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則

男子長期胸悶 直到暈倒才發現是氣喘

男子長期胸悶 直到暈倒才發現是氣喘#準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29歲的洪先生,過去常有胸悶狀況,但卻不知自己有氣喘方面的問題,認為這是正常狀況,直到6年前,在當兵出操訓練時,突然出現無法呼吸、暈眩、意識模糊、缺氧的狀況,緊急送醫檢查後才驚覺自己原來罹患氣喘。在發病後,卻因自我感覺症狀改善就自行停藥,發病6年來僅回診5次,此外,總在快要發作前偶爾服用藥物,甚至吸入型類固醇藥物過期2年都不自知。多年來,因沒有定期檢查與持續用藥,只要氣候變化或接觸過敏原就會誘發氣喘,隨著發作次數越來越多,他才感到困擾,開始意識到持續控制氣喘的重要性。氣喘問題持續增加中 民眾應勿輕忽氣喘一直是值得關注的慢性病之一,然而,目前全球約有3億人受氣喘所困擾,且在過去幾十年以來,不論是氣喘盛行率、死亡率、或因氣喘造成的經濟負擔,都持續增加中。但卻有多數成人有錯誤的用藥行為,也就是不規律回診、不定期用藥、不使用氣喘控制藥物,然而這些行為都可能使自己陷入嚴重危機中,對此,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醫師表示,診間觀察到許多成人患者病識感低落,且誤以為長期使用藥物不健康而自行停藥,導致氣喘控制無法達標。若未控制良好 住院、急診風險高3倍據亞太成人氣喘患者調查結果指出,各國成人普遍依賴緩解型藥物,台灣更有高達7成成人患者擔心藥物副作用,且據余忠仁醫師表示,診間常見患者對於吸入型類固醇會出現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的錯誤觀念,其實吸入型類固醇的劑量與副作用遠低於針劑或口服類固醇,可有效減少呼吸道的高度過敏,降低氣喘發作的嚴重程度。令外,余忠仁醫師也表示,氣喘若未有良好控制,住院和急診風險比控制良好高3倍,氣管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狀態,將陷入急性發作危機,嚴重可致死,患者應養成規律回診、定期用藥,才能真正控制氣喘。氣喘控制333 謹記準則降低風險最後,為解決國內患者不規律用藥的問題,呼應全球氣喘創議組織治療指引的氣喘控制階段概念,因地制宜搭配台灣3個月連續處方箋時程,國內首創「氣喘控制333」治療準則。「氣喘控制333」將氣喘治療分成3個階段,不僅具體化氣喘治療標準,提升患者對於氣喘治療的認知,並搭配連續處方箋每3個月回診時間,提高用藥順從性,,以達到良好控制氣喘的目標:1)正確診斷、症狀控制。2)提升肺功能。3))整用藥、持續控制,每個階段至少3個月、每3個月依照個人肺功能及症狀的變化,評估並調整氣喘治療狀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