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造成之因素很多,如喝酒、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等許多原因,在醫學研究上對非由於酒精引起的脂肪病變又可統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此類的病人在近年流行病學的研究中,發現在亞太地區已開發國家中有明顯增加趨勢,推測可能原因和生活習慣西化及肥胖人口之盛行率提高有密切相關。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醫學科主任 林時宜醫師指出,脂肪肝一般情形下並不一定影響肝臟機能,但有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之患者,有持續肝功能異常之現象,就有可能演變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之情況,這樣的病人就可能進一步引發進行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或肝癌,故十分值得大家重視。在最近之權威醫學期刊中,無論是基礎或臨床的研究都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之病因和細胞胰島素抗性有關,這又和肥胖及糖尿病息息相關;林時宜醫師表示,科學家已發現某些細胞中的訊息路徑和胰島素抗性及脂肪肝之病因有關,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在人體臨床試驗中已成功的利用調控前述訊息路徑之藥物,成功的改善將近一半病人之肝功能及肝臟病理發炎指標,重要的是並無明顯之副作用,但由於病人數仍太少,仍須大規模嚴謹之臨床試驗進一步確認。所以在目前的情況,大家必須積極的控制飲食及體重、追蹤血糖、適當運動,林醫師建議若有不明原因之肝功能異常,不可輕忽也不宜亂服藥物,應前往醫院找專業醫師作進一步之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