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4歲的李先生,近來感到視力明顯變差,自認為是白內障所造成,但擔心要手術治療,因此遲遲未就醫。到眼科檢查發現白內障不嚴重,但視力只有0.4,經一般眼底檢查只發現可疑變化,進一步再經光學眼底斷層OCT掃描,發現濕性黃斑部病變,需定期追蹤檢查及治療。衛福部苗栗醫院眼科梁策醫師指出,近年來,老化、糖尿病及血管阻塞出血造成的黃斑部病變,躍升為視力的頭號殺手,尤其隨著平均壽命增長,人口老化,黃斑部病變愈來愈常見。黃斑部病變 治療效果有限且困難而黃斑部是負責提供清晰視力的主要部分,最近媒體常講3C螢幕的藍光會傷害眼晴,就是指黃斑部,而常有人提到的葉黃素,則有保護黃斑部的作用。黃斑部一旦產生病變,視力就會模糊、變暗或變形,而且因位置敏感,手術或雷射都有風險且效果有限,治療格外困難。一般門診中,眼科醫師都是利用眼底鏡來檢查視網膜,有時甚至需要先點散瞳劑,且眼底鏡對於較深層的病灶無法觀察;而光學斷層掃描,檢查前不用點散瞳劑,就可提供高解析度的黃斑部、視網膜、提供醫師精確的診斷治療。值得注意的是,梁策特別提醒,雖然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上了年紀的人視網膜黃斑部退化所引起的視覺障礙,但臨床上,有不少4、50歲的人,就已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而影響視力。因此,建議患者減少看電視、和使用手機、電腦等3C產品的時間,並適度補充葉黃素等營養,及出門配戴太陽眼鏡以減少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