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溶解劑

施打血栓溶解劑 有效降低中風後遺症

施打血栓溶解劑 有效降低中風後遺症#血栓溶解劑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大林慈濟醫院在最近三、四年中,針對急性中風的病人施打血栓溶解劑的比例,在全國登錄體系中排名前三名,讓病人有二至三成的機會可以減少嚴重後遺症,使用後殘存嚴重神經後遺症的病人數量會明顯減少。因替病人施打血栓溶解劑比例高,日前榮獲台灣神經學學會頒發「台灣中風登錄頂尖治療貢獻獎」,神經內科醫師許明欽表示,若能建立民眾正確的中風急救觀念,在黃金治療時間內協助醫師做出治療決定,就有機會減少中風帶來的嚴重後遺症。許明欽醫師表示,急性腦中風治療的藥物主要有兩種,一是阿斯匹靈,另一種就是血栓溶解劑。許明欽表示,依據臺灣腦中風醫學會的建議,施打血栓溶解劑的年齡在18至80歲間,86歲以上施打的風險較高,但風險高不代表完全不能打,在醫療團隊對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和風險有把握可以處理,家屬也能夠接受相關風險的情況下,病人還是有治療的機會。然而,血栓溶解劑施打後有6%的病人會有大出血危及生命的危險,病人家屬卻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是否接受治療的決定。許明欽表示,有些家屬聽到打了後可能會大出血,難免感到害怕,然而為把握黃金治療時間,醫師通常希望家屬在十分鐘內做出決定,因為病人送到醫院後還需要做電腦斷層等相關檢查,若家屬再考慮得久一點,就會錯失黃金治療時間。建議一般民眾平時即建立正確的腦中風急救觀念,在危急時才能迅速協助醫師做出治療決定。後續由神經內、外科等醫療團隊協力合作,將出血所造成的危險降到最低。許明欽醫師指出,中風病人有8成是血管梗塞,其中有6成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者,民眾應按時接受健康檢查,以便提早發現、提早預防,降低中風發生的機率。

走幾步路就喘 好怕心肌梗塞猝死?

走幾步路就喘 好怕心肌梗塞猝死?#血栓溶解劑

歌手馬兆駿在去超市買尿布時,突然倒下,送醫時宣告死亡,嚇得很多人到門診問醫生,「我常常走幾步路就氣喘噓噓、胸口悶,會不會有天因為心肌梗塞,死在半路上?」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蔡坤炎主任說,造成心肌梗塞的關鍵,在於供應心臟的血管發生阻塞,心肌無法及時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以致心臟肌肉細胞受傷甚至死亡,引發心律不整或心室顫動、心臟衰竭等,肇禍元兇多是動脈硬化、動脈炎或血栓等;突發心肌梗塞的人有一半會休克,不少人在到院前死亡。在臨床表現上,心肌梗塞好發於早晨後數小時內,發病時會出現持續性的前胸部劇痛,比一般心絞痛更嚴重,時間多長達三十分鐘以上,有人會合併左手臂疼痛、冒冷汗並感到全身無力、嘔吐;病情輕微者或是糖尿病、高齡者通常只會感到有點胸悶。但並非人人都會有徵兆,很多人在病發前根本沒有任何預警、說來就來,有時是在運動、過度工作,或長期壓力下突然發作,即使事前做健康檢查,也不一定可以看出異狀。目前醫界對心肌梗塞的治療,藥物方面首重血栓溶解劑,將冠狀動脈內的血塊溶解,使血管暢通,供應心肌所需養分和氧氣,但須在發作後十二小時內服用,也因此僅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病患受惠,而近年心導管術的進步;如果能在胸痛後十二小時之內馬上送醫,即時施行冠狀動脈擴張術,其效果優於注射血栓溶解劑,所以「儘早送醫」是救命的關鍵。但不是每一位患者都適合作心導管治療,仍要視患者整體狀況而定。最重要的還是要「及早發現、及早就醫」,千萬不要存著「撐一下就過了」的心態,此外,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戒菸、減重等,尤其是適當運動,才是防止心肌梗塞的不二法門。

黃金救援一二三! 搶救中風不可少

黃金救援一二三! 搶救中風不可少#血栓溶解劑

60多歲的江女士有25年糖尿病史,今年4月在運動中心游泳,突然覺著一陣頭暈,也發覺自己講話舌頭不輪轉,接著身體右側有無力感,察覺自己應該是中風了,趕緊告訴朋友並請救生員協助送醫,在最短的時間約10分鐘左右送至新光醫院,經診斷後確定是腦中風隨即送至加護病房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江女士表示剛開始悲傷到嚎啕大哭,但當注射血栓溶解劑後,中風症狀很快的就感覺消失了,可以流暢說話,右側手腳也有力了,從腦中風發生至中風症狀消失僅經過三個半小時。新光醫院神經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連立明醫師表示,因為江女士非常幸運在黃金救援期間就送至新光醫院,在三個小時內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使受損範圍縮小並提升治療效果,所以復原的非常好沒有任何併發症;只要出現突發臉歪、說話不清、單側手無力,要趕緊送醫,只要把握黃金三小時施打血栓溶解劑,多數患者症狀可改善。要是出現症狀超過3小時,就不適合施打血栓溶解劑,可能會產生出血,因此,家人發現異常,一定要特別留意,把握治療黃金時間。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陳威宏醫師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之全世界資料,中風在全球死因排第二位,全球每6秒就有1個人死於中風,每個人一生中將有六分之一的機率會發生中風。台灣的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也高居第三位,且為65歲以上老人十大死因第一位。中風為成年人殘障之第一主因,不同於其他疾病,存活的患者與家人常因殘障,帶來後續醫療與經濟之重大負擔。萬一發生中風,目前也有可能及時治療,減少造成終身殘障的機率。但一般民眾仍普遍缺乏對中風症狀之認知,也不曉得一旦發生中風應該在最短時間內,透過緊急醫療系統立即送到具有緊急醫療中風能力之醫院就醫。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邱浩彰表示,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組織明訂之世界中風日(World Stroke Day),衛生署署長、國健局局長、台中市市長等行政官員教導社會大眾如何正確經由改變生活型態與預防性醫療,去除中風危險因子以降低中風風險,並且以「黃金救援一二三、搶救中風動起來」為主軸,推廣腦中風全民教育,強調腦中風視為急症及黃金救援時間的重要性,一旦疑似中風,應分秒必爭地緊急就醫,儘量於二個小時內送至具有緊急醫療能力的醫院,以爭取時效,提升急性中風的治療效果。換句話說就是必須要保握黃金時間:(1)第「一」時間發現症狀;(2) 「二」小時內迅速就醫;(3) 「三」小時內血栓溶解劑治療。使受損的範圍縮小,增加康復的機會與降低殘障的等級。

嚴重頭痛、耳鳴、眩暈 小心腦中風

嚴重頭痛、耳鳴、眩暈 小心腦中風#血栓溶解劑

腦中風長期以來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平均每天都有30人因腦中風而死亡。大林慈濟醫院急診科醫師莊欽翔指出,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機,尤其是中風的機率從三十歲後便會大幅提升,如果又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病史,就要特別注意。當腦部血管阻塞,會導致腦組織功能障礙及壞死,一但延誤就醫,就可能導致動作、聽力、言語的神經受損造成癱瘓,甚至死亡。因此當收到腦中風病人,急診室會立刻啟動對應機制,二十五分鐘內完成電腦斷層掃描,並請腦神經專科醫師共同會診,決定是否施打血栓溶解劑。莊欽翔醫師提醒,一般腦中風的症狀,包括突然出現的單眼或兩眼視力模糊,或是半邊顏面、肢體麻木或無力,甚至是突然出現嚴重頭痛、耳鳴、理解、說話能力障礙、步態不穩、眩暈、失去平衡感或協調能力,這些肢體控制失常的情況,都有可能是腦部血管阻塞導致,應該盡速就醫,千萬別以為休息一下就好。要預防出血性腦中風,除了平常就應該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飲食也要注意低鹽、低脂、低膽固醇,並避免煙、酒以及刺激性食物。在秋冬之際,更是要注意溫差變化,保暖身體。

把握黃金三小時,急性中風也能治癒

把握黃金三小時,急性中風也能治癒#血栓溶解劑

不少民眾誤以為中風一旦發病,就注定會影響身體功能,其實只要不是出血性,患者在三小時內使用血栓溶解劑,治癒率相當高。依據臺灣腦中風學會研究成果中顯示,超過約有70%的中風病人皆是自行到院或經由他人送醫,然而透過緊急救護系統到院的比例約僅有26%。由上述數據可顯示出民眾在面對自己發生急性中風時,不瞭解要尋求緊急救護系統之協助,以致於無法針對急性中風之病患進行適當的到院前救護,而其中更大部分都超過三小時才到達醫院,後續急診醫師也難以掌握到院後給予血栓溶解劑的黃金時間。台北醫學臺北醫學大學急診醫學科蔡卓城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國內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之中風病患僅有1%,明顯遠低於美國的3%~8.5%,也顯示目前國人對中風急救可即時使用血栓溶解劑的觀念普遍不足。雖然血栓溶解劑是目前所能建議的最好治療方式,但並不是所有的中風病患都可以使用血栓溶解劑,蔡卓城醫師指出在使用這種藥物前,醫師都會跟病患告知有危險性,可能引起腦部出血的危險,所以醫師在使用此藥前需要評估病患。◆不符合使用血栓溶解劑的條件1. 患者在6個月內曾有嚴重出血性疾病或腦出血病史者2. 嚴重而難以控制的高血壓 ( 如>185/110 )3. 最近10 天內曾有大手術、嚴重外傷者4. 近三個月內有胃腸潰瘍病史或有腦中風或頭部外傷者5. 腦中風症狀已超過3小時,或時間不能確定者6. 不適合用於小於18 歲之小孩7. 嚴重肝功能異常 ( 包括肝衰竭,硬化,門脈高血壓及活動性肝炎 )8. 血小板數目<100,000/mm3或血糖<50mg/dl或>400mg/dl蔡卓城醫師表示,先前台北某家醫院的醫師中風時剛好人在醫院,確定為腦血管梗塞後,很快就注射血栓溶解劑急救後,功能無任何損傷,現在仍繼續執業;因此,碰到家人或朋友有出現中風症狀包括半邊肢體無力、麻木及複視等,尤其特別注意突發性的頭暈,立即撥打119緊急將病患送至急診室,這是一個非常重要關鍵的動作。只要把握黃金急救的三小時,即使出現中風症狀,仍有痊癒的機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