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過一覺醒來嘴巴歪斜、眼睛閉不起來、說話口齒不清、吃東西直流口水的經驗呢?多數這樣患者會跑來門診擔心說道:「醫生我是不是中風了?」其實,這是顏面神經麻痺,又有人會稱之為「臉中風(台語)」。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陳巧霓醫師表示,顏面神經麻痺跟真正的中風不同,中風為血管性疾病,可能是阻塞或出血;顏面神經麻痺則多數人發生原因不明,少部份為病毒或細菌感染造成。中風患者單純以顏面神經麻痺表現並不常見,患者多半會伴隨肢體無力或麻痹以及其他神經學症狀。因此倘若民眾遇到這樣狀況先不必過於驚慌,可至神經科門診尋求醫師的幫忙。此狀況發生在男性女性的比例相當,更不是老人的專利,各年齡層都可能遇到,不過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可能高一些些;有少數患者甚至會在多年後再次發生,可以是與第一次發病的同側臉,亦可能是另一側。陳巧霓醫師說,顏面神經麻痹發生的時間常在一兩天之內,少數患者在發病前會有耳後痛的症狀,另外有些人會覺得患側臉部感覺變的比較鈍。此外,有些人還會感到嘴巴乾、味覺異常、眼睛乾澀刺痛、聲音聽來異常的大聲(或聽來不真實)等,這與顏面神經受損的部位有關。通常八成的患者會在一兩個月內痊癒,味覺異常會比臉部歪斜來的更早復原;倘若味覺異常在第一個禮拜內痊癒,這通常是後續有機會復原良好的徵象。若口齒不清、容易流口水、眼睛閉不起來的這些症狀在第一個星期就逐漸改善,也是比較樂觀的復原因子。若民眾發現自己的顏面神經麻痺不是突然發生,而是慢慢發生,加上其餘的神經學症狀,如臉麻、發燒、頭痛、臉紅腫、聽力逐漸喪失,甚至是外耳道或臉上出現水泡等等,則應盡快尋求神經科醫師的幫助,尋找病因。至於這樣子的患者需不需要進一部檢查,應該與醫師討論過再做決定,絕大部分並不需要腦部電腦斷層來確診,增加無謂的輻射線曝露。陳巧霓醫師指出,治療的部份則多為症狀治療,例如無法閉眼的人可戴上眼鏡或眼罩,眼睛乾澀會痛者則可使用人工淚液或塗上眼藥膏幫忙隔絕刺激物直接接觸角膜,中醫的針灸也可能有些幫助。藥物的部份,一般可再發病的前一兩週使用較大量的類固醇降低顏面神經發炎,縮短一些復原時間;在發病的三天內使用效果似乎較佳。糖尿病本來就控制不佳的患者,或者有胃腸潰瘍的患者,由於大量的類固醇可能會讓這些情況惡化,要不要使用可視情況與醫師討論。若確定致病的原因為特定病毒或細菌感染,則建議使用抗病毒藥物或抗生素,且合併類固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