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衛誌

使用手機傷嬰兒?研究:尚無顯著關聯

使用手機傷嬰兒?研究:尚無顯著關聯#台灣衛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手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使用手機對身體的負面影響,仍是民眾共同關心的議題。根據台灣公共衛生學會2012年10月號出版的《台灣公共衛生雜誌》中,就有學者針對產婦及新手媽媽使用手機對胎兒、嬰幼兒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多數的母親每天使用手機的次數小於三次、且每次通話皆小於三分鐘,對寶寶或腹中胎兒的神經認知行為發展並沒有顯著的影響,媽媽們可以暫時放心。不過研究者也強調,目前仍沒有明確的證據足以證明手機暴露會對孩童神經行為造成不良影響,未來仍需有更多的研究針對此議題進行探討。台灣公共衛生學會指出,發表於2012年10月號出版的《台灣公共衛生雜誌》中,由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所碩士生吳佩璇、林靜君博士及陳保中教授等人所做的研究發現,針對上百對寶寶與胎兒的成對評估與分析中,未看到有寶寶的神經認知發展,有受到母親講手機的負面影響。這項研究是蒐集大台北地區醫療院所133對產婦及其新生兒,以「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al Inventory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CDIIT)以及「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Fourth edition,WISC-IV)評估孩童之神經認知行為發展,並以問卷調查母親從懷孕後到產後一年,即從懷孕到寶寶一歲前媽媽使用手機的情形,再比對分析。 研究發現,多數的母親每天手機的接聽通數皆少於三通,且每通電話之通話時間皆少於三分鐘,而比對分析則未發現,使用手機量的多寡會對孩童的神經行為發展有不良之影響。也就是說,就這項上百對寶寶與胎兒的成對評估與分析中,未看到有寶寶的神經認知發展,有受到母親講手機的負面影響。不過研究者仍強調,目前仍未有明確的證據足以證明在手機暴露下會對孩童造成神經行為不良影響,未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針對此議題進行探討。

鑿開活路!雪隧通車造福宜蘭心臟病患

鑿開活路!雪隧通車造福宜蘭心臟病患#台灣衛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在最新出版2012年8月號的《台灣衛誌》中,由中央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教授蔡偉德、博士候選人林宜靜及中台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醫療暨健康產業管理系講師李淑芬,以雪山隧道通車後,對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救治結果影響報告顯示,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的30天內死亡率顯著降低;相較於花蓮縣,雪隧通車後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死亡率確實獲得改善。 研究結果發現,雪隧通車後,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出院後30天內死亡率顯著下降12.12%;病患30天內再住院率亦下降,但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性。若與花蓮縣病患相較,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的死亡率與再住院率原本即較低,雪隧通車後更進一步降低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死亡率達5.29%,但對再住院率則無顯著影響。 不過,蔡偉德等人也認為,從本研究資料中發現,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在外縣市就醫的比率並不高。因此作者推論,雪隧通車後宜蘭縣急重症病患醫療結果的改善,也許不單是急重症患緊急後送更加方便,而很有可能是來自於宜蘭縣當地醫療人力質量提升的貢獻。如署立宜蘭醫院在2001年委託台北榮民總醫院經營管理,2008年1月正式改制為陽明大學附設醫院新民院區。交通的改善,讓更多台北都會區的醫療人力可以後送至宜蘭。根據此研究結論,作者也建議政府應為地形較封閉、醫療資源較貧瘠的地區,增建交通要道,連接資源較豐富的地區。除了可提升急重症病患醫療可近性外,也勢必促進醫事人力與資源的區域移動及交流,降低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與救治結果的區域差異。 此外,本期慈濟技術學院醫務管理系助理教授葉婉榆等人的研究也發現,偏遠與非偏遠地區至基層醫療據點的可近性差異不大,但偏遠民眾的服務滿意度明顯較低,建議衛生主管機關對於偏遠地區醫療保健資源的規劃,在服務項目與服務品質方面需考量民眾需求來實質提升。圖:研究結果發現,雪隧通車後,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出院後30天內死亡率顯著下降12.12%,如同為宜蘭民眾鑿開一道活路。(圖片/取材自維基百科,作者為Encino,2007年11月17日上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