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安全

設置自動體外除顫機 提升社區安全

設置自動體外除顫機 提升社區安全#社區安全

一家服飾公司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並響應行政院衛生署推動「公眾AED」政策,提升偏遠鄉鎮、部落心臟驟停救活率以營造安心部落,以實際行動回饋鄉里,捐贈花蓮縣「公眾AED」五台。花蓮縣衛生局局長徐祥明對於該公司捐贈的善舉給予高度肯定及讚揚,並回贈感謝狀給這位愛心企業家;這五台AED分別配置在花蓮沿海豐濱鄉新社緊急救援隊、港口義消小隊、台九線萬榮鄉紅葉衛生室、光復鄉嗨嘿哇關懷協會、光復鄉大富社區發展協會,期望偏遠地區民眾人人皆能懂得如何使用公眾AED,在意外發生的第一時間能利用公眾AED進行緊急醫療救護,降低意外事故死亡率。也許很多人會擔心使用資格身分問題,其實,衛生署在97年4月28日就表明「…目前法規未限制持有者、使用者資格…民眾於事故現場使用AED施行臨時急救,符合醫師法第28條第4款之規定…」,故使用上並沒有疑慮,而且只要隨著語音指示操作步驟1.拿出AED 2.打開電源 3.貼上貼片 4.分析新律 5.依指示電擊 就可以完成。其實救人一命並不難。「自動體外除顫機」(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傻瓜救心機」等。它是為普通民眾設計,只要簡單位操作訓練即可上手的一種救護工具。如果在事故發生心臟停止的1分鐘內給予心臟電擊,其回復正常心跳的成功率可高達90%;若能在5分鐘內進行心臟電擊,成功率也有約50%,活動當天邀請陳韻如護理師進行現場教學,讓與會人員學習AED的操作方式及適用時機。花蓮縣衛生局局長徐祥明表示,台灣大多數的AED是隨車放在救護車上,僅有少數公共場所自行安裝AED,本局未來將協調縣內公共場所設置AED,讓心臟病發者能在黃金救治時間內即時進行除顫電擊,其獲救存活率增加一半以上;另外,衛生局將AED操作納入急救教育訓練課程中,讓民眾都能瞭解AED的使用方法,即時挽救更多生命發揮機器最大的效用。

北市攜手創安全 榮獲國際安全社區殊榮

北市攜手創安全 榮獲國際安全社區殊榮#社區安全

台北市推動安全社區與安全學校營造品質獲國際肯定,繼本市內湖區於94年榮獲國際安全社區認證,96年成德國小獲國際安全學校認證;97年本市中正區經世界衛生組織安全社區推廣協進中心委員來臺實地評鑑訪視,肯定其安全社區營造完善的國際水準並頒予國際安全社區殊榮。另本市內湖區南湖國小、士林區至善國中亦積極參與,並預計於97年11月通過國際安全學校認證,士林區至善國中也將成為全世界第一所國際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安全國中。根據北市96年生命統計資料,事故傷害為第8大死因,死亡人數372人,每十萬人口死亡率14.44。為推動安全促進策略,降低北市事故傷亡發生,台北市衛生局依循世界衛生組織安全促進推廣協進中心認證指標,推動本市安全社區與安全學校營造。安全社區的概念(Safe Community Concept)源起於瑞典,在1970至1980 年之間,瑞典的 Falkping、 Lidkping 和 Motala等三個社區,以社區的力量,藉由整合性的方法,成功的發展了地方性的傷害防制計畫,降低傷害的發生。1989 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社區安全推廣協進中心,藉由協助各國社區以跨領域合作的方式,推動在地的傷害防制工作。此方法,在多位學者以實證基礎下,已證實社區的傷害與死亡均呈現下降的趨勢。本市中正區透過公私單位協力經營,串聯區內跨領域資源夥伴與推動委員31位里長全體總動員,各項方案皆能在中正區內有效率地進行溝通、推動與整合;與轄內3家大型醫院合作建構社區事故傷害監測機制、幼兒及長者居家安全評核與改善、轄內8所國小學童安全上學方案、轄內31個里巡迴辦理「社區安全促進行動坊」、城內商圈騎樓整平等,實現「安全、健康、福利在中正」的共同願景。「安全學校」之概念亦由「安全社區」而衍生,第10屆國際安全社區會議中,35位專家討論發起此一全球計畫,目的在於整合學校與社區共同發展事故傷害防制之最佳作業規範,由「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安全推廣協進中心」附屬支援中心-「和平資源中心」與安全社區共同推廣;目前全世界通過認證之「安全學校」共約有20所,包含:瑞典(1所)、紐西蘭(7所)、捷克(1所)、以色列(1所)、美國(1所)、臺灣(5所,世界前10所,2007年通過認證密度最高)、泰國(4所)。本市安全學校計畫的推動,於96年度展開,透過說明會、說帖的方式,讓校長認識國際安全學校計畫的內容,鼓勵學校參與,讓承接國民健康局安全學校推動計畫的專家學者輔導學校,衛生單位站在適時提供與引介資源的角色,學校站在主動運轉的角色,建立機制、執行計畫,並於97年申請國際安全學校認證、接受國際安全學校委員會的評核、並與國際夥伴分享經驗。97年臺北市安全社區與安全學校榮耀國際的舞台綻放耀眼光芒,是社區用心經營與努力所締造的豐碩成果,與市民共享榮耀外,也期望引發更多社區民眾的認同與參與,協力結盟,薪火相傳,一同維護臺北市這一座世界級健康美麗安全的城市。【安全社區小常識】★ 何謂「安全社區」?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安全推廣協進中心訂定「安全社區」六大指標,採公開認證的方式彰顯社區以安全為標竿所做的努力,同時推廣安全促進之理念,形成世界性的安全社區網絡,通過認證的社區每5年需重新認證一次,以鼓勵社區永續推動安全營造工作。臺灣共有4個社區於民國95年10月通過「安全社區認證」,分別為臺北市內湖區、臺中縣東勢鎮、花蓮縣豐濱鄉、嘉義縣阿里山鄉。★ 國際安全社區六大指標1.必須具備一個基於夥伴與合作關係,負責推動社區安全促進工作的跨領域團體來指揮的基礎架構。2.計畫必須是長期性和永續性的,計畫內要涵蓋所有性別、所有年齡層所有環境和所有狀況。3.必須要有以高危險群和高危險環境為目標對象的計畫,以及對易受傷的族群推廣安全的計畫。4.必須有一個能將當地事故傷害頻率與導因,進行紀錄分析應用的機制。5.必須有對計畫內容,執行過程及改善效果的評估。6.必須能持續性的,參與國內和國際的安全社區活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