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醫療科技展

醫療與科技的結合 臺中榮總實踐未來醫療

醫療與科技的結合 臺中榮總實踐未來醫療#臺灣醫療科技展

2024臺灣醫療科技展12月5日至8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臺中榮總以「醫療與科技的結合,從臺灣邁向全球」為主題,展現智慧醫療、尖端醫療、精準醫療、再生醫療及遠距醫療的具體實踐。亮點包括攜手輝達(NVIDIA)合作之「自動語音辨識於醫療諮詢專線的應用」、「大型語言模型輔助電子病歷書寫」,與鴻海合作「數位孿生與AI技術在乳癌治療中的創新應用」,以及「AI腎臟超音波快速精準診斷」、「職業性肌肉骨骼傷害手機APP檢測系統」。同時展示心導管技術治療高危險冠狀動脈疾病、3D脈衝式消融治療心律不整等尖端技術,與基因研究及細胞癌症治療之成果。 臺中榮總為全台唯一躋身《Newsweek》全球百大最佳智慧醫院,建置導入H200超級電腦,加速發展AI應用,醫療作業全面升級,是實現智慧醫療願景的重要里程碑 例如:考量病患和其家人就醫或在宅照護需求,臺中榮總24小時醫療諮詢專線,每月約2000通的諮詢服務量,護理師需將問題重點手動輸入電腦系統,事後再以片段記憶書寫護理紀錄,費時也不完善,為此臺中榮總與輝達合作研發自動語音辨識系統(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ASR),運用「語者自動分段、語序重構」、「醫療用語」技術,再透過「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特性,即時辨識醫療諮詢專線,將語音轉為文字且潤飾為「電話諮詢摘要」,不僅能辨別護理師和民眾雙方語音,辨識字元準確率更高於坊間商用標準,有效縮短每通電話編輯護理紀錄3-5分鐘的時間,提升醫療諮詢服務品質。臺中榮總護理部劉淑芳副主任說明,未來還可拓展應用在護理紀錄、交班等更多臨床場域,減少文書處理負擔,幫助護理師專注在臨床照護,提升醫療品質。 此外,臺中榮總透過「NVIDIA推論微服務(NIM)技術支援」打造大型語言模型,運用智慧科技能輔助電子病歷書寫,縮短各式病歷摘要清單的統整時間,精準分析病人資料,自動生成病歷初稿,提供醫護參考,減輕病歷負擔。目前已提供臨床醫師試用,後續將進一步運用於正式的資訊系統。 同時,臺中榮民總醫院與鴻海科技集團合作,由NVIDIA提供的高效算力平台Taipei-1,聯合共同開發乳癌數位孿生模型(Digital Twins),使用乳癌治療的臨床數據及影像,結合多模態多體徵的人工智慧分析,同時建立乳房3D虛擬模型,來推估乳癌個人化治療效果、預後以及副作用發生的可能性。展望未來,雙方計畫進一步優化演算法,推廣至其他治療領域,並實現更廣泛的智慧醫療應用,共同打造病患福祉與科技創新融合的新典範。 除了協助醫護工作場域外,臺中榮總也提供「職業性肌肉骨骼傷害檢測APP」,此系統利用人工智慧結合KIM(Key Indicator Method)量表進行風險評估,是全球首創將人工智慧應用於肌肉骨骼累積性風險的創新技術。現場讓民眾直接體驗,可透過展示日常或工作中所重複的動作,讓APP即時進行姿勢分析與風險評估,並透過3D影像展示骨骼負重情況,幫助醫護人員改善患者介入方式,實現智慧醫療新突破。 透過這些創新應用,臺中榮總不僅推動醫療技術的前瞻發展,也深化醫療與科技產業的合作,為全球醫療帶來新契機。 圖/臺中榮總與輝達(NVIDIA)合作,建置H200超級電腦加速AI輔助電子病歷書寫。臺中榮總 陳適安 圖/臺中榮總兒童心臟科 莊傑貿醫師(右)正為民眾說明新型傳導系統節律器在房室傳導阻斷。

2024臺灣醫療科技展 北榮展示精準醫療與智慧科技

2024臺灣醫療科技展 北榮展示精準醫療與智慧科技#臺灣醫療科技展

2024年臺灣醫療科技展,臺北榮總以「精準醫療與智慧科技」為主題,帶來多項前沿技術,展示在醫療領域的卓越實力與創新成果,不僅是技術實力的全面展現,更標誌著臺灣醫療科技在全球舞臺上的進一步躍升。 作為臺灣機器人手術的先驅,臺北榮總自2009年引進達文西手術系統後,便穩居領導地位。本屆展覽中,將以其精密的機器人微創手術技術驚艷全場。尤其是胰臟手術團隊憑藉卓越技術榮獲多項國際認可,充分體現在外科微創領域的深厚實力。現場將提供手術模擬器體驗,讓民眾直觀感受這項尖端技術的高效與精準。 臺北榮總在癌症治療領域的突破同樣值得矚目。硼中子捕獲治療(簡稱BNCT)已成為復發性頭頸癌患者的全新希望,不僅具備高度專一性,還能大幅降低副作用,自2010年首次臨床應用以來,已成功幫助超過350名患者改善病情。本次展覽將深入介紹這項國際領先的尖端治療技術,分享臺北榮總在癌症治療中的實踐經驗。 在智慧醫療方面,臺北榮總病理檢驗部與科技產業合作,開發AI輔助診斷技術,用於提高肺癌淋巴結轉移的檢測準確率 此項技術已被應用於臨床,協助病理醫師快速且精確地診斷病情,顯著提升醫療效率。另在肝癌治療領域,持續引領創新,透過建立完整的多專科治療資料庫及高準確度AI診療模型,協助醫師制定最佳治療決策。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開發的肝癌CT影像辨識模型(HFS-Net)及多項預測模型,提升診療精準度與效率,並屢獲國家新創獎肯定。 此外,臺北榮總心臟內科帶來的智慧穿戴裝置與非接觸性生理量測技術也令人耳目一新。結合5G網絡與遠距健康管理系統,這些裝置不僅能即時追蹤患者的健康數據,還為病人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臺北榮總資訊室同時推出智慧客服機器人與生成式AI技術,透過智能化流程優化院內服務,提升醫療體系的整體效率。本次展覽中,這些技術的應用場景將為觀眾提供嶄新的視角,展現科技如何改變現代醫療服務。 臺北榮總長期致力於醫療創新與品質提升,本次參展不僅是其技術實力的展現,更彰顯在全球醫療舞臺上的領導地位。未來,臺北榮總將持續探索尖端醫療技術,推動健康與智慧醫療的發展,為病人提供更高效、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歡迎蒞臨臺北榮總展區,共同見證醫療科技的創新突破,攜手邁向更健康的未來! 圖/李偉強副院長(右)陪同生策會董事長王金平(左)與立法院院長韓國瑜(中)參觀臺北榮總展區。

國防部軍醫局「2024臺灣醫療科技展」以「軍陣醫學」、「高端科技」及「創新醫療」等三大特色為主軸

國防部軍醫局「2024臺灣醫療科技展」以「軍陣醫學」、「高端科技」及「創新醫療」等三大特色為主軸#臺灣醫療科技展

為期4天的「第八屆台灣醫療科技展」盛大開展,其中,軍醫局規劃「國軍醫療體系」展區,攜手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及各國軍醫院展示多項醫療及科技研發應用成果。上午由國防部海軍常務次長黃佑民中將主持國軍醫療體系展區開幕式,軍醫同仁不僅平時執行各地區軍民醫療照護,更肩負戰時戰傷救護的重責大任,時刻為國軍官兵及ㄧ般民眾之醫療需求做好扎實訓練及準備,並肯定軍醫在各項醫療、研究、救護等任務中都有亮眼表現,勉勵全體軍醫同仁繼續努力,為國家盡一份心力。 黃常務次長指出,軍醫局以「軍陣醫學」、「高端科技」及「創新醫療」等三大特色為主軸,自即日起至12月8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1樓開展;其中「敵火危機下重症傷者的救治-前進外科小組」、「病患脫離呼吸器智慧預測系統」和「智慧眼鏡AI化療藥物調製技術」更為本屆亮點。 本次國軍醫療體系展現新穎科技為各項醫療、戰傷模擬訓練帶來的改變,各項主題除了以海報陳展外,更有多項主題提供實體物品及影片展示,如國防醫學院「傷口及引流液顏色評估工具」,藉由傷口的顏色變化對比色卡,評估傷口受傷程度,進而規劃治療方式與期程。 除此之外,該展區規劃8個主題提供實際體驗,如「高科技仿生手臂」,民眾可透過表面肌電訊號擷取,控制仿生手的抓握動作,體驗以仿生手維持生活功能;另「智慧眼鏡AI化療藥物調製」,透過戴上擴增實境智慧眼鏡結合AI,進行藥物和抽藥體積的辨識,體驗輕鬆調劑藥品過程。 今年生策會也邀請國外醫院及相關機構訪團到各展區參觀,今天就有馬來西亞私立醫院協會到國軍醫療體系展區參觀,雙方藉由參展主題相互交流,本次參展成果獲得訪團很多好評! 參觀本展區民眾只要打卡臉書「軍醫粉絲團」即能兌換不織布肩背袋及數位迷彩口罩等好禮,另有衛教宣導暨專題講座共17場次,參與有獎徵答即能獲得保溫提袋,本週末將持續在南港展覽館展出,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見證國軍醫療救護、防疫檢驗及軍陣醫學的豐沛研發成果。

醫療科技與博物館同框  奇美智慧醫療與藝術大放「醫」彩

醫療科技與博物館同框 奇美智慧醫療與藝術大放「醫」彩#臺灣醫療科技展

今年臺灣醫療科技展於12月1日至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展出,奇美醫療體系由總院林宏榮院長、柳營院區黃順賢院長及佳里院區周偉倪院長帶領頂尖醫護團隊參展,展場以奇美博物館館藏藝術品創作設計呈現,展出多項專業團隊新技術與臨床照護創意作品,提供現場民眾實際操作與互動小遊戲,還設置文藝拍照打卡區。 奇美醫療體系在永康、柳營、佳里三個院區同仁努力下,歷年來已開發完成許多臨床創新設計醫材、新技術的運用、及整合式互動衛教資訊平台等形式,今年展出內容以「精準醫療」、「AI智慧」、「3D列印科技」等創新數位醫療三大主軸共15項作品,現場讓民眾實際體驗智慧化醫療創新產品及新應用,並深入了解奇美醫療體系在不同領域上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準的成果。 精準醫療 首先「唾液檢驗為基礎的口腔癌防治策略」以唾液檢驗為基礎的口腔癌防治策略,針對居家篩檢與臨床診斷輔助為方向,提供國人快速、準確、信賴的精準檢驗治療,大幅減少篩檢之人力物力支出、強化篩檢效率、進而有效降低口腔癌死亡率;「微量腫瘤基因完美檢測攻略」,在今年三月引進最新旗艦機種,主要發展檢測微量腫瘤基因次世代定序,只要二管血、十個工作天內即可一次獲得523個微量腫瘤基因檢測報告,以全球領先實驗室的報告時效,協助醫師診斷及規畫個人化用藥完整基因資訊;「疼痛控制與營養素檢測」,臨床發現不同的疼痛特徵,其對應的營養素缺乏情形並不相同,因此院內陸續開發21項完整的營養素檢測,提供臨床醫師在給予病人營養素補充前後,透過精準檢測確認營養素缺乏種類與程度,達成精準檢測、正確補充、獲得健康不疼痛。 AI智慧 醫院研發「AI添好孕」預測系統,能準確地提供人工生殖懷孕率與雙胞胎率預測,藉由具體預測機率,以便臨床醫師可與不孕症患者進行醫病共享決策,選擇植入適當的胚胎數目,在維持懷孕率的同時選擇採用不增加雙胞胎風險之人工生殖治療策略;「智慧型手術護理系統」的建構,將病人手術資訊與排程、醫衛材盤點管理、重要訊息推播與公告、訓練計畫與排派班等智能手術室作業模組,優化各項手術作業程序及智慧化自動排程與排派,有效提升手術效能和維護手術病人安全之效益;成立「癌(愛)‧有阮尬您作伴」抗癌整合式互動資訊平台,提供癌症病人零時差、零距離自我學習機會,讓病人及其照顧者得以吸收正確之照護訊息及新知。 3D列印科技 3D列印團隊從病人或醫護人員等使用者角度針對各族群需求,研發創新便利照護輔助工具,為全國性創新醫療,更榮獲2022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四銀、二銅榮耀。此次展出的「血管模擬」是開發紅外線即時導引影像來提供一個無輻射的血管模具操作平台,結合實際臨床案例,針對困難個案進行手術計畫模擬及術前反覆演練的血管模具平台;「可調式人工血管(Port-A)彎針置入練習座」提供護理人員練習在不同傾斜角度、不同皮膚組織厚度時,如何將彎針置入該人工血管模組內;「營養吞嚥衛教品」是發展吞嚥障礙液體飲食質地性狀組合示範教具,及發展吞嚥障礙訓練工具包,方便營養師衛教及出院吞障病人返家可進食到適合質地的餐食,可協助照護者照護品質;「可計數紗布桶」,自動感應顯影紗布數量,能夠快速、準確地清點紗布,避免體內遺留異物之異常事件,也可快速計算出血量;「中醫針灸盒」同步智能計數輔助型集針盒,協助護理人員再確認總針數,縮短病人等待時間並且提升安全;還有開發供吞嚥障礙病人的「攜帶式抽吸器」隨時抽吸口水保持其外貌乾淨清潔;「灌食空針」外觀設計好固定好拉,減少或避免鼻胃插管病人腹脹的;透過科學物理的運用研發的「瞳孔直接比對器」可提供監測瞳孔尺寸的一致性;以及應用於復健領域的「智能棋盤顯示裝置」具有實務操作以及即時回饋的特色,追蹤身體功能進步狀況。 醫療的本質在於讓人們有更美好、健康的生活,奇美醫療體系陸續發展更多精準醫療與創新的產品及技術,善用高科技來幫助更多的病人,未來將會持續秉持著「關懷、專業、效率」的核心價值,應用臨床大數據與物聯科技等建立新的服務模式,追求更專業、安心、高品質的健康照護服務,持續提升醫院的醫療水準,迎上精準健康時代的需要。

臺灣醫療科技展 多項跨時空智慧醫療技術展出!

臺灣醫療科技展 多項跨時空智慧醫療技術展出!#臺灣醫療科技展

2022臺灣醫療科技展 (Healthcare Expo TAIWAN) 12月1日(四)至4日(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臺大醫院聯合臺灣大學於臺大展區共同展出,帶來逾28項技術分享,除有靜態技術展出,展期間每日更有多場團隊精彩講座與現場觀眾分享互動。 智慧醫療應用範圍廣 後續治療更精準 臺大醫院今年以「跨時空智慧醫療整合應用」為主軸,由內科部、急診醫學部、眼科部、病歷資訊管理室、遠距照護中心、物理治療中心、睡眠中心、智慧醫療中心、臺大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等單位齊聚一堂,匯集8項研發成果展出;包含了「胃相大解秘:遠距醫療AI應用」、「遠距照護中心:傷口自動判讀系統」、「睡眠呼吸中止遠距管理平台NTUH-RSAMP」、「智慧急診:以人工智慧改善急診病人流動及解決壅塞之全面性策略」、「聯邦式學習平台:利用AI建立病毒肺炎危險分級模型」等透過人工智慧技術,以遠端非接觸方式進行疾病輔助診斷;在治療輔助方面,展出「虛擬實境滑板運動訓練系統」,藉由虛擬實境技術結合滑板訓練,對平衡障礙病人進行復健治療;而在後端作業輔助方面,展出「智慧疾病分類編碼」,減省人工編碼時間,提升疾病分類人員工作效率。除了人工智慧技術,幹細胞等尖端醫療亦為世界醫療的潮流,今年以「超高解析度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應用於再生幹細胞醫療」主題,展出可偵測細胞三維立體結構的倒立式平台,透過設備及平台可協助臨床人員獲得最精準的幹細胞資訊,進一步提升細胞培養品質,提高後續治療功效,引領再生醫學之發展。 臺灣大學攜手臺灣科技大學展出前瞻技術研究 臺灣大學今年攜手臺灣科技大學展出超過20組研發技術,本屆臺灣大學由臺灣大學系統科研產業化平台(Global Industry Platform of NTU System,簡稱T4GIP)統籌參展,T4GIP由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大學組成,將帶來醫療健康、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前瞻技術與創新研究。其中臺灣大學段維新教授團隊帶來的《陶瓷頸椎椎間融合器技術》,其優異的陶瓷頸椎融合器,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長時間穩定地支撐椎體,為頸椎疾病提供更強大的支持;孫啟光特聘教授團隊分享《速時新鮮組織病理術》,結合H&E快速染色法和具十億像素之超高速介觀顯微鏡,以亞微米的高解析度拍攝公分級大面積的實時H&E新鮮組織數位影像;徐丞志副教授分享雷文虎克生技公司提供三大實驗室服務,掌握微生物培養、無菌小鼠實驗,及質譜代謝體分析等技術,提供專業、客製化、高品質的質譜分析與無菌小鼠技術服務。T4GIP期盼與觀眾一同掌握醫療健康產業契機,接軌前瞻科技與趨勢脈動。 臺大展區預計於12月1日(四)11:00隆重開幕,由臺大醫院及臺灣大學帶來的最新前瞻技術定能激發產學交流新火花,展期每日安排多場講座,不僅可現場了解團隊技術研發,更能把握機會交流、互動,誠摯邀請各界先進親臨指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