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承民

兩個月內發生三次骨折 骨鬆及早積極治療 以免反覆骨折生憾事

兩個月內發生三次骨折 骨鬆及早積極治療 以免反覆骨折生憾事#石承民

「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估計2025年70歲以上人口數將達300萬人,這群人都有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族群!」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石承民指出,骨鬆是老年疾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容易令人失去警覺,往往都是在不小心跌倒或搬重物時出現低創傷性骨折,才知道骨鬆情況已經很嚴重。 七旬阿嬤反覆骨折,根本問題為骨鬆!  骨鬆性骨折最常發生在脊椎、髖關節及手腕的橈骨部位,一旦發生骨折,再次骨折的機率就非常高。有一名七旬阿嬤坐輪椅來到石承民的診間,無法行走且一動就痛。「是很典型的脊椎骨折,骨密度為-4.7,骨鬆相當嚴重。」在替她進行灌骨水泥手術後,阿嬤就開心地說不痛了。 孰料,兩周後在門診又見到阿嬤,還是喊著痛。「結果是脊椎的其他節又斷了!」再次接受手術後,沒隔多久脊椎其他部位又再次骨折,「患者在兩個月內,前後住院了三次,相當辛苦。」石承民說,發生骨鬆性骨折後,無論是灌骨水泥或打上骨釘,都是亡羊補牢,因為根本的問題在於骨質疏鬆。儘管已經在第一次骨折時就已經替阿嬤進行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無奈藥物的效果需要一段時間的累積才能見到療效。 預防骨鬆性骨折要「保密防跌」,高風險提早用藥才實在 骨鬆性骨折的危險除了可能出現反覆性骨折外,若發生在髖關節,死亡率很高;且骨折後活動力降低,即使手術也需要長時間的復健過程,對年老病患而言,要順利復原很不容易。 石承民表示,骨鬆是需要被重視的,若要預防骨鬆性骨折的發生,就要「保密防跌」。「保密」指的是保持好的骨質密度,需要有正確的飲食及運動型態,要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攝取足夠蛋白質、曬太陽等,必要時需有藥物及時介入;「防跌」則是要塑造安全的居家及生活環境,避免跌倒。  極高骨折風險病患建議先接受促進骨質生成藥物治療 目前的骨鬆藥物分為「減少骨質流失」及「促進骨質生成」兩大類,醫師會評估骨鬆性骨折的風險程度建議患者是否該接受藥物治療,「骨鬆用藥的成果往往在一、兩年後才能見到,因此醫囑遵從性要更高,才能降低骨鬆性骨折的風險。」他建議,若是骨鬆性骨折高風險族群,即使未發生骨折,若檢查出已有嚴重骨鬆狀況時,在經濟許可下最好先進行骨鬆藥物的治療。「普遍共識為,針對極高骨折風險病患,例如骨密度小於-3、近期發生骨鬆性骨折或已經接受骨鬆藥物治療又再次骨折之病患,可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類的藥物來提升骨密度,完成療程後,再轉回使用減少骨質流失類的藥物來維持骨密度。」 石承民呼籲,停經後婦女、年長者、極少運動或不曬太陽者,以及體重過輕(BMI<19)、或有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等的高風險族群,務必及早檢測骨密度,有骨鬆風險時,也儘早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以防憾事發生。 (圖/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石承民照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