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胸血胸

腳踏車運動夯 小心『肉包鐵』事故發生

腳踏車運動夯 小心『肉包鐵』事故發生#氣胸血胸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 - 創傷外科 - 黃俊雄醫師表示,近年來騎乘腳踏車的運動,漸漸風行,尤其假日在各風景名勝常見到許多單車穿梭在車陣中,已成為最夯的休閒活動。甚至許多人以腳踏車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也因此造成腳踏車事故的發生率逐年明顯提升,漸漸成為機車與汽車車禍事故之外的第三位常見事故傷害。該院最近一例死亡案例便是一位60多歲老先生騎單車被轎車撞倒,導致頭顱及胸腔嚴重受創大出血而喪命。根據新竹醫院最近的統計,機車事故仍然是車禍外傷的主因,但是腳踏車事故比率在成長中,而且腳踏車事故造成的傷害五花八門,舉凡輕微的皮肉擦傷裂傷、腹壁血腫,到四肢骨折、顏面骨骨折、肋骨骨折、氣胸血胸、肝臟破裂、腎臟破裂,再到嚴重的顱骨骨折、顱內出血、胸腔大出血,甚至導致死亡的案例均有。固然腳踏車車速不如汽機車快速,造成的傷害可能較輕微,但是若與高速的汽機車相撞時,單車騎士常常是受創嚴重。騎乘單車與騎機車一樣,都是『肉包鐵』,車禍發生時,全身都可能受創,而戴安全帽是主動自保方式,僅能保護頭部免於受到致命的傷害,這點與機車事故的道理相同,雖然這些年來針對機車安全有不少新的發明:例如機車的安全氣囊、甚至騎乘機車時穿的安全氣囊夾克,但都還不普及,戴安全帽還是騎乘單車與機車最簡易方便的自保之道,而其餘的就必須有賴安全的駕駛行為與正確的騎乘觀念了。黃俊雄醫師指出,根據該院的統計,腳踏車事故有高達三分之二是自行摔倒,而非與其他車輛相撞,而其中又有將近一半是在下坡時發生失控情形,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下坡時速度明顯增快,再加上突發狀況(如:轉彎、夜間視線不良加上沒有護欄、地上木條障礙物、遛狗被線絆倒、野狗衝出等)而翻車。進一步探討,這與腳踏車車體先天缺陷有關:單車車體較輕,在較高速行駛時較易面臨難以平衡的問題,煞車也不如汽機車的設計靈敏,因此下坡時多半建議要正確的使用煞車,車速盡量不要超過二十公里,尤其過彎時要及早減速與煞車。單車車輪輪寬較窄,當輪子遇上不平整路面時(如突起物、碎石子、油漬路面),較易導致失去平衡,甚至曾有人騎上縫隙較寬的人孔蓋時,車輪陷入縫隙卡死而摔個人仰馬翻。黃俊雄醫師呼籲民眾,勿把單車當汽機車來使用,例如:載掛重物而導致車身不平衡;後座載同學加狂飆(去年的一例悲劇即是車速過快遇上坑洞,導致後座同學摔成重傷),這些都是危險的行為;另外,腳踏車應行駛於車道的慢車,所有道路上應注意的交通規則都不可忽略,才能平安上路,快樂回家。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