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姐48歲從事會計工作,手腳關節腫痛已三個月,她說過去沒有任何疾病,但上班偶爾會腰痠背痛和雙膝蓋疼痛,不過休息之後會改善。三個月前開始雙腳踝、足背疼痛而就醫,醫師初步檢查懷疑是扭傷或肌腱炎,經開立消炎止痛藥後,疼痛有些改善。但停藥數日後症狀又復發,且雙手關節及肩關節開始有腫痛感,並有「卡卡僵硬」的感覺。此次吃藥數週後並沒有太多改善,於是被轉介到過敏免疫風濕科門診。(圖:類風濕關節炎導致手部變形)經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給予抗風濕藥物治療三個多月後,病情並沒有明顯改善,發炎指數同樣也很高。經解釋後,開始使用最新的免疫調節藥物治療,病情即獲得明顯控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蕭凱鴻表示,類風濕關節炎是國人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其破壞關節能力強,是全民健保重大傷病之一。症狀以全身對稱性的週邊關節慢性發炎為主,但也會有身體各器官的發炎和侵犯。若未好好治療,病患會成為殘廢,也會使平均壽命縮短。此種關節炎在三十年前幾乎無藥可治,約三分之二病人,週邊關節到處受到破壞而殘廢。但現在只要能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經由新一代免疫調節藥物治療,部份骨頭受侵蝕的病患,可回復完好,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病患的曙光。蕭凱鴻強調,治療原則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為主,避免將來關節破壞。儘早使用抗風濕藥以控制病變進展。止痛消炎藥可以緩解關節腫痛等不適感,但無法改變疾病進展。類固醇可以早期控制症狀,但長期而且較大劑量的使用,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抗風濕藥物使用是目前建議的治療,只要在風濕病專科醫師監控下使用,定期監測調整劑量可避免絕大多數的併發症。因此,服用此類藥物大致都很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