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脫臼

長短腳少女 每10萬人有4.9個

長短腳少女 每10萬人有4.9個#習慣性脫臼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兒童竟然也會得關節炎!剛升大一的女同學姵瑩,國小3年級開始出現髖關節發炎疼痛,睡覺不敢翻身、洗澡無法自行脫衣、甚至上廁所都需要媽媽幫忙攙扶,因為習慣性脫臼與長短腳等問題,姵瑩無法爬到3樓就寢,只能睡在1樓客廳,因為身體病痛時常無法參與體育課,又因受傷的部位不明顯,常被同學們誤會她愛偷懶、無病呻吟。好發部位膝關節占59.5%、腳踝42.1%姵瑩自發病開始,尋求中醫整骨,病情卻反反復復,後來接受醫院精密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罹患「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疾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表示,據統計,每10萬人中約有4.9~15.7人,每年約新增123名病患,男女比7:5,好發部位膝關節占59.5%、腳踝42.1%、手腕34.4%、手指關節27.7%。延誤治療 可能導致骨頭發炎、萎縮葉國偉理事長提醒,16歲以下孩童出現關節發炎,伴隨紅、腫、熱、痛,難以活動達6周以上,父母應懷疑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只要掌握黃金治療期,仍有機會恢復到發病前的靈活度,若不幸延誤治療,可能導致骨頭發炎、萎縮,長短腳,影響行動,若忽略兒童關節炎,還有可能對視力造成影響。放寬藥物在家施打年齡 13歲降至2歲針對治療方法,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與疾病修飾藥物,若控制不佳,則可用生物製劑治療,自本月1日起,健保署更放寬其中一款藥物在家施打年齡,從13歲降至2歲以上,讓更多患者可以更早重拾正常、快樂的童年。控制關節炎 看對科別、積極治療葉國偉理事長表示,父母應適時觀察孩子活動狀況、關節腫脹情形,並陪伴孩子積極面對疾病,若懷疑有兒童關節炎症狀,應至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進行診斷,控制關節發炎情形,及早治療才能預防更深層的破壞,看對科別、積極治療,才是對抗疾病的不二法門。

肌肉放鬆就脫臼?習慣性脫臼惹禍

肌肉放鬆就脫臼?習慣性脫臼惹禍#習慣性脫臼

乍聽之下像是卡通中才會出現的橋段,不過以下舉的例子,卻是實際發生的案例,阮綜合醫院骨科醫師陳正彥表示,一名二十歲的大學生每天肩關節脫臼,還有人開車打方向盤時,聽到啪搭的一聲,竟然肩關節脫臼,這兩個案例都是典型反復性肩關節脫臼,一般稱為習慣性脫臼的病例。甚麼是脫臼?簡單來說,當骨頭末端脫離關節的位置時就是脫臼,通常是跌倒或骨頭受打擊所造成,最常發生在肩膀、臀部、肘部、指頭、拇指和膝蓋骨,其中又以肩關節是人體最容易脫臼的關節,但先天性肩關節脫臼極為少見,幾乎都是後天如運動或外傷所引起,大致分為三類:(1) 外傷性:因嚴重外傷引起,(2) 非外傷性:主要因關節本身鬆動,(3) 因持續性小外傷引起。陳正彥醫師表示,有大學生因為運動造成外傷性肩關節脫臼,卻沒有用吊帶固定,發現只要肌肉放鬆,肩關節立即脫臼,因為覺得好玩,一再重覆肌肉放鬆、緊縮的動作,但時間一久,只要手一放鬆,肩關節立即脫臼,痛苦萬分,嚴重影響生活及就學。反復脫臼一再發生,不但讓人長年在肩關節可能隨時脫臼的陰影下過日子,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將來更可能變成退化性關節炎,甚至須換裝人工關節,發生脫臼時,會有疼痛、三角肌膨隆消失及肩峰角狀突出引起變形、無法運動等症狀,這時需要照 X 光,一方面看是往那個方向脫臼,一方面確定有沒有伴隨骨折的發生,但更重要的是要檢查有沒有神經、血管的損傷,或腱板的損傷。陳正彥醫師建議,通常外傷性肩關節脫臼發生後,可先採取保守治療,固定二到四周後再進行積極復建訓練,但是保守非手術治療有相當高的脫臼復發率,年紀越輕的病人越易復發再次脫臼,若是演變成反復性肩關節脫臼,因反復脫臼將來可能會變成退化性關節炎,且病人長年生活在肩關節可能隨時脫臼的恐懼中,最好接受手術治療。近年來對肩關節的脫臼病理已探討很透徹,固定方法亦很牢靠,只要作適當關節鏡手術,其成功率在九成以上。

男習慣性脫臼 連翻身、綁鞋帶都會!

男習慣性脫臼 連翻身、綁鞋帶都會!#習慣性脫臼

廖先生在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當時,為搶救親人,以雙手將變形的房門打出一個洞,再從門洞中奮力拉出雙親及弟弟。救出家人的他,當時只覺得左手突然無力,還痛得要命,絲毫不知道自己的手臂脫臼。沒想到竟造成日後習慣性脫臼,多年來發作上百次,連睡覺翻身、綁個鞋帶都會突然脫臼。到底甚麼是脫臼?阮綜合醫院骨科楊宗憲醫師說,當外力接觸到人體,若小於自身肌肉耐受力則不會造成傷害,但如果約略等於或大於,會出現肌肉損傷,以及瘀血腫痛等俗稱「黑青」現象,如果力量又大一些,則要看力量集中在那一點,所造成的傷害也會比較大,在骨頭可能會骨折,若在關節處則可能會出現脫臼。楊宗憲醫師表示,脫臼發生時,關節四周的肌肉、韌帶、軟骨、血管、神經等,都會遭受到某種程度損傷。若沒有及時將關節正確復位,造成的後遺症將會更多。脫臼時有哪些症狀?下列之一或全部症狀會出現:1.關節腫痛。2.關節變形。3.受傷部位移動會痛或不能移動。4.受傷部位皮膚變色。5.碰觸患處會痛。 一旦遭受撞擊後,懷疑自己可能脫臼,最好的方式應該是立即送醫,請骨科醫師針對關節做適當復位及固定,減少關節組織的傷害,如果關節組織已明顯傷害,需考慮手術治療,修補受傷的組織,關節的功能才可以得到最大的回復。如果已經反覆發生,成為習慣性脫臼,也應該到骨科醫師門診就醫,接受正確的衛教觀念,避免關節組織受到二次傷害,不要隨意嘗試未經證實的方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