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到底中度海洋性貧血有多嚴重?研究海洋性貧血多年,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劉大智從高醫所做的統計資料分析顯示,中度海洋性貧血在台灣的盛行率並不低。海洋性貧血症狀的輕重程度 視遺傳基因突變的多寡劉大智醫師指出,海洋性貧血是基因突變或缺損所造成,患者因所遺傳到異常基因的多寡,會出現症狀輕重程度不同的貧血,包括輕度、中度與重度,「如果患者每100毫升的血液中血紅素超過10g/dl就是輕度海洋性貧血;若處於7-10g/dl之間,則為中度海洋性貧血;如果小於7g/dl,為重度海洋性貧血。」正常男性每100毫升的血色素應超過13g/dl、女性則為11.5g/dl。輕度貧血的人大部份是不會有症狀的,但是血紅素低於10g/dl,就可能會出現程度不一的貧血症狀。中度海洋性貧血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包括頭暈、耳鳴、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臉色蒼白、胸悶、以及爬樓梯會喘等,也有些患者會有輕度黃疸現象。中度貧血患者接受輸血 需注意鐵質沉積當中度海洋性貧血患者的血紅素於7-10 g/dl間,須視情況進行輸血,「至於輸血頻率,端視患者的臨床症狀而定。」原則上,劉大智醫師也強調,除了數據外,還會觀察患者平日生活的耐受力,「如果處於9 g/dl以下,但卻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時,就會考慮進行輸血,以降低不適。」只是,輸血為何會造成鐵質沉積?劉大智醫師解釋,中度海洋性貧血患者體內的紅血球會受到破壞,進而讓鐵質留滯在體內,「這時如果貧血患者胃腸道吸收鐵質的功能比一般人強;再加上外來紅血球輸進體內,紅血球又被自身給破壞。這兩種情形都會讓鐵質沉積,導致血清鐵蛋白過量,進而對心臟、肝臟及其他組織產生影響,長期下來可能造成心衰竭、肝功能異常、肝臟纖維化、脾臟腫大、內分泌功能異常、糖尿病、甚至肝腫瘤等併發症。」劉大智醫師說,曾有一名50歲的男性,因為黃疸症狀就診肝膽科,十幾年下來,病情仍未好轉,直到最近一次來看血液腫瘤科時,血清鐵蛋白已經超過3000ng/ml。他推斷,可能是其腸胃道吸收鐵質的速度比一般人快所導致,在接受排鐵治療使用兩個月後,情況已經好轉。定期進行輸血與排鐵治療 找回原有生活品質劉大智醫師表示,如今新一代的口服排鐵藥物因為方便,患者的接受度較高,減少鐵過量沉積所引發的併發症問題,但仍有很多患者誤以為自己是缺鐵性貧血而錯誤補鐵,更容易造成鐵質沉積,長期以往易引發併發症。因此,「千萬不要自己當醫師,若有貧血或黃疸現象時,務必先就醫診斷。一旦確診為中度海洋型貧血後,也務必定期回診,持續接受血清鐵蛋白值監測、且適時進行輸血及排鐵治療等,才能降低併發症的發生機率,找回原有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