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脫落

牙齒撞傷脫落 快把握4步驟可植回

牙齒撞傷脫落 快把握4步驟可植回#牙齒脫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牙齒撞傷脫落,記得4步驟「找沖放送」才能避免成無齒之徒!兩年前,一名7歲的小男孩門牙在玩遊戲時撞傷脫落,所幸家長找到牙齒並放在清水中,維持牙齒表面細胞的活性,經過牙科急診的緊急治療,將脫落的門牙重新植回口中,迄今恢復狀況良好。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陳冠良醫師指出,牙齒撞傷脫落最常發生在七歲到九歲的時候,由於這個時候小朋友的顎骨還在成長的過程,牙齒如果沒有保留下來,容易造成牙齒周圍骨頭生長缺陷,牙齦萎縮,影響美觀。能否植回 時間、保存方式是關鍵有很多人在意外發生時太過緊張,忘了撿牙齒,回頭才要找牙齒,延誤治療的時間。牙齒脫落能不能治療,要考慮兩個因素:牙齒掉出來的時間,以及有沒有放進保存液體之中;這兩個因素都是要在外傷發生的時候就要立即處理,適當的處理,能夠讓牙齒順利保留下來。而醫師也提到,牙齒脫落後立即處理的4個「找沖放送」步驟:●找尋掉落的牙齒/首先應儘快找尋掉落的牙齒。●清水沖洗牙齒/找到再用清水沖洗10秒鐘後。●盡速放進齒槽窩洞中、含在口中或放進保存液體/可放進嘴巴中牙齒原來的位置,如果牙齒很髒,要趕快找尋保存牙齒的液體,按有效排名依序為鮮乳、自己的口水、生理食鹽水及清水或礦泉水。●立即送醫/再儘快送醫處理,如果能在1個小時內放進保存液體中,牙齒存留的機會越高。把握黃金1小時  保存完整就能「重生」且根據研究指出,牙齒脫落如果超過1個小時,沒有用相關液體保存,即使再次植回口中,牙根會逐漸因為發炎,而無法保留下來。所以醫師提醒,當意外發生時,記得要將牙齒撿起來,並將牙齒盡速放進有效保存液體中,再儘快送醫處理。

9成民眾潔牙錯誤 恐致牙齒脫落

9成民眾潔牙錯誤 恐致牙齒脫落#牙齒脫落

30歲的薛先生長久以來都有口腔異味與刷牙流血的困擾,嚴重時甚至影響到社交生活,一開始以為是火氣大,沒想到罹患嚴重牙周病,差點因延誤治療而導致整排牙齒脫落。牙周病專科醫師紀泓輝表示,齒縫殘留過多牙菌斑容易侵蝕齒槽骨並導致牙齦炎及牙周病。台灣一家生活用品公司針對齒縫清潔行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99%以上的民眾,潔牙方式是錯誤的。紀泓輝醫師表示,牙周病嚴重時會造成牙齒鬆動、脫落,影響消化甚至身體的健康,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年公布之資訊顯示,40歲以上成年人中,有90%的人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18歲以上成人亦有5成有牙周炎徵狀;且從健保統計數字發現,牙周病就醫人數居高不下,顯示國人急切需要關注牙周疾病之健康問題。紀泓輝醫師表示,齒縫殘留過多牙菌斑容易侵蝕齒槽骨並導致牙齦炎及牙周病,而國人普遍未養成清潔牙縫的良好習慣,為國人牙周病罹患的主因之一。其實牙周病最容易發生的地方為牙齒與牙齦交會處及牙縫中,因此防治牙周病首要關鍵為,清除牙縫和齒齦溝內的牙菌斑,以避免牙周組織受侵蝕而發炎病變。紀醫師強調,若齒縫中牙菌斑無法確實清潔,牙縫中恐堆積大量牙菌斑,加速牙周病情的惡化。但調查卻顯示高達68%受訪者認為牙縫卡殘渣時才需清潔,此錯誤認知更造成高達72%的受訪者牙縫清潔頻率不足。調查結果也發現,民眾無法落實牙縫清潔的主要原因,有5成消費者因現有工具不好操作而不常清潔牙縫更有近6成的民眾認為清潔牙縫需花費很多時間而降低了牙縫清潔的頻率。紀醫師解釋,若齒縫長久未做徹底的清潔,因而罹患牙周病,導致齒槽骨被牙菌斑侵蝕而塌陷,若一直無法養成日常清潔的好習慣,將會連帶造成整排牙齒搖動與脫落。因此紀泓輝醫師建議,牙縫每日至少需清潔兩次,最佳口腔保健的方式為養成每天三餐飯刷牙並清潔牙縫的習慣,且需完整清完全口齒縫才能有效降低牙周病的罹患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