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長者

失能家屬照顧不易 長照中心幫助你

失能家屬照顧不易 長照中心幫助你#失能長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許阿姨與先生同住,家住2樓的許阿姨因長年患有糖尿病導致左下肢截肢,出院後因丈夫視力不佳且對護理常識不足換藥技巧錯誤,導致傷口感染而反覆住院接受清瘡手術。基隆市衛生局表示,像許阿姨這樣有多重需求的長輩很多,往往讓家屬感到無所適從,但是許多人都不知道有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這樣的資源可以利用。 許阿姨出院後經由醫院轉介基隆市長照中心申請服務,專員評估後建議許阿姨先到護理之家接受短暫喘息服務,讓機構專業護士先協助換藥,傷口好轉後再回家自行照顧,另居家護理師會在許阿姨回家後到宅指導照顧者換藥技巧,居家護理師指導多次後,先生對傷口護理技巧及知識已了解並熟練。預計傷口癒合後轉介中心居家復健師前往指導肌力訓練及後續裝義肢的準備工作。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民眾只要戶籍設於基隆市50歲以上的身心障礙者或年滿65歲以上的失能長者,初次面臨專業技巧照顧上壓力,或希望照顧者接受更好的衛教指導,以提供更好照顧生活品質者,皆可用電話申請服務,如有需要,請洽基隆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申請。

鼓勵失能長者運動 溫和漸進運動最佳

鼓勵失能長者運動 溫和漸進運動最佳#失能長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服務於彰化縣政府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約4年多的楊雅慧,發現中心內大多數個案很少運動,為鼓勵失能的老人運動,特別去閱讀相關文獻,以鼓勵這些不愛運動的長者,文獻指出年齡層的不同,運動目的也不盡相同,老年人的運動,則以溫和、不激烈為原則,並建議每週至少運動5天,保持有點喘又不會太喘的運動強度。但許多人要問的是,要如何將運動融入生活當中呢?可以從兩大方向著手進行。第一,以願意從事「某種」運動為前提,也就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能在自己喜愛運動當中獲得愉悅,才能持之以恆。第二,要隨時運動,利用零碎時間和周遭生活環境進行運動,例如繞行社區或到學校健走,分段累積運動量,一天要運動30分,可分3次,每次10分鐘,一樣可以達到運動效果,讓運動變得更簡單。彰化縣衛生局提供正確的運動觀念與原則,希望民眾能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包括:運動要定時、定量、持之以恆規律性的運動、遵循正確有效的運動方式、隨時注意身體健康、自我脈搏檢測以調整自己的運動強度、選擇合宜的場地護具及運動器材、運動前必需先做暖身與伸展活動,運動後應做緩和運動,讓身體回復至休息狀態。

失能老人迎新春 載歌載舞好歡樂

失能老人迎新春 載歌載舞好歡樂#失能長者

大同老人日照中心日前舉辦新春聯歡會,氣氛很熱鬧!不僅有長者們的歌唱、才藝表演、還包括義工、同仁的帶動唱、長者及家屬的溫馨卡拉OK獻唱,讓失能長者在歡樂氣氛中迎新春,也提早迎接元宵節的到來。由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馬偕紀念醫院辦理的大同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多次拿下照護績優獎項,活動當天超過30位長者及數十位家屬與同仁,在溫馨熱鬧的氣氛中舉辦新春聯歡會。活動由失能長者特別「組團」,以總鋪師的裝扮亮相,賣力表演一曲「天黑黑」,只見他們拿著鍋剷、鍋蓋敲敲打打,好不熱鬧,即使沒有跟上節拍,但大夥的掌聲與安可聲不斷。除此之外,還有老人家們的「小星星」歌唱團,不僅頭戴花圈,還跟著音樂手舞足蹈,同樣獲得滿堂彩。家屬看到家裡的老人家能夠帶活動中重展笑顏,高興而溫暖,不時露出喜悅的笑容。馬偕醫院社會服務室主任陳景松表示,大同日間照顧中心自民國87年底成立,迄今已超過13年,而十多年來,秉持著馬偕醫療系的照顧與服務精神,結合專業護理師、社工師、照服員等,並安排家庭醫學科醫師定期前來看診,以完整的「care」系統,讓失能長者可以有日間專業的照護處所,更讓家人無後顧之憂,是臺北市內首屈一指的老人日間照顧機構。社工師洪嘉恩表示,目前大同老人日間收治35名輕、中度的失能長者,其中最資深的就是人稱「小英奶奶」的輕度失智長者,透過機構內的照顧與服務,小英奶奶熱情參與各項活動,而且狀況良好,多元的社會參與讓小英奶奶的老化速度減緩,完全看不出來已有93歲高齡。為提高社會化參與,除了在中心內的各項活動與團康表演之外,洪嘉恩表示,中心每月均會舉辦一次「戶外踏青之旅」,去年就曾帶著長者遠征到宜蘭參觀,長者們猶如小學生般好奇而興奮,可說是歡樂滿行囊。為配合大同老人日照中心的戶外活動安排,護理部還特別安排「義務天使」協助帶領與陪伴,護理部社區護理室張雯姈護理長表示,義務天使是護理人員在下班之餘,以義工服務性質參與各項醫療照顧,其中與大同老人日照中心的配合更是十分密切。新春聯誼會在長者、義工及家屬的表演中結束,中心並藉此安排家屬座談會,將彼此的照顧經驗與專業服務分享交流,讓長者可以在機構內及家庭中都能享有最妥善的照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