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疹

吃感冒藥身體「長斑紋」?小心「固定型藥物疹」手腳、私密處不放過

吃感冒藥身體「長斑紋」?小心「固定型藥物疹」手腳、私密處不放過#藥物疹

吃藥也會長疹子?「固定型藥物疹」的最大特徵為,病人每次吃進過敏的藥物後,疹子固定復發於皮膚的同一位置,常見誘發藥物為抗生素、消炎解熱止痛藥。皮膚科醫師表示,如果每次吃感冒、止痛藥後,都會在同一個位置出現深色的紅疹,那可能要意識到是「固定型藥物疹」的可能性,建議就醫治療。

皮膚出現黑斑 藥物引起藥物疹

皮膚出現黑斑 藥物引起藥物疹#藥物疹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身上無意間出現一塊塊的黑色斑,是體內的器官出現了什麼問題嗎?一名中年男子身上出現數個,小如硬幣,大如掌心的黑色斑,主要分佈在背部的皮膚,檢查後才知道,原來是「固定性藥物疹」。患者說,前一陣子因為尿酸發作而腳踝腫痛,到藥局買止痛藥,服用了三四天後,因為疼痛緩解就自行停藥,而就在那一段期間背部有發癢的情形且幾天過後就好了。當時以為是出現了一些濕疹,也由於發癢的位置在背部,所以也沒特別留意當時皮膚的情形。直到最近,家人才發現到他的背部皮膚有數個色素沈澱的病灶,因擔心是不是什麼嚴重疾病的皮膚徵兆,所以來到皮膚科門診求醫。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主治醫師林子凱表示,這個患者的皮膚病灶為「固定性藥物疹」,是藥物所引起的。大部份的固定性藥物疹,其病灶數並不會太多,有時只有一個,可發生在皮膚及黏膜,如軀幹、手、腳、唇部、或生殖器,通常在服藥三十分鐘至數小時內,產生明顯邊界的圓形或卵形的紅斑,通常有癢感或刺痛感,之後病灶中央逐漸變成灰色、紫色或褐色,可能形成水泡或糜爛。病灶消失後,常留下暗褐色的色素沈澱。如果之後再使用該種過敏的藥物,出現的過敏病灶會在患者原先發作的位置再次發生,所以才叫作固定性藥物疹。如果一直反覆使用,過敏的反應會愈來愈厲害,發生明顯的水泡,此時皮膚會有類似多處燙傷的皮膚病灶,此時就稱作「水泡性固定性藥物疹」,嚴重時甚至得在加護病房治療。而常引起固定性藥物疹的藥物,包括抗生素、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消炎止痛藥)、鎮靜劑、緩瀉劑等幾大類。治療上,主要是傷口的照護,避免感染,可以適時地使用類固醇來減輕發炎反應。另外醫師也提醒民眾,記住導致過敏的藥物名稱,看病時務必告知醫生,避免再服用同一種藥,以防再次發作。

常引發藥物疹的藥物

常引發藥物疹的藥物#藥物疹

藥物疹,就是服用藥物後引發的皮膚疹。它的臨床表現十分多樣化,例如會造成皮膚搔癢性皮疹的蕁麻疹、神經性血管腫、病毒樣疹等;較嚴重者,如多型性紅斑、史蒂芬強生症候群、毒性皮膚壞死等,會造成皮膚血管炎,皮膚黏膜壞死潰瘍,引發後續全身營養、水分、電解質流失,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而危及生命。鄭國良醫師指出,絕大部分的藥物疹都是大範圍出現於全身皮膚,甚至於黏膜處;但固定型「藥物疹」則是例外。基本上固定型藥物疹是一種過敏引起的皮膚血管炎反應,只要有此體質的患者每次使用此種藥物,便會在相同皮膚黏膜部位出現皮疹。此種藥物皮疹最常發生於生殖器部位及肛門周圍,其次為手腳,臉部的眼框周圍等。通常是在使用藥物後三十分鐘至八小時內發作。臨床上,固定型藥物疹發作時,醫師表示,患者的皮膚及黏膜會出現圓形、亮紅或暗紅之水腫斑塊;患者自覺會癢、會痛,疹子很快轉變成深棕帶紫的斑塊,中央可能出現水泡,隨後破皮而流湯流水。若立即停用藥物,皮疹約持續數天至數週後逐漸痊癒,脫屑後形成棕紫灰色的色素沉澱。若不慎再度服用此藥物便又加重復發。至於常引發此種過敏的藥物,醫師指出有感染時常服用的: A.    抗生素類:如四環素。 B.    解熱鎮痛劑類:如阿斯匹靈。 C.    磺醯胺類:即磺胺劑等。雖此種藥物疹也會自行痊癒,但是曠日費時且癢痛難耐;醫師建議民眾,若出現類似症狀時,應立即尋求醫師協助。除了用藥改善症狀、加速復原外,並可了解病症來龍去脈,避免不必要的懷疑爭議,藉由與醫師討論分析可能的致病藥物後,做一過敏藥物紀錄以避免再次服用而復發,這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