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檢驗

只要5C.C的血 為自己做好深度癌症健檢

只要5C.C的血 為自己做好深度癌症健檢#癌症檢驗

聽到癌症,你怎麼想呢?國人可說是聞癌色變,然而最好的治癌方法仍然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因為醫學研究發現,癌症的形成與基因及環境因素息息相關,因此,新一代以基因來檢測體內癌細胞蹤跡,甚至可早期預測的「癌症基因分子標記」檢測技術愈來愈受到重視。光田醫院腫瘤內科郭集慶醫師表示,現在只須經由5c.c.的血液即可完成檢查,除了對於零期癌症的篩檢率更高外,其方便、省時的優點也符合現代人重視經濟效益的特性。自從基因被解碼之後,醫學便朝向基因與疾病之間的關連作研究,郭集慶醫師指出,目前已經知道將近四千多種的疾病是與「基因」有關,因此,若是能夠早期預測出自己是否是罹癌高危險群,是每位注重自己身體健康者所關心的。「癌症基因分子標記」檢測技術可偵測絕大部分的上皮細胞癌,包括國人最常罹患的如肝癌、肺癌、乳癌、胃癌、口腔癌、子宮頸癌、淋巴癌,均有相當比例可檢測到此基因之變異,因此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並施以積極的治療,將可避免民眾長期處在罹癌恐懼的威脅下。郭集慶醫師強調,癌症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成效是最佳的,同時也是對抗癌症的不變法則,但是一些癌症篩檢工具其侵入性的檢查項目,卻常常讓民眾望之卻步,也大幅降低了接受度。而「癌症基因分子標記」檢測是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血液中的基因,再搭配專科醫師詳細的病史分析或是理學及基本的影像學檢查,將可大幅提昇癌症預測準確性,比起傳統癌症篩檢標記如CEA、CA-125等,敏感度及準確性更高,臨床上亦可偵測微小轉移病灶或復發之可能,無疑是癌症篩檢的一大利器。

早期預防、定期檢查!杜絕肝癌良方

早期預防、定期檢查!杜絕肝癌良方#癌症檢驗

肝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後來才會出現無力、容易疲倦、胃口變差、上腹部痛及體重減輕等症狀,但大多數的病人在發現時就有可能已經轉移,而錯失治療良機。光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蘇劍秋醫師表示,肝癌的診斷除了觸診外,常見的是透過「血液檢查」與「甲型胎兒蛋白檢查」。不過,蘇劍秋醫師指出,有10-15﹪肝功能指數正常患者,事後卻仍不幸發現罹患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僅靠血液檢查來判斷肝功能是否正常是不夠的,應再經由超音波、電腦斷層及核磁掃描、血管攝影等專業醫療儀器作進一步的檢查。肝癌大多數發生在患有B型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其他型肝硬化、C型肝炎、肝內膽管結石及各種慢性肝病等,所以要儘量避免這些疾病發生,蘇劍秋醫師建議,應該少喝酒、少食發黴的花生、食物等,並且應多吃新鮮食物,更重要的是在嬰兒早期需接種B型肝炎疫苗,若無B型肝炎抗體者,則應施打B型肝炎疫苗。其實規律的生活、少喝酒、多食新鮮食物、定期健康檢查及早期治療才是預防肝癌的最佳方法。

不明的體重減輕,小心是胰臟發出的警訊!

不明的體重減輕,小心是胰臟發出的警訊!#癌症檢驗

根據衛生署前幾年統計,胰臟癌仍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列。由於胰臟位於人體後腹膜腔,所以早期的胰臟癌是沒有什麼症狀的,但因為胰臟癌是一種侵犯性強、致命性高的惡性病,因此當診斷出胰臟癌時通常為時已晚,無法以手術或放射治療來治癒,化學治療的幫助也有限。到目前為止,與所有其他型式的癌症比較,胰臟癌的五年存活率最差,且通常在診斷的一年後,只有不到一成的病人還活著。光田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 何建興醫師表示,臨床上,如果病患一般的腸胃檢查無異狀,卻仍感覺到上腹痛(後腹腔)、背痛,亦或是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糖尿病與脂肪便,甚至於出現漸進式得黃疸症狀等,都需特別小心,因為這可能就是胰臟在發出警訊囉!用來診斷胰臟癌的影像檢查很多,通常以腹部超音波掃描優先,有疑問時應再輔以電腦斷層掃描。另外內視鏡逆行性胰臟造影術(ERCP)也能夠清楚的發現胰臟癌,雖然這項檢查對病人比較痛苦,不過由ERCP檢查之特異性很高,因此仍具有鑑別診斷的價值。

預防攝護腺癌 應早期主動做診斷

預防攝護腺癌 應早期主動做診斷#癌症檢驗

攝護腺(又名前列腺)為男性之器官,其形狀像一個栗子,位在骨盆腔深層底部。攝護腺癌為西方國家常見的癌症,在國內因為生活水準的提高,食物逐漸西化,肉類的攝取量增加,加上國人壽命的延長,使得國內攝護腺癌患者,在最近十年來有逐年向上攀升的趨勢。光田綜合醫院泌尿科 馮超傑醫師表示,攝護腺和身體其它多數器官惡性腫瘤不同的地方是早期癌症病灶無法以肉眼或是儀器偵測出,發生癌症時也完全沒有症狀,等到出現排尿困難、骨骼酸痛等症狀時,皆已是晚期且已轉移到淋巴結或骨骼了。目前對於攝護腺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其次是局部放射線治療。其先決條件是癌細胞未發生轉移現象,否則只能用抗男性荷爾蒙製劑或睪丸切除術來延長病人的壽命。馮超傑醫師特別強調,為了要早期診斷攝護腺癌,民眾和醫生必須站在主動的立場去發現攝護腺癌症,不能等待癌症來告訴我們,否則為時已晚。研究發現攝護腺有遺傳的傾向,馮超傑醫師並指出,攝護腺癌會造成血清中的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值上升,有些病患可經由肛門指診觸摸到攝護腺癌形成的硬結。由於攝護腺癌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男性,因此此年齡以上必須每年抽血檢測PSA數值,及接受肛門指診。而家族中有罹患攝護腺癌的親屬,上述檢查要提前到四十歲開始做,當發現PSA數值高於正常值或肛門指診有不正常之硬結時,就須接受攝護腺切片檢查,時時關心,方能不再擔心,唯有早期發現攝護腺癌,如此癌症的根治才有可能。 

子宮頸陰道抹片篩檢報告面面觀

子宮頸陰道抹片篩檢報告面面觀#癌症檢驗

在檢測子宮頸癌方面,施行子宮頸陰道防癌抹片的篩檢是目前既快又有效的檢查方式,且這項檢查不會有疼痛感、費用低,若合乎某些條件,如:30歲以上,一年內未作過檢查的婦女,還可以免費檢查。不過,因為「炎」與「癌」都唸「ㄧㄢˊ」;兩者在發音上常會被搞錯,也容易被民眾誤會。因此有時我們將子宮頸「癌」唸作子宮頸「ㄞˊ」以做區別。日前,有一位中年女性接受了子宮頸陰道防癌抹片檢查,當她接到報告時,發現是2號炎「ㄧㄢˊ」症,頓時大受打擊,以為自己得到子宮頸癌2期,從此睡不著吃不下,整天還以淚洗面,悲觀不已。經醫師解說後,才知道並非如此,檢測的報告雖是2號,但這表示上皮細胞有反應變化,如炎症、修復、輻射線或其他影響都可能造成檢查呈現2號炎症的結果,並非代表罹患了子宮頸癌。該婦女了解後終於一掃陰霾,鬆了一口氣。抹片篩檢報告為1號時代表正常,只要1年後再進行抹片檢查即可需特別注意的是當抹片報告屬於8、9或10號時,表示有和子宮頸癌較相關的「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子宮頸癌前病變)」出現,這時就必須儘快進行切片,經正確的病理診斷後,給予適切的治療。

PETCT讓癌細胞無所遁形,分期更精確

PETCT讓癌細胞無所遁形,分期更精確#癌症檢驗

癌症治療就像在與時間賽跑,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追蹤治療後的效果,就可爲患者爭取更多的復原空間。日前,一位50多歲的男子到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罹患了肺癌。醫師評估,如果癌細胞沒出現遠處轉移的狀況,就可採取積極的治癒性療法。但透過CT(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發現患者右側腎上腺有一腫塊,進一步以PET(正子造影)檢查時,還發現患者右邊第八肋骨和脊椎骨交接處有一熱點出現。這兩項檢查的結果,都可能讓醫師判斷癌細胞已有遠處轉移的狀況,從而放棄治癒性療法,改採用保守性的療法。但透過最新引進的 PET CT(正子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確定患者右側腎上腺的腫塊與肋骨的病灶都不是惡性腫瘤,可見癌細胞並未出現遠處轉移的情形,因此也讓該男子得以接受治癒性療法,即時掌握治療的關鍵期。目前,癌症的篩檢方式有很多種,其中 PET CT(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無論是在癌症的篩檢、分期或追蹤上,都能提供較為精確的檢測結果,可說是目前抗癌前線上不可或缺的利器。沙鹿光田綜合醫院核子醫學科醫師王連嚴指出,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可說是目前國際間公認最重要且應用最廣的癌症檢測儀器。其功能顧名思義,就是融合了傳統PET(正子造影)和CT(電腦斷層掃描)兩者的優點,可偵測出癌細胞的原發部位或轉移的微小病灶,同時透過電腦斷層精確定位,揪出癌細胞。王連嚴表示,傳統通用的癌症檢測方式如腹部超音波、胃鏡或大腸潛血試驗等,都只是針對身體特定部位來進行局部檢查,無法全盤了解其他部位的狀況。但PET CT能直接以一個檢查步驟,完成多個器官的篩檢。目前,除了肝癌與胃癌之外,對大多數國人常見的癌症檢測與分期,都有不錯的準確度,如果運用得宜,能為民眾省下作各種檢查的奔波之苦。癌症治療後的追蹤也是重要的一環,根據追蹤結果,可以決定接下來的治療方式,因此能越快確定越好。再者,目前癌症標靶療法效果不錯,但費用較昂貴,透過PET CT能早期檢測出治療效果,患者就可省下更多醫療費,不用白花錢。且無論是放射治療或手術治療,患者的傷口或疤痕偶爾會混淆儀器檢查的結果,造成術後併發症或癌細胞再度復發的誤判,而PET CT則可清楚區分出哪些是癌細胞,哪些是疤痕,辨識率較高。除了癌症方面的應用,PET CT在心臟疾病的醫療方面,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心肌梗塞之相關手術治療,需先檢測心肌受損後,殘留存活心肌的狀況。這部分,就可透過PET CT,辨識存活心肌的分布,施以正確而有效的治療。此外,精神科和神經科也能利用這項儀器,有效評估患者腦部各區功能的運作狀況,這項先進儀器的運用用可說十分廣泛。除了最新引進的 PET CT以幫助患者早期發現並追蹤癌症病灶外,光田綜合醫院核子醫學中心也特別增設「正子掃描諮詢特診」,由專業醫師提供完整的醫療諮詢服務,層層爲民眾的健康把關!

攔截肝癌有撇步

攔截肝癌有撇步#癌症檢驗

在台灣,肝病素有「國病」之稱,一年奪走了近一萬兩千條人命,也就是說平均每小時就有一點四人死於肝病。而肝癌病也是國人的「癌病之首」,每年台灣約有七千人死於肝癌,諸如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立委高金素梅及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等人都曾在人生的顛峰時期罹患了肝癌,而近來ICRT的知名DJ大衛王也是因肝癌而英年早逝!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肝癌固然令人聞之色變,但是它並不像其他癌症一樣產生的莫名其妙,絕大多數的肝癌發生於所謂的「高危險群」!例如在台灣百分之九十的肝癌都源自於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於3公分」的肝癌大多數是可以有效治療的。如果每個人都能儘早了解自己是否具有肝癌的高危險因子,並建立一套固若金湯的自我防禦機制,要有效地攔截肝癌並非難事!以下便教導大家遠離肝癌的小撇步:一、儘早了解自己是否帶有肝癌的危險因子:肝癌的危險因子包括了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C型肝炎病毒帶原者、酗酒者、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以及具有肝癌家族史者。而由於肝癌大多發生於二十歲過後,所以每個人最好於二十歲前即開始啟動肝癌的自我防禦體系,檢查自己是否為慢性B型或C型肝炎帶原者,以及是否患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二、以「超音波」及「甲型胎兒球蛋白」作篩選肝癌的工具: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檢查大多數是正常或「輕度異常」,但造成肝功能輕度異常的最常見原因是慢性肝炎及脂肪肝,因此想單藉肝功能檢查了解是否有肝癌事不切實際而且容易造成誤判的!在臨床上最有效偵測肝癌的工具是「超音波」和「甲型胎兒球蛋白」,超音波可以偵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肝癌,而甲型胎兒球蛋白可偵測約百分之六十的肝癌,二者相輔相乘,是目前篩選肝癌上的尖兵利器。三、定期檢查,持之以恆:B 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帶原者以及任何慢性肝炎患者最好至少每半年作一次肝癌篩檢;而肝硬化患者日後發生肝癌的機率高達四分之一,必須每三至四個月作一次檢查;至於不具高危險因子的人不妨每五年作一次肝功能、B型肝炎及C型肝炎、甲型胎兒球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以了解是否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擠身為肝癌的高危險群。肝臟裡面是沒有神經組織的,因此早期肝臟最常見的症狀是「沒有症狀」;如果等到感到全身倦怠、皮膚泛黃或上腹不適再登門求醫,肝癌大多已達7公分以上,可謂病入膏肓、藥石罔治了!唯有「定期檢查,持之以恆」才能早期得知自己是否已「與癌為鄰」,也才能在「禍起蕭牆」之前,立即予以攔截,並徹底殲滅!

癌症篩檢,您做了嗎?

癌症篩檢,您做了嗎?#癌症檢驗

最理想的癌症防治策略是從預防著手,如改變不良之生活方式、採取促進健康行為、阻絕致癌物入侵人體。但癌症的誘導期及潛伏期均很長,所以早期患者不會感到身體不適,況且癌症致病因子複雜,許多癌症的病因至今仍然不明,所以癌症的防治除了以上的初段式預防外,尚需配合次段式預防,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篩檢正是癌症次段預防最重要的方法。   台東基督教醫院 梅彪祥醫師提出下例國人常見的癌症,列出篩檢指南內容,一般民眾與高危險族群可以選擇的篩檢項目。一、肝癌的篩檢  一般族群: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篩檢。  高危險群:建議每四至六個月追查甲型胎兒蛋白或超音波。年輕(四十歲以下)而肝指數正常或只是輕微變化且經證實尚無肝硬化之B型或C型肝炎患者,大概可以一年做一次超音波掃瞄即可。二、子宮頸癌的篩檢  一般族群:子宮頸抹片檢查與骨盆腔理學檢查、年齡小於十八歲開始有性行為的婦女,每年檢查一次;經過連續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檢查正常,經由醫師判斷可減至二至三年一次﹔而已婚婦女至少每年一次,到六十五歲以上。  高危險群:每年檢查一次抹片,六十五歲以上仍需繼續抹片檢查。三、乳癌的篩檢(沒有摸到腫塊也要定期檢查)   一般族群:大於二十歲的每位女性應每月乳房自我檢查(最好在月經結束後一星期內,若停經的婦女可在每月固定的一日檢查)。乳房理學檢查是二十至四十歲的婦女,每三年一次;四十歲或以上的婦女,每年一次。乳房X攝影檢查則是四十至四十九歲每兩年做一次,五十歲或以上每年做一次。  高危險群:三十五歲起接受醫師檢查,必要時安排超音波檢查;四十歲做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而後以超音波及X光攝影交替檢查;五十歲後篩檢則以乳房X光攝影為主。超音波為無放射線疑慮的檢查,小於三十五歲的婦女,由於擔心日後放射線影響較大,可考慮先做超音波檢查。四、大腸、直腸癌的篩檢  一般族群:糞便潛血檢查,四十歲或以上每年檢查一次(每次連續三天)。直腸指診,四十歲或以上每年檢查一次。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在年齡五十歲時做第一次,以後依醫師指示,每三至五年檢查一次。  高危險群:三十歲以後做第一次大腸鏡檢查,以後依醫師指示,每二至三年做一次,五十歲以後每年做一次。五、攝護腺癌的篩檢  一般族群:肛門指診及PSA,建議五十歲以上之男性每年檢查一次。高危險群:必要時加做經直腸之前列腺超音波檢查。六、其他  如肺癌、胃癌、鼻咽癌、口腔癌、膀胱癌的篩檢尚無定論,民眾應尋求專業,參加篩檢,並密切追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