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消化不良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疾病,凡是上腹部有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覺,包括脹氣、噁心、嘔吐等,都可以稱之為消化不良,據統計,在台灣平均每10個人就有1個為消化不良症所苦,且大部分都未能獲得完全根治而反覆發作。只有不到2成有找出病因台北榮總胃腸科盧俊良醫師指出,目前在台灣,僅有14.3% 的消化不良症患者被檢查出有消化道器質性病變,而大多數消化不良的患者,雖然經過內視鏡、腹部超音波、大腸鏡,甚至電腦斷層等精密而昂貴的檢查,都還是查不出任何病因。此類患者在臨床上一般把他們歸於「功能性消化不良症候群」。「功能性消化不良症候群」的致病機轉,目前推測可能與胃腸蠕動異常,幽門桿菌感染,內臟過度敏感,胃酸刺激或腦腸軸線失控等因素有關。患者往往伴隨著有焦慮,沮喪等精神症狀,或者合併其他功能性腸胃道疾病,如胃食道逆流疾病,大腸急躁症等。盧俊良醫師表示,歐美許多國家都建議,必需提供此類消化不良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檢查及滅菌治,藉由此種做法,可以使部分消化不良患者症狀獲得控制,這種做法目前已經納入大多數歐美國家治療「消化不良症」的準則。相反的,在台灣,健保對相關藥物使用限制較嚴格,這種做法可能導致許多「消化不良症」患者,症狀反覆發作必須經常請假進出醫院治療,甚至反覆做胃鏡、超音波甚至電腦斷層等不必要檢查,造成醫療資源無謂的浪費。因此,盧俊良醫師表示,期望制訂「台灣消化不良處理共識」,為台灣廣大的「消化不良症」患者帶來最大福祉,進一步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創造醫界與民眾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