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十八歲以前,我們都曾渴望過自由。想像自己快快成年,做我們想做、但父母不允許的事。但仔細想想,我們會對成年充滿渴望,往往是因為小時候感受到父母的「限制」,才開始憧憬大人世界的自由與美好。相反的,如果沒有父母的限制,能不能快快長大,好像就沒有差別了,不是嗎? 這種限制的框架讓我們知道自己在哪裡、可以成為怎樣的人。於是,我們擁有了成為一個人的方向。這是人生必備的框架,是一種有「邊界感」的框架,讓我們不至於被過多的自由給淹沒。 回顧我們的生命早期,建立邊界感,往往需要一個「權威」角色的存在,而這個在家庭中的權威人士,通常是父親。雖然有時我們會痛恨他們不苟言笑的距離感,但又同時需要適度地擁有這種對權威的恐懼,然後學習掙脫這種恐懼的束縛,產生自己的意識、思想,這是一種批判性思考的學習歷程,並且在歷程中逐漸形成有能力服從和挑戰權威的「我」。 然而,在某些狀況下,父親也許無法行使權威與限制的功能,倘若這時候母親或其他家人無法遞補這個功能,孩子就會逐漸變成家裡的「霸王」,未來也有可能變成學校和職場裡的「霸王」、別人眼裡的「自私鬼」。 人們雖然渴望自由,卻不希望自己被看待成「霸王」或「自私鬼」,所以可能會和如此看待我們的人起衝突,開始偽裝自己,假裝不在乎別人。但這也讓我們逐漸無法看清一個事實:成年後的我們,其實已經有為自己建立邊界的能力—告訴自己:「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的能力。 缺乏邊界感的自由,在童年時期可能是種恐慌感,成年之後卻可能壓抑成更深層的焦慮。然而,成年後,若還繼續停留在缺乏邊界的焦慮裡,也許是藏在我們心裡的孩子,正透過這樣折磨自己的方式,懲罰沒有為我們建立邊界、沒有好好管教我們的父母親。(本文摘自/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如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