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學術交流與醫療臨床應用發展,日前(9/9),花蓮慈院與交通大學首度組成跨院校神經醫學科學團隊,結合頂尖醫療和學術團隊,建立起臨床醫學與生技工程的交流平台。由交通大學吳重雨校長與花蓮慈院林俊龍院長代表簽署學術交流協定,預計將整合研究資源與學術研究、共同舉辦研討會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促進生醫工程研究快速發展,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院校雙方皆肯定這對未來的生技產業與臨床醫學交流將是一大躍進。隨著醫療的發達與科技的進步,原本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人體植入裝置與技術,已經被應用在現實生活中,其中最為廣泛應用的,除了全球已經有十幾萬人植入的人工電子耳之外,就是常被應用於治療巴金森氏症等運動障礙疾病的深部腦刺激晶片,而為了更精準的治療患者,花蓮慈院與交通大學組成跨院校的神經醫學科學團隊,結合跨領域的學術合作,奠定更廣泛且紮實的基礎。2007年交通大學成立「智慧型仿生裝置研究中心」,利用微電子刺激神經細胞技術,進而使細胞再生達到改善黃斑老化、色素性視網膜炎、巴金森氏症、癲癇及神經損傷患者等醫學應用面前進。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表示,期望透過臨床醫師與工程師的密切合作,研發出高科技、價格更低廉的醫療電子輔具,並將高階醫療元件,逐步運用在臨床醫學,為患者帶來重生的希望。花蓮慈院院長林俊龍表示,以守護民眾健康為己任的慈濟醫院,一直致力於各項疾病的治療與預防,這次與交通大學簽訂學術合作約定,就是希望透過跨領域、跨院校的結合,能將生技產業實際運用在臨床醫學中,也期望在雙方的合作下,能持續穩健地產生更具前瞻性、實質性的交流成果,提昇醫療服務品質。而促成這次學術合作推手之一的花蓮慈院神經內科辛裕隆主任表示,跨院校、跨領域的的合作,能促進學術交流與臨床應用的發展,讓有需要的患者能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目前已經與交通大學智慧型仿生裝置研究中心、成功大學心理學系暨認知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合作了三年多,進行整合型的研究計畫,初步成果2010年已在台灣及美國神經醫學相關醫學會議上發表,獲得國際間許多專家的肯定與重視,未來目標要研發出更精準的定位模式以及深部腦刺激晶片。 簽約儀式後,花蓮慈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舉辦「神經腦介面研討會」,邀請交通大學吳重雨校長、闕河鳴教授、成功大學蕭富仁教授、花蓮慈院研究部陳美芳博士與花蓮慈院神經內科主任辛裕隆分享目前最新的神經腦介面臨床運用與研發趨勢,以及慈濟與交通大學目前合作研究的現況與未來。延伸閱讀「醫療小辭典-腦機互動介面」: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