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缺血性腦中風

防止腦中風找上 均衡飲食、規律運動

防止腦中風找上 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短暫缺血性腦中風

台灣每年約有一萬人因中風死亡,中風患者通常會留下半側肢體癱瘓、無法說話、不自主動作以及智能障礙等等的後遺症,需要家屬的支持與醫療復健團隊的耐心與毅力。目前中風次僅於於癌症佔第二位。由於中風後死去的腦細胞無法再生,因此中風患者通常會留下半側肢體癱瘓、無法說話、不自主動作以及智能障礙等等的後遺症。什麼是「中風」?它的定義簡單的說是腦血管破裂或堵塞,所引起的出血或血流不暢,致使腦內局部受到壓迫、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部部分失去功能而留下的神經症狀。中風的的好發年紀大多在五十歲以上的病人,這時候的血管多半已經有硬化的現象。如果有高血壓、心臟疾病、糖尿病、抽菸、酗酒、家族中風病史等等,都應該要定期做健康檢查、均衡飲食、規律的運動,以防止腦中風找上你! 花蓮慈濟醫院復健科簡世霖醫師,今晚(2/16)將在大愛電視「志為人醫守護愛」節目中分享與中風患者的復健之路,82歲已經中風3次的陳志英伯伯,他們遠從中壢搬來花蓮慈院附近租房子,方便太太劉素珍每天帶伯伯來復健,走過大半輩子互相扶持的青春,他們鶼鰈情深的復健故事,也會在節目中分享。同時還有八位醫師提供a免費call in健康諮詢服務。

短暫性四肢麻木、單眼模糊 小心“中風”找上你

短暫性四肢麻木、單眼模糊 小心“中風”找上你#短暫缺血性腦中風

突然發生短暫性之肢體麻木、一眼模糊或是口齒不清等症狀,雖然在短時間內立即恢復,您也不可輕忽其嚴重性。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柯麗櫻指出,近來由於天氣多變化,醫院門診中也發現多例三、四十歲即中風的個案,經問診時發現患者前陣子曾發作過短暫類似中風徵兆,因自恃年輕中風不會發生,且症狀立即恢復,因此不已為意,而忽略了早期的警訊,卻發生了真的中風。柯麗櫻醫師表示,短暫缺血性腦中風可說是中風的前兆,但大部份在數分鐘甚至一小時內即可恢復,由於症狀來的快去的快,因此常讓民眾輕忽而不已為意,一般而言,發生過短暫缺血性腦中風的民眾,有多數人會在發生後一星期內再次發生中風,此時可就沒那麼幸運可立即恢復,由於中風帶來了生命危險及各種後遺症,因此讓大眾感到十分恐懼,大多數這類的民眾多有腦動脈狹窄或閉塞的情形,若儘早發現並給予完善的治療,對於中風的預防有極大的幫助一般而言,腦中風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隨著歲月增長,血管亦會逐漸硬化,但是後天的調養可延緩老化及血管硬化的速度,柯麗櫻強調,現代人由於營養過盛,伴隨而來的常是肥胖、高血壓、脂質異常、糖尿病…等疾病,而壓力、煙等亦是中風的危險因子,唯有注重平時的保養,針對危險因子早期治療,方能降低發生機率。若發生中風時,要如何做才能將傷害降至最低?許多民眾常會使用民俗療法常用之”扎指放血“,柯麗櫻醫師表示,此方法並未有科學上的根據,而且扎指所放的血量有限,對於中風之緊急救治並無實質上的幫助。柯麗櫻並強調,若發生中風時,家屬首要即是保持鎮靜並立即將患者送往可進行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的醫院,並由專科醫師給予立即性的處置。柯麗櫻指出,由於中風的再發機率即高,因此定期的回診與醫師配合是不可少的步驟,切勿因輕忽而造成二次傷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