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現今台灣食品廠,為了節省人力與生產成本,多數食品幾乎委外製造,過去幾次食安風暴中,不難看出,出事產品都非出自自身之手,出事後,各大廠將事情推得一乾二淨,就成了業者的標準危機處理方式。一樣產品橫跨三縣市製作 供應鏈複雜到令人傻眼而這次銷港的「度小月麻油辣腐乳」,又遭人驗出非法色素二甲基黃,在各地衛生局動員追查源頭後,不難看出其複雜的供應鏈,追朔源頭也得花上好幾天,比起國外一天內就可把食品源頭查的徹底的速度,簡直相去甚遠。一層接著一層 食安環節容易出錯此次度小月出事豆腐乳,供應鏈到底有多複雜?事發第一時間,度小月一方指出,該問題產品都交給位在新北市的「四川土產股份有限公司」委外代工,而新北市衛生局前往稽查後發現,四川土產竟然沒生產「豆腐」,其負責業務僅僅是把由外頭進貨的豆腐,切塊、接菌,發酵完畢後,再裝瓶等待熟成。也因此,新北市衛生局,只好再兜一圈,函請桃園衛生局前往製作豆腐的桃園仁傑食品有限公司稽查,導致一樣產品,橫跨三市製作,各地衛生局更是疲於奔命,源頭追查也造成延宕。隨意委外代工 下游業者恐不知是誰幫忙製作產品反思國內食品廠,為了節省人力成本,在沒有進行品質監測或查廠的情況下,隨意將產品外包由來路不明的業者生產,諷刺的是,這些代工廠到底是誰?專門銷售貼牌產品的下游品牌廠,很可能連上游廠商是哪位阿狗阿貓都渾然不知,導致食品來源難以追查之外,更可能使品質出現漏洞。許多民眾皆問,為什麼同樣的食安問題,總是層出不窮?若台灣食品委外代工的情形不減,螺絲持續如此鬆散,食安野火恐怕還是會持續延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