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彎角度

脊椎側彎怎麼辦?症狀、彎曲角度、治療方法一次解析

脊椎側彎怎麼辦?症狀、彎曲角度、治療方法一次解析#側彎角度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常常腰酸背痛、甚至出現手麻腳麻情形,原因可能是脊椎側彎,對於日常生活、睡眠恐造成影響。你知道脊椎側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嗎?一定是姿勢不正確嗎?醫師就提醒,其實脊椎側彎可分為先天與後天,治療方式也會依照側彎的角度分級有所不同,超過一定彎曲程度,可能需要配戴背架或手術開刀來矯正。一位14歲的國中生因站姿及坐姿均有不良情況,約2年前開始出現背痛症狀,至醫院X光檢查才發現胸腰椎脊椎側彎角度(Cobb's angle)已達40多度,屬重度側彎;且經1年多的門診追蹤側彎角度上升到58度,藥物與復健都無法有效改善及緩解疼痛,對其日常生活及睡眠都造成很大的影響,最後與醫師討論後選擇手術矯正固定。另一位13歲學生,從國小就發現10多度的輕微脊椎側彎,但是進入青春期後身高快速增加的結果,導致側彎角度也在1年內增加到近30度,屬中度側彎。經醫師建議下穿戴背架與復健,在家長與孩子積極配合治療下,最後在發育成熟後仍維持在側彎30多度,因無惡化情形,暫不須手術。脊椎側彎的原因與外顯症狀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李易儒說明,脊椎側彎在外觀上會看到胸、背部及肩胛骨不對稱突出、彎腰駝背、甚至高低肩。有幾種常見原因: 青少年自發性脊椎側彎:最常見但原因不明,以女性居多,發生率約1~3%,最後進展到側彎角度大於40度的患者比例約有千分之4。 先天性脊椎發育異常 神經肌肉疾患造成脊椎側彎大多發生在青春期開始前後。李易儒指出,家長僅常覺得小孩站沒站相,坐沒坐相,或姿勢東倒西歪,其實除了姿勢不良外,也有先天性因素。但若初期未及時發現並定期追蹤治療,這些孩子可能在快速成長階段側彎情況會加速惡化。目前於校園皆有定期健康檢查,在直立站或坐姿屈體前彎下等動作時,可由醫師從背後看是否有高低不平,肩膀水平高度是否有差距,如有異常再建議到醫院由小兒骨科專科醫師進一步評估及X光檢查。而評估方向除了看外觀外,也需要了解這些孩子是否已經進入青春期,一般男生在16歲、女生14歲或月經來2年內,發育已接近成熟後,身高變化就會較不明顯。脊椎側彎的治療目的李易儒說明,在以X光檢查脊椎側彎角度時,除了照正面看側彎角度、側彎位置和形狀之外,照側面也可以看出胸腰椎曲線是否正常,同時亦會照身體在左右側與下側彎曲的角度是否仍具彈性恢復力。而脊椎側彎的角度,一般在10度以上並且看到脊椎出現旋轉變形才算是脊椎側彎,25度內通常建議不須治療但持續追蹤觀察,有些醫師會建議復健矯正或運動,像是游泳、瑜珈、吊單槓等強化核心肌肉力量,雖然沒辦法將背「拉直」,但是可以維持心肺功能,肌力與脊椎柔軟度和彈性,避免腰酸背痛與惡化情形。脊椎側彎角度與相應治療方法中度側彎是指彎取角度20~40度。李易儒進一步解釋,25度以上或1年內角度變化超過7度以上,建議使用全日背架,主要目的並不是讓角度恢復正常,而是儘量延緩側彎角度惡化,讓患者在骨頭發育成熟後維持在50度以內的角度,就像園藝調整樹型一樣。過去研究顯示,一天最好能穿戴20小時以上效果最好,但是穿戴背架非常辛苦,對於青春期學童除了擔心同學異樣眼光之外,台灣夏天悶熱氣候也讓他們感到不適,甚至皮膚過敏起疹子無法好好穿戴。目前也有夜用型背架,使用上相對舒適方便,但效果尚不明確,主要用於初期較輕度的側彎角度以及無法配合全日型背架的患者使用。重度側彎是指彎取角度40度以上,若角度進展到50度以上或伴隨明顯疼痛不適症狀,就會建議手術矯正固定治療。研究顯示,50度以上的側彎角度即使在成年後仍會持續惡化,可能造成以下併發症: 脊椎提早退化 椎間盤磨損 神經壓迫 影響心肺或腸道功能建議家長和脊椎側彎的患者一定要和專業骨科醫師詳細討論手術方式、開刀時機、與術後復健療程。李易儒表示,其實脊椎側彎並無立即致命或功能受損的危險性,但嚴重惡化時會影響到未來的日常生活品質。建議家長與學生可配合校園健康檢查,篩檢出疑似脊椎側彎的年輕學童,再到專業骨科或是兒童骨科門診複檢,並定期檢查追蹤。除了家長的警覺性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讓脊椎側彎的患者需要充分了解及認識疾病,不要害怕與它共存,以做出適合自己的最佳治療選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