為除了心導管外,唯一可以看清楚冠狀動脈的檢查方式。電腦斷層的心臟檢查分兩類,可同時進行,一是冠狀動脈鈣化指數檢查,不須注射顯影劑,非侵襲性,可以迅速了解冠狀動脈血管鈣化的狀況,藉以判斷未來心臟病發的危險。第二種心臟檢查須施打顯影劑,進行冠狀動脈顯影,準確度和傳統心導管一樣,而其優點可以評估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偵測動脈內含脂肪的「軟斑塊」,這往往是心臟病猝死的元兇,早期診斷治療,有助於控制不確定的發病風險。另外,癌症已多年蟬連十大死因首位,肺癌則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2006年便奪走全台約五千人生命。以往的肺癌篩檢多依賴胸部X光,但受限於肋骨、心臟的阻礙,僅能偵測約一公分的病灶,而與油煙有關的肺腺癌,相當比例在此時已轉移,治療效果有限。林哲弘醫師表示,利用64切面電腦斷層進行肺部檢查,不但輻射劑量低,無侵襲性,只需閉氣不到10秒鐘即完成掃描,可偵測微小病灶,是目前早期發現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且透過電腦處理,可產生立體的肺部影像,提高肺癌偵測,方便日後追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