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心臟病兒

台灣七百萬外食族 都是腸癌超高危險群!

台灣七百萬外食族 都是腸癌超高危險群!#先天心臟病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失去烹飪的動力,是台灣當前最大的健康危機。根據調查指出,台灣小吃攤林立,購買方便,因此許多人鮮少在家煮菜做飯,造就高達七百萬的外食人口,然而,外食多半高油高脂、高鹽高糖,再加上食安疑慮未散,皆讓所有外食族群,深陷腸癌危機!醫師提醒,三餐老是在外的民眾,攝取蔬果不得偏廢,在腸道培養好菌同樣重要,才能避免腸癌找上門。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新增病例,每年持續攀升,平均每37.3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其中排便不順,就是罹患大腸癌的主因之一。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醫師指出,排便是腸道最重要的排毒機制,只要囤積太多宿便在腸道內,很可能讓腸道壞菌增加,甚至產生各種毒素,導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因此激增!不願意也要看!觀察糞便形狀 才能腸保健康王輝明理事長說,其實民眾可以從排便的形狀,來自行判別腸道的健康與否,他進一步解釋,健康腸道所排出來的糞便,大多呈現金黃色、香蕉狀,氣味多半不臭,如廁時間也僅需2到3分鐘,才表示腸道健康、腸道菌叢正常。不過,若排便時間總是長達十幾分鐘,糞便呈現顆粒狀、稀狀、半膏狀軟便,那就是長期便秘、平日肉類吃太多、腸道菌叢失衡的緣故。王理事長強調,很多民眾不看糞便形狀,但即使再怎麼不願意,都須嚴加觀察,才能確保健康。至於長期排便不順的民眾,除了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腸蠕動之外,培養腸道好菌更是重要!王輝明理事長表示,好菌之中,又以比菲德氏菌為常見的選擇,根據日本大阪醫院的研究顯示,腸道若能有大量好菌,可抑制有害細菌生長,並且活化全身的免疫系統,進而提高抗癌戰鬥力。白吃了?大多數益生菌 全都會遭胃酸殲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市面上關於益生菌的產品百家爭鳴,但曾有國外研究指出,經由嘴巴吃下肚的好菌,若沒有任何抗胃酸的能力,很可能在到達腸道之前,全都遭一舉殲滅,王輝明理事長說,其實挑選正確的益生菌產品須要下功夫,建議民眾購買之前,應挑選能順利通過胃酸考驗的益生菌,才能發揮作用。同時醫師也提醒,要預防大腸癌,建議50歲以上的高危險族群,都能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外食族群更要維持高纖飲食,以及每周良好的運動習慣,才能真正遠離腸癌的威脅。

小兒染肺炎鏈球菌 恐致肺炎或腦膜炎

小兒染肺炎鏈球菌 恐致肺炎或腦膜炎#先天心臟病兒

入冬是肺炎鏈球菌的活躍季節,對體弱免疫力低的小兒具有嚴重的攻擊性,不再和平共存。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顏文嵐呼籲,尤其對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兒應考慮及早施打疫苗,以免引起可怕的併發症。一名一歲一個月大的男嬰,因咳嗽、持續發燒合併呼吸淺快而求診,經檢查診斷發現右側的大葉性肺炎,尿液的細菌快速抗原檢驗結果顯示是肺炎鏈球菌的侵襲感染,血液檢查結果有顯著升高的白血球與極高的C反應蛋白。這位男嬰患有先天性心室中膈缺損,於出生七個月大時就因明顯的心衰竭症狀,而接受手術將心室中膈的破洞補起來。在這次肺炎住院治療時,發現他的心室中膈補片有約0.3公分的滲漏,心臟的負擔仍不是很正常,造成開刀後依然體弱,經常罹患感冒。顏文嵐醫師表示,這類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較容易罹患呼吸道的感染。一般而言,約有20%的小兒在鼻咽道就自然存有鏈球菌,大部分的小兒不會產生症狀,與鏈球菌和平共存,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低落,肺炎鏈球菌就可能從呼吸道或血液入侵,而導致肺炎或腦膜炎等的感染症。這名罹患肺炎鏈球菌肺炎的男嬰,經抗生素治療後,很快就退燒並且肺炎的症狀得到改善。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顯示,五歲以下的肺炎鏈球菌感染為主要幼兒細菌性肺炎的主因。為維護嬰幼兒免於疾病侵擾,家有新生兒到未滿六歲的小朋友,無論是公費或自費施打肺炎疫苗,最好能完整接種疫苗,尤其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兒,家長可以考慮早一點讓小朋友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免後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