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顱內動脈粥狀硬化狹窄好發在黃種人,就中國人而言,約37%的缺血性腦中風病患有此病灶。從國外研究中顯示,在大於70%狹窄的顱內動脈粥狀硬化病人中,第1年和第2年再發生腦中風的危險分別為23%和25%。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利用院區內的多功能微創介入性治療中心,提供市民更高水準的腦中風防治醫療服務。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神經外科醫師劉安正表示,治療中心的新型數位雙軸動脈血管攝影儀,可以用更少的顯影劑,完成異常血管疾病的精確診斷,更可以提供其他院區無法進行的血管內介入性治療手術。針對神經血管異常、顱內血管狹窄,以及頸動脈狹窄問題,提供微創治療,達成傷口小、恢復快,以及住院日數縮短的治療目標。顱內缺血性中風患者,若腦血管狹窄程度超過70%,服藥後仍有腦缺血症狀或曾經輕微中風者,利用衛生署在2011年底核准引進的最新顱內動脈專用支架(Wingspan stent system),在中心內攝影儀的協助下進行介入性治療,可以大幅降低缺血性腦中風的每年再發生率,手術成功率高達95%,而且手術的重大併發症發生率也已降低到4.5%以下。不過,目前顱內專用支架尚未納入健保給付,民眾仍需自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