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進行業務報告的次數增多,我的腸胃也越來越不聽話,總是像要故意拖延我出門的時間一樣,讓我一直跑廁所。」擔任業務員的詹小姐為此愁眉不展;她的困擾也是大多數忙碌的「都會人」共同的苦惱~大腸激躁症。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內科蕭偉成醫師說,大腸激躁症也稱腸躁症,是一種功能性胃腸障礙,主要症狀為腹痛,解完大便後會緩解,經常性腹脹、腹瀉、便秘,或便秘和腹瀉交替發生,排便有黏液狀物、排便困難,常有解不乾淨的感覺、解了又想解、排便急迫、肛門口有異物感等。即使做過各種檢查卻常找不到原因,因此也被認為是「身心症」的一種。一般來說,引發腸躁症和長期累積的飲食、作息、生理因素、憂鬱、焦慮、生活壓力等原因,造成胃腸蠕動不正常有關;多發生在女性身上,尤以先進國家最多。關鍵在於進步中國家的生活步調較快、競爭激烈,相對的壓力也跟著較大,對「如廁」這件看似簡單的事,看在女性眼裡卻沒這麼容易。由於女性比男性容易緊張,有些人不習慣在不熟悉環境中上大號,等到有空時,大腸蠕動收縮力卻減緩了,造成腸收縮機能不正常,便秘就此產生。還有一部份患者是遇到情緒不穩或焦慮時,就會腹瀉不止。蕭偉成醫師指出,台灣約有一至二成的人罹患腸躁症,程度輕微者偶爾腹痛、腹瀉、便秘;中等程度的病人則需要看醫師、服用藥物才能改善,嚴重者即使一再就醫服藥仍無法得到緩解,往往嚴重干擾日常生活、工作,甚至需求助精神科醫師。一般來說,生活避免緊張壓力、三餐定食定量、勿進食太快、選擇高纖少油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多運動等,都可改善腸躁症的不適。嚴重時則應找胃腸科醫師,考慮使用止痛、止瀉、通便、整腸、抗痙攣、抗憂鬱、抗焦慮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