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大醫院神經部吳瑞美教授號召下,「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Parkinson Alliance of Taiwan,簡稱PAT)成立,期望透過這個病友協會的力量,為全台灣巴金森氏症病友的健康與福祉而努力。(圖:巴金森症病友談自身經驗)巴金森症屬於病程相當長的慢性疾病,對於患者和家屬而言,除了要經歷患病與治療的過程外,在心理層面上也須承壓力的折磨。不少患者因為害怕突然發病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漸漸得不敢出門;也擔心在病程後期,需要家人長期照護,影響到家庭的生活品質與經濟狀況。巴金森症逐漸成為國人相當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約佔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的 1~2%。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台灣有超過三萬人以上罹患此症,健保資料庫顯示八萬多人因巴金森症及相關症狀而接受治療。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戴春暉表示,一般而言,年輕型巴金森症病程較緩慢,也不易得到失智症,對於藥物的耐受性也較高,透過適當的運動及調養,有些患者十幾年一直是第二期或第三期,但是多數病患於服用藥物後的五到十年,須要使用更高的藥量,甚至產生新的症狀,如運動症狀的反覆波動或不自主的肢體扭動,造成生活能力下降,而這樣的情況經常是日益惡化,無法以目前的藥物做有效的控制。戴醫師說明,當藥物無法控制時,深腦刺激術(DBS)是目前治療巴金森症的最有效而安全的外科治療方式,能夠幫助病患恢復一般的行動力,也能降低50~70%的口服藥物劑量,減少低血壓或精神方面的副作用。不管是在實證醫學或治療指南,深腦刺激術都被列為治療巴金森症的臨床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