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腎

平衡水分 護腎自癒5大守則

平衡水分 護腎自癒5大守則#護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調整腎的狀態,就必須消除內心深處的恐懼。講究飲用水,平衡體內的「水分」也是養護重點。1)     不要看「負面事物」 /別看灰暗的新聞,培養客觀看待事物方式。與其專注於負面事物,不如找出自己真心想做、而且會讓自己興奮的事。2)     拿出自信 /相信自己什麼事都做得到,體內自然會有勇氣湧出。這是揮別恐懼,強化腎功能的最佳良方。3)     承認自己的弱點 /就像有光明就有黑暗一樣,人也有優點跟缺點。肯定自己脆弱那一面吧,不管是怎樣的自己都要好好疼愛。這樣的心情會讓全身能感到溫暖。4)     把一切「歸零」 /回歸到一無所有的自我,可以增強腎功能。因為擁有才會害怕失去,拋去所有偽裝,就能回歸到「零」的狀態。5)     盡全力生活 /腎掌管生命力,因此面對死亡的恐懼會讓腎受到傷害。消極的生活方式也會削弱腎的能量,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感到後悔。利尿食物提升代謝促進代謝的食物,可以提升腎機能,與腎臟形狀相似的紅豆,有利尿的作用,消水腫效果很好,建議多多攝取,也可選擇芋頭、薑。排出多餘的水分、提升女性荷爾蒙若想避免掌管生命力的腎發生問題,可以消除水腫與提升女性荷爾蒙力量的香氛都很有效,身邊彌漫這些香氣也會讓人感覺變年輕!如:刺柏、玫瑰。多補充「乾淨的水」水分攝取過多容易水腫需特別注意,但身體還是需要有「乾淨的水」,可以用加濕器在日常生活吸收水分。負離子讓心情變清新因為小事就容易感到恐懼時,可以去瀑布、湖泊或海洋等大自然中有水的地方,特別是瀑布有負離子,可以帶走恐懼。(本文摘自/「氣內臟」自癒按摩法/采實文化出版) 

【免費講座】護腎33用藥五不

【免費講座】護腎33用藥五不#護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慢性腎臟病在台灣的盛行率普遍偏高,再加上台灣人喜歡向地下電台購買成分標示不清的藥物,讓我們蒙上「洗腎王國」的稱號,想保護好腎臟,除定期追蹤外,也必須做好飲食規劃且不亂用藥,才能避免腎病變產生。為增進社區長輩健康認知,使其關懷自身健康,培養健康生活習慣,高雄長庚邀請藥劑部雷建邦藥劑師進行「護腎33用藥五不」講座,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護腎33用藥五不時間:5月20日(三)上午10:00~11:00地點:高雄市鳥松區仁美社區發展會(高雄市鳥松區仁美里仁德路11號)洽詢: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 龔千琇小姐(07)7317123轉2023

醫訊/護腎保健講座

醫訊/護腎保健講座#護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的洗腎人口日益增加,平常應該注意什麼,才可以避免或減緩腎臟病?此外,慢性病多種並流行,吃過多的藥,是否會造成腎臟的負擔?有鑑於此,國泰醫院總院特舉辦「保護腎臟 注意飲食」講座,邀請該單位營養組陳明玉營養師主講,陳營養師將分享保護腎臟的營養飲食秘訣,活動訊息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名稱:保護腎臟 注意飲食時間:102年12月5日(三)上午8:30~9:00地點:醫院(台北大安區仁愛路4段280號\捷運紅線信義安和站出口1或5)內科候診室洽詢:02-2708 2121

愛腎健康一生 飲食要三少三多

愛腎健康一生 飲食要三少三多#護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世界腎臟醫學會與國際腎臟基金會共同訂定每年3月第2個星期4為世界腎臟日,今年世界腎臟日為3月14日,澎湖縣衛生局提醒民眾重視慢性腎臟病之預防與控制。 哪些人是腎臟病高危險群呢?衛生局提醒下列民眾:糖尿病、高血壓、痛風患者,65歲以上老年人、藥物濫用者、有家族腎臟病史者,要多注意身體健康,衛生局保健科提供簡單腎臟病預防方法,飲食要三少:少鹽、少油、少糖,三多: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四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要,一沒有:沒有鮪魚肚。 衛生局表示,腎臟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多休息少增加腎臟負擔的方式,對於血壓、血糖、血脂要好好控制,避免攝取過高的蛋白量而增加腎臟的負擔。一定要戒菸,保持正常的運動習慣,不要亂吃止痛藥,及服用來路不明藥物,以避免腎臟遭受更大的傷害,相信在現代醫療的照護下必能讓縣民的健康獲得更大的保障。

謹記護腎5字訣 「泡、水、高、貧、倦」

謹記護腎5字訣 「泡、水、高、貧、倦」#護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為普及腎臟病防治知識與對慢性腎臟病之重視,臺北市衛生局、台灣腎臟醫學會及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合作,將於3月10日下午在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2013世界腎臟日『愛腎護腎 健康一生』園遊會」。活動現場提供血壓量測、衛教諮詢、趣味闖關、有獎問答及摸彩等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面對腎臟病,若能及早發現,將能有效改善預後,減緩腎功能退化。臺北市衛生局提醒市民朋友注意腎臟病的症狀,利用5字訣:泡(泡沫尿)、水(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疲倦),來檢視小便是否有泡沫久久不散、下肢水腫或眼皮出現水腫、高血壓、臉色蒼白易喘等貧血症狀及容易疲倦等。當有上述症狀時,須提高警覺心,接受腎功能檢查。好的生活習慣造就「腎利人生」,臺灣腎臟醫學會訂定今年活動主題為「愛腎新生命」,以「飲食三少 享瘦好、時時多動 腎不老」來呼籲民眾愛護腎臟。藉由健康的飲食習慣,配合適當的運動,維持身體質量指數(BMI)在18.5至24,保持健康的腰圍:男生不超過90公分、女生不超過80公分,以遠離代謝症候群及預防腎臟病的發生。好的生活習慣一定要謹記「三少三多四不」守則,飲食上做到「三少」:少鹽、少油、少糖,「三多」: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以及「四不」的生活習慣: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藉由此守則,輕鬆呵護腎臟。衛生局希望市民能夠從活動中建立正確腎臟病防治觀念,三高族群應定期進行驗血、驗尿、量血壓等檢查,作好慢性疾病保健,可預防腎臟病的發生或控制病情。

護腎33制 開創您的「腎利人生」

護腎33制 開創您的「腎利人生」#護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行政院衛生署100年公佈的十大死因,腎臟疾病仍持續蟬聯10大死因之列,為了照護因末期腎臟病而必須長期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政府每年需支付兩、三百億元以上的龐大透析相關醫療費,已成為社會與健保財政的沉重負擔。若能藉由檢驗數據,早期發現慢性腎臟疾病,並給予適當治療就能夠延緩腎臟疾病的惡化及併發症之發生。世界腎臟病日為每年三月的第二個星期四,台南市後壁區衛生所特別在今年3月7日的世界腎臟病日,到無米樂的故鄉--菁寮,對菁寮國中的學子進行腎臟疾病宣導,希望能向下紮根,關愛自己關愛家人。若家中有65歲以上老人、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高血糖等六大高危險族群,要記得「護腎33制」:萬一出現疑似症狀而到醫院檢查後發現異常,一定要每3個月定期回診,進行量血壓、驗尿、驗血等3種檢查,讓醫護人員隨時掌握病程發展。並透過知識大挑戰之闖關活動,強化早發現腎臟病的五字訣「泡、水、高、貧、倦」,來檢視是否有小便時有細微泡沫,超過30秒仍不散、下肢壓下去會有水腫現象、高血壓、不明原因的貧血、經常感到很累、無力。所謂預防重於治療,預防腎臟疾病的「三少、三多、四不、一沒有」一定要記牢,「三少」就是少鹽、少油、少糖,「三多」就是多纖維、多吃蔬果及多喝水,「四不」就是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及不吃來路不明的藥物,「一沒有」就是沒有鮪魚肚。

口訣護腎有一套 擺脫洗腎王國惡名

口訣護腎有一套 擺脫洗腎王國惡名#護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過去幾年,台灣的末期腎臟病盛行率或發生率,都是排名在全世界的前三名。因此,台灣有了「洗腎王國」的稱號。其中又以雲嘉南地區尿毒症病人的洗腎發生率高居全國之首。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主治醫師呂宜樺表示,民眾用藥行為的偏差、人口老化、偏遠地區醫療相對不便及環境重金屬污染等,都是主要原因,有關單位設計了許多口訣,讓民眾可以朗朗上口,牢記腎病的特性與注意事項。一些簡易的口訣,如「泡、水、高、貧、倦」五字訣,分別代表著「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以及容易疲倦」,這些都是慢性腎臟病人常見的臨床徵兆,當身體出現這些警訊時,就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腎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所以慢性腎臟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診斷並不容易。高危險族群需定期追蹤腎臟功能,不一定會進入洗腎的階段。「護腎33,腎利人生」的口號,提醒這些高危險群「每3個月檢查3項」、「驗血、驗尿、量血壓」,「腎利人生」沒煩惱。當然,病人如果能好好地與醫師配合,做到「五控三避」,即「控制血糖、血壓、蛋白尿、血脂肪及尿酸」和「避免抽煙、避免感冒和過度疲累、避免會傷害腎臟的藥物或檢查」,亦可降低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台灣腎臟醫學會於民國97年提出腎臟病防治口訣,即所謂腎臟保健的健康寶典「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目的在於減少危險因子,建立早期預防觀念,減少腎臟疾病的發生。「三多、三少」分別指「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和「少鹽、少油、少糖」;而「四不、一沒有」則是「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藥」和「沒有鮪魚肚」,必要時諮詢相關醫療團隊,適時介入治療,可望擺脫洗腎王國污名。

洗腎非不治之症 「護腎三三」保護腎

洗腎非不治之症 「護腎三三」保護腎#護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我以前從來不知道高血壓控制不良會影響腎功能。」今年60歲的張阿同(化名)說:「7年前醫師告訴我,腎功能衰竭必須接受透析治療(俗稱洗腎)時,簡直無法接受,因為洗腎對我來說就像世界末日一樣;後來經醫師建議,定期接受洗腎,現在已經能四處趴趴走。」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雙和醫院內科部主任林裕峰表示,腎臟病不是絕症,台灣透析品質在國際上排名數一數二,洗腎患者照樣可以上班、出國,生活品質都不受影響。早期腎衰竭患者大多沒有什麼症狀,頂多出現輕微腳腫、頭暈、身體不適或是食慾不佳等症狀,所以常被大多數人忽略。等到腎功能嚴重下降時才會出現明顯噁心、嘔吐、嚴重貧血、水腫、呼吸喘,或是嘴巴有尿騷味、皮膚癢、睡不著等明顯症狀。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患者就要洗腎了,因為累積在體內的毒素會不停的殘害身體,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65歲以上老人及慢性疾病患者皆為腎臟病防治之重點對象。 趙坤郁呼籲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民眾,不要認為自己已無藥可救,須終生洗腎;其實慢性腎衰竭並不是不治之症,很多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只要好好控制飲食及定期做驗尿、驗血、量血壓等檢查,可以延緩腎臟功能下降。在腎臟科門診裡,就有病患遵從醫囑,控制飲食、血壓、血糖、血脂,延遲了8年才洗腎。如果能有詳細的診斷,適當的治療,再加上飲食控制的配合,就可以有效的延緩腎臟功能下降。衛生署提醒,三高族群: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尤其需要加強保護腎臟,定期驗尿、驗血、量血壓,做好「護腎三三」,以避免腎功能變壞。 為避免讓慢性腎衰竭的患者步入洗腎之途,國民健康局與台灣腎臟醫學會共同成立「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積極推廣「護腎三三」衛教宣導,倡導三高族群: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應定期做驗尿、驗血、量血壓等三項檢查,讓腎臟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延緩腎臟功能下降。希望藉著推廣慢性腎臟病早期篩檢,讓台灣人免於活在洗腎的陰影中。(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衛生週報137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