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食

美耐皿餐具吃熱食 小心容易腎結石!

美耐皿餐具吃熱食 小心容易腎結石!#熱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新的研究顯示,用密胺餐具,也就是仿瓷餐具、美耐皿餐具吃熱騰騰的食物,可能對健康是有危害的。台灣研究人員發現,高的溫度會增加我們接觸到的三聚氰胺量,這可以增加腎結石的風險。研究實驗了兩組吃特騰騰湯麵的團體,一組用美耐皿餐具,另一組用陶瓷碗,然後在用餐前收集尿液樣本,用餐後的12小時,每2個小時也收集一次;三個禮拜後,被實驗者仍然食用同種食物,只是用的碗型互相交換,然後再次收集尿液樣本。 12小時後,用美耐皿餐具的研究對象,總尿液中的三聚氰胺含量為8.35微克,相對於用陶瓷碗的只有1.3微克。台灣高雄醫學大學首席研究員吳嘉芳表示,美耐皿餐具使用時,若在高溫下,可能會釋放出大量三聚氰胺。他指出,不管是在較高的溫度下,例如熱湯,或酸性食品,都可以導致三聚氰胺危害食品,尤其是在舊的、低品質的餐具使用下。但她補充,三聚氰胺從密胺餐具釋放到食物和飲料中的量會隨著品牌不同而變化。因此,這個研究可能無法概括其他品牌的餐具。然而,在安全方面,結果表明使用陶瓷餐具來吃熱時是明智的。研究人員說,目前還不清楚這對人類健康,究竟還有什麼全面性的影響。不過,先前的研究已發現,長期低劑量接觸三聚氰胺,會增加兒童和成人罹患腎結石的風險。研究表明三聚氰胺的毒性在動物體內,攝入會導致腎結石,腎功能損害,並可能誘發癌症。在2008年,就有例子在中國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造成6人死亡和5萬人住院治療腎結石和腎臟疾病。

塑膠容器裝熱食 小心產生雙酚A

塑膠容器裝熱食 小心產生雙酚A#熱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衛生署食品管理局於先前曾對各類塑膠類食品容器具之雙酚A含量進行分析,結果雖均未檢出,不過食管局呼籲,業者生產製造供食品使用的塑膠容器(具),應符合衛署公告「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之「塑膠類」相關規定,並對產品可使用的溫度嚴格把關,以免不良產品流入市面。塑膠容器是塑膠單體經聚合所製成,並含有可塑劑,不宜長時間盛裝高溫或油脂含量高的熱食或飲品。日前媒體報導市面上盛裝熱飲的塑膠容器杯蓋,遇熱時會釋出環境荷爾蒙雙酚A (bisphenol A),其實塑膠材質大不相同,該類容器上的塑膠杯蓋多為聚苯乙烯材(polystyrene,簡稱PS),回收辨識碼6號,應無溶出雙酚A的疑慮。一般塑膠類的材質編號及分類共分為7類,可由容器底部或標籤上的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來加以辨別。相關訊息可參考塑膠食品容器宣導網站。建議消費者改以陶瓷杯、鋼杯、玻璃杯等盛裝熱食或飲品,如無可避免購買塑膠容器具盛裝高溫飲品時,在飲用前可將塑膠杯蓋打開,避免杯蓋與熱飲直接接觸,微波加熱超商販賣的熟食便當時,也應將上蓋拿掉再加熱,以減少溶出有害物質或造成塑膠材質變形的機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