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障礙

兒童期性別認同障礙症

兒童期性別認同障礙症#行為障礙

所謂「性別認同障礙症」,乃指患者強烈而持續認同異性的性別,而非僅為了得到此文化背景下身為異性可得到的任何利益。此外,病人對自己的性別持續感到煩惱,或對自己的性別角色感到不適當。根據國際疾病分類,性別認同障礙症可分為五種。其中的兒童性別認同障礙症,指發生於青春期前的兒童,對自己天生的性別感到持續且強烈的困擾,急欲改變自己的性別(或堅持自己是另一性別)。而且,腦海中經常盤繞著如何穿著異性的衣物,做異性的打扮,或參與異性的活動;有時會拒絕承認其解剖學上之性別特徵。高雄立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何志培表示,通常這類患童並不會因其對性別角色之混淆而感到困擾,卻常會遭遇其家庭或玩伴之拒絕或取笑而感到困擾。若僅是單純的「娘娘腔」或「男性化」,並不足以構成此診斷,因這類患者對性別角色之認同往往已達嚴重程度。在青春期以後,此診斷便不成立。此症的病因,可分為下列幾種:1.) 解剖生理異常:如克來恩菲特症候群(見註)的男童,常有女童氣質。2.) 遺傳素質因素:如男孩長得俊秀;女孩粗壯、好動等。3.) 環境、教養因素:如母親的情緒、家庭氣氛等,對兒童性心理發展影響很大。在童年時期,由於父母本身的人格問題、偏好,或當時社會文化背景的特殊要求,如讓男孩穿女裝,會使他培養出女性氣質。又或讓女兒從小穿男裝,常由粗獷的父親來帶,也會使她呈現男孩氣質。防治方面,積極對兒童從小培養他們對其性別的正確認同,父母更不應憑自己的愛好去塑造孩子的性別。對於已有障礙者,可使用行為治療、認知治療等。對於父母心理不夠健康或家庭矛盾者,可對父母施予心理治療或家庭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