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廠所產生的輻射,對於工作人員及附近居民的健康影響,一直存在爭議。近來,國外的實證研究中終於有大量調查數據。以發生在1986年4月的車諾比事件為例,當時輻射塵被風吹送到歐洲各鄰國,隨後而來的豪雨,又把輻射塵帶到地面,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使得輻射塵通過飲食等管道,增加進入人體的機會。銫137是最為大家所知的核分裂產物之一,曝露於銫137中會增加罹癌的風險。根據圖3-1中銫137的分布,因為天候變化,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並非連續分布,而是跳躍式的不連續分布。這表示:核災如果在北臺灣發生,中臺灣和南臺灣的災情不一定比台北輕微。正常人每年吸收的背景輻射約1至10毫西弗微(mSv),人體曝露於輻射的劑量單位),一輩子約被照射100至700毫西弗。然而,在1986至1987年之間,大約有35萬人被派遣到車諾比災區清理環境,後來增加到60萬人。如果然而,被派去清理災區的60萬人,在災區就累積了10至500毫西弗不等的計量,平均每人大約累積了100毫西弗。此外,在輻射量超過37 kBq/m2的汙染地區內,人口大約有500萬,而輻射量超過555 kBq/m2(每平方米含有1,000貝克放射線核)的較嚴重汙染地區約有40萬人,其中有11.5萬人就住在核電廠半徑30公里範圍內的淨空區,另外有22萬人後來被陸續安置到其他地區。在1986至2005年的19年間,污染區內的居民共被曝曬了10至30毫西弗,而較嚴重汙染區,居民則累積了大約50毫西弗或更高的劑量,有些人體內甚至有高達數百毫西弗。其中,普里比亞特市(Pripyat)緊鄰著車諾比核電廠,當地居民在災後40小時內被撤離,但是他們的甲狀腺已經吸收了介於0.07戈雷(Gy)到2.0戈雷的劑量,其中嬰兒的吸收量遠高於成人。1戈雷等於0.8西弗(Sv),也就是800毫西弗,這個數值比正常人一輩子被照射最高劑量700毫西弗的還要高!由於癌症細胞病變的發展需要數年時間,甲狀腺癌的腫瘤若要被檢測出來,需要更長的時間。根據統計方法的檢定力定義,必須要有足夠的癌症病例人數,才能看出車諾比事件對周遭人群的影響。因此,要有較可靠的研究結論必須要等十幾年的時間。所以,早期有關車諾比事件與癌症相關性的研究,結論都是模糊或不一致,頂多確認災後嬰幼兒的甲狀腺癌案例激增,但無法確認核災對於成人是否有影響。但是近十年大規模的長期追蹤研究報告出現之後,終於有比較一致而明確的結論。2001年一份研究已經指出,嬰幼兒最容易因為核災罹患甲狀腺癌。這份研究前後花了15年,追蹤調查車諾比核電廠方圓150公里內的嬰幼兒,發現在車諾比事件發生時,年紀在3歲3個月以下的9,720個嬰幼兒中,有31個後來罹患甲狀腺癌(0.32%),事件發生後到1986年底出生的2,409個嬰兒中,則有一位後來罹患甲狀腺癌(0.04%)。至於1987至1989出生的9,742個人中,則沒有人罹患甲狀腺癌。這個研究顯示,偏高的甲狀腺癌罹患率,很可能是車諾比事件發生時,瞬間高劑量輻射所導致。不僅有嬰孩的研究,也有針對核災後年輕人的研究。一項歷時17年、針對車諾比電廠附近嚴重輻射污染地區,對象超過30萬人的大型研究顯示,事件發生時17歲以下的年輕人,後來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顯著提高,而且每多吸收1戈雷的輻射劑量,就增加3.22倍的致癌機率,其中男性和女性的額外致癌風險,分別是6.54倍和2.24倍。一份2011年的論文也指出,1986年車諾比事件爆發時,17歲以下的白俄羅斯、俄國和烏克蘭人中已經有6千人罹患甲狀腺癌,年紀愈小,罹癌風險愈高。另一項針對烏克蘭污染最嚴重地區所做的研究,研究對象共13,234人,車諾比事件發生時,他們都是未滿18歲的青少年與嬰幼兒,其中有8,752人住在輻射量大於1戈雷的最嚴重污染區,8,242人住在輻射量0.30至0.99戈雷的次嚴重區,其餘15,391人住在小於0.30戈雷的輕微污染區。從1998到2007年之間,該研究針對此族群每兩年進行一次癌症檢驗,其中有 10,186人(76.9%)從頭到尾完成4次的檢驗。第一次發現45個癌症病例,第二次發現32個癌症病例,第三次17個,最後一次有16個病例。根據這110個病例的地理分布推估,最嚴重污染區每千名中有10.2人致癌(1.02%),次嚴重區每千名中有3.5人致癌(0.35%),最輕微區每千名中有1.3人致癌(0.13%)。未來,每年還會有人被檢出癌症,雖然人數很可能緩慢地減少,但車諾比核災已讓這些嬰孩和年輕人活在罹癌的風險與陰影中。(本文作者/彭明輝)(摘自/有核不可?/天下雜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