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一生的旅途中,每個人可能都經歷過徬徨、焦慮、痛苦,不知如何是好的經驗,這樣情緒的低落或壓力的累積及可能引發自殺的念頭、意圖或行動。林先生因不堪長期在病魔的折磨下,無法忍受生活的不便,更不願意再繼續拖累家人而選擇了自我結束生命,但是留給親朋好友的卻是無限的遺憾。根據統計,41%的自殺身亡者在其自殺之前,會透露其想輕生的訊息,而69%的人在欲自殺時,則會發出求救信號。有專家指出自殺是一種求救行為,是尋求外界援助的方式。最典型的症狀是將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到處送人,有種告別意味。此外,當重要的人離別例如好友過世、父母離異、家庭財務危機、學業功課退步、人際關係不佳、感情進展不順,都是引發自殺的原因。而且,在自殺前通常會間接或直接表達自殺意念,這些警告分成幾大類:1) 語言上的線索/包括直接說出、在文章中表達、討論「死亡」時所透露的不正確概念。2) 行為上的線索/像是突然、明顯的行為改變、放棄財產、濫用酒精或藥物。3) 環境上的線索/例如重要人際關係結束、家庭發生重大變動;第四種是併發性的線索,包括人際退縮、憂鬱情緒及無望感、易怒或攻擊行為,以及睡眠與飲食習慣變化。3觀念 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提醒民眾「一問、二應、三轉介」之自殺防治守門人觀念:一問,就是要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二應,就是要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三轉介,就是要做資源之轉介已開設24小時免付費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以期能在最關鍵的時刻,即時挽救具自殺意念或自殺企圖者寶貴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