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

為什麼很難對朋友說出真心話?專家揭「這1點」雙方其實都太在意

為什麼很難對朋友說出真心話?專家揭「這1點」雙方其實都太在意#認同

人的本性就是渴望被認同,但是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只會帶來反效果,例如不敢跟朋友、家人說出真心話,進而迷失自我價值。日本心理學博士榎本博明於《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一書中,運用心理學、社會現象進行實例剖析與說明,幫助讀者掌控並善用「認同渴望」,取得自我與他人的平衡。以下為原書摘文:

渴望說話被尊重?專家教你用「認同4步驟」先急救處理

渴望說話被尊重?專家教你用「認同4步驟」先急救處理#認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們常忙於互相傾訴自己的故事,包括你跟我,都想要獲得別人的理解與共鳴,這時就必須真誠地說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況,才可能獲得他人的理解。然而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同,必須先傾聽對方的心聲,如此一來對方才有餘力產生共鳴自己的心情。談到這裡,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開始思考究竟什麼是共鳴?可以先回想各個溝通的情況,做出對方「期待之下」的呼應就會被認為是共鳴,所以我給予你這麼多的回應,你也應該要聽我的故事並給我反饋,在這種情況下容易變成一種「有給有還」的對話方式,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登場的就是稱讚與認同。尋找社會性認同是人性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人們需要理解彼此,人類畢竟是社會性的存在。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說過,人類所有的苦痛是源自於「缺乏社會關心」。對於認為一個人住比較輕鬆的人們來說,被理解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於,真誠對話的過程是「邀請與接受」,如果我以某主題邀請你,而你接受了邀請,才能進入對話,但若是爭先恐後地只想說自己的故事的話,就會落入令人感到窒息的消耗戰中。對此《時尚》雜誌專欄指出:「我們必須遠離的人就是「極度渴望被他人理解」、或「需要的時候才會找上門」的人,這足以說明這類人之所以被歸類為「幽靈」的原因。想被理解的渴望逐漸增強,就表示我們內心的情緒已經到達飽和上限。原本,我們能維持「平常心」是因為內心的情緒反覆處於「動搖與平靜」的過程,這個內心鐘擺被稱為「自我照顧」(self-care)。阿德勒學派的哈羅德.摩札克(Harold Mosak)與魯道夫.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rs)認為「自我照顧」是我們的人生主題,也就是以照顧自我達到身體與精神的恢復。可以透過吃美食、溫水半身浴等各種方式。每個人的自我照顧程度、方法,以及脆弱點都不盡相同,以及即使平時很照顧自己,可是當某天發生了靠自我照顧也難以獲得平靜的事情,則表示事情所帶來的傷害已經超出內心能接受的範圍,這時我們就需要借助他人的協助,也就是所謂的需要「共鳴」的瞬間。情緒合理化的共感語言或許有人會認為,當處於無法處理自身情緒的痛苦時刻,要他人的共鳴有何用?但其實想讓飄搖的內心能再次找回力量,一定需要某個人的共鳴。我們以一個例子來說明:上國中的女兒因為無法與暗戀對象有好結果而痛哭失聲,慌張的父親這樣告訴女兒:「居然有這種可惡的人!不要哭,他不配,就忘了他吧!」「就忘了他」,這確實是個簡單明確的解決方法,但會不會覺得過於簡單了呢?是不是有種一部電影才剛開場就結束了的感覺呢?對於暗戀這種情況,女兒與父親的角度完全不同,所以無法形成共鳴,就好像在跟女兒說:「一起喝一杯,然後忘了他吧!」父親帶著惋惜的心想要安慰女兒,但女兒卻完全無法獲得共鳴的持續哭泣,對正值國中青春期的女兒來說,自己的愛不被對方接受的悲傷,是需要時間消化的。這點大人也一樣,必須聽見能夠「達到」內心共鳴的語言才能安心,每人都需要一句推心置腹的安慰:「你不是唯一遇到這種事的人,它可能會讓你非常痛苦和難過,但這不代表你很軟弱。」才可以讓飄搖的心回歸日常。美國心理學家瑪莎.萊恩漢(Marsha Linenhan)研究出可廣泛使用於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這種治療的主要要素之一是「情緒正當性」(emotional validation),意即某個經歷極度需要他人給予情緒上的安慰,以及不可避免的需要「正當性」共鳴,希望他人能肯定的表示「你的委屈、你的悲傷、你的憤怒都很正常。」就算自己的行動看起來很不合理,若別人能在他自身特有的經驗與情況下傳遞自己一個「只能這樣做」的正當性,自己的內心就能夠得到安慰,透過他人的「肯定與接納」,就能夠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因此,這位父親是否能嘗試跟國中的女兒這樣說呢?「我知道妳一直都很喜歡他,並對他付出你的真心。然而他不接受妳,是不是讓妳覺得過去這段時間的妳很悲慘,感覺很難過?我想妳一定會有這種感覺。」不斷沈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的女兒,在聽到父親合理化自己情緒的安慰時,就能夠理解自己的傷心,以及傷心的理由。這是因為我們熱切渴望他人的共鳴,透過他人的理解來確認「自己的存在」與「內心會這樣的原因」。當所有事情都處於混亂狀態時,人們會希望透過他人的眼睛來看自己,讓自己能真實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回話有共鳴,關係更親密珠妍與志勳這對情侶目前冷戰中。幾天前智勳在工作上遇到一件委屈的事情,珠妍當然是站在智勳的立場,幾天後珠妍也與職場前輩出現一些問題,所以就向志勳說了這件事情,智勳卻說:「上次那個前輩不也出現同樣的問題嗎?妳有照我說的去做嗎?」珠妍覺得智勳是在怪自己。提及這件事情並不是要智勳幫忙解決問題,而是想要智勳理解自己生氣的心,明明智勳確實有聽進自己的抱怨,但總覺得還是少了點什麼。於是珠妍就閉嘴不說話了,她覺得心情很差。智勳看著珠妍冷漠的臉覺得有點慌張,就好像是刻意表現出不悅一樣,於是他詢問珠妍為什麼心情不好,想快點解決這種讓自己不太舒服的冷戰狀況。然而珠妍的心門已經關上,她認為自己不管說什麼都不會被理解,而智勳的情緒卻越來越激動,不斷詢問著珠妍生氣的理由。他覺得自己不被理解,覺得珠妍不懂他說的話,然而珠妍剛好在這時說了一句「事情不是這樣吧?!」於是兩人吵了起來。智勳很生氣,覺得珠妍在冷嘲熱諷,完全不尊重自己。兩人的對話就像下面的例子:智勳: 「妳每次都這樣說話,好像根本不相信我說的。」珠妍:「 不要總是對我發脾氣,工作上不愉快幹嘛對我發火啊?」智勳:「 妳說什麼啊,明明是你聽錯,我根本沒有對你發脾氣。」珠妍:「 你少來!你是什麼人啊,為什麼每次都是我要聽你說才行啊?」後來他們彼此不斷地反嗆對方,在爭吵中淹沒了兩人真正吵架的原因與遺忘了自己,各自內心裡都只想著要吵贏對方。珠妍討厭無法理解自己的智勳,智勳則是對冷漠的珠妍感到煩悶與不安。前面有提到,深具共鳴的對話是透過邀請與接受形成的互動關係,根據心理學研究指出,關係越親密就越期待對方能給予更多、更強烈、更明確的共鳴,換句話說,相較於單純的朋友,人們更期待摯友能理解自己的心。特別是我們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視為重要文化,關係越親密,期待的共鳴質量與程度就會越高,相較於個人主義較為盛行的美國,主張集體主義的亞洲國家在教育小孩何謂「討論文化」時就會相對繁瑣,因為在聽取相反意見時,大家會更加敏感、更容易覺得受傷,而與其他人持不同意見時也可能會威脅到彼此的關係。因此會期待自己的立場能「優先」獲得對方的共鳴,可即使獲得了對方的反饋,若這個內容是會影響到彼此關係的負面回饋,反而會使自己的心情更不好,因此就會出現「現在是怎樣,我想要你說的不是這個!為什麼總是搞錯重點?」的想法。兩人若想心靈相通,時而會需要「協商」,不過我們成功和解的經驗卻出乎意料之外的少,在討論的場域中,只要出現反對意見就會難以保持平常心,更遑論朋友之間出現這樣的情況會如何了。在典型核心家庭長大的小孩,因為較少有在眾多兄弟姐妹中退一步的這種學習讓步的機會,所以自我主張就會比較為強烈,因此與同齡朋友吵架就會難以和解。這種狀況會導致我們不懂如何互動、不知如何與人相處,只想要先於他人被理解,而當自己必須傾聽他人的故事時,又會覺得無聊至極,就好像在進行一場對抗,將「給予對方共鳴」這件事當成「人質」一樣,要對方先聽自己說然後給予自己想要的同情,接著才會交出自己的共鳴,彼此喊著「你先說」但事實上卻充滿緊張,因為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導致無法正確達到溝通。渴望認同的急救處理+人際衝突的情緒表現練習對雙方都產生良好共鳴的對話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展開。那麼若是今天真的出現我想說、不說出來內心會承受不了的緊急情況時,又該怎麼做呢?此時寫e-mail的方法會比面對面對話好,因為可以完整地寫出自己的想法,不用擔心對方若沒有出現友好反應自己反而會受傷;也不需要為了獲取對方理解而刻意寫出對自己有利的話語。接下來的練習就是以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所提出的「人際效能」(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50為樣本做出的修正版本,推薦可以在想起那些自己被孤立的事件時,嘗試以下列方法找出解開關係的線索。首先回想近來發生過的不愉快事件,或是因意見不合而爭執的事件,接著請練習寫e-mail給他,並盡量選擇記憶深刻的事件。下面舉例就以本章案例提及的珠妍的立場撰寫,提供參考。1. 簡單描述發生的事件,這時請略過對事件「好壞的判斷」。例如,珠研可以嘗試說:「智勳,幾天前我說職場前輩的事情說到一半就開始不斷地反駁你說的每一句話,讓我們彼此都心情不好的吵架。」現在,請參考例句1寫下你回想起來的事件。2. 請寫下你對於這件事的感受,這時請略過怪罪對方的話。珠研可以對智勳說:「其實,當我在說職場前輩的事情時,我覺得我的情緒沒有被理解,所以覺得很難過。」現在,請參考例句2寫下你回想起來的感受。3. 包含現在,將你所期望的點「明確」寫下來。珠研:「如果我跟你說我心情不好或是覺得委屈時,我不是想要你馬上給我解決方法,而是想要你的理解並與我感同身受。」現在,請參考例句3寫下你的期望。4. 站在對方的立場寫出理解對方的話,並提出「我能做什麼來修復我們的關係呢?」珠研:「不過後來回想,我突然不說話生悶氣的樣子應該也讓你覺得很莫名其妙吧,我以後就算很不開心,也不會那樣不說話了,我會好好跟你說出我的心情。」現在,請參考例句4寫下你的想法。想要建立好的關係,就必須記住「相互性」(reciprocity)這個核心。生活上總是會存在無法被理解的可能性,然而只要時刻記得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相互性,就能解決許多問題。就當作讓步一樣,由自己先給予反饋,對方肯定可以感受到。就像給對方一個合理化自己情緒的理由一樣,先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真心給予的共鳴,因為共鳴的本質,是認同對方是他自己人生的專家,同時也包含著尊重的意義。(本文摘自/在意別人而受傷,怎麼找回快樂:用心理學療癒內心傷痕,不再為人際焦慮,真正做自己/方言文化)

別因為尋求認同而讓自己受苦

別因為尋求認同而讓自己受苦#認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需要別人認可等於是說:「你對我的看法,比我對自己的看法更重要。」或許,你現在把太多時間用來爭取別人的認可,或是擔心可能碰到什麼非難。如果別人的認可變成你生活中的一種需要,你就有必要採取一些行動。第一步,你要了解尋求別人認可是一種意願,而非一種需要。我們都喜歡掌聲、恭維和讚揚,心理受到撫慰時覺得很舒服,誰願意放棄這些?確實沒有必要放棄。認可本身並非不健康,事實上,受到奉承是一大樂事。但若是尋求認可成為一種「需要」,而非「想要」時,它就是一個誤區。如果你是想要獲得認可,你只是樂於擁有別人的支持。但如果你是需要獲得認可,那麼得不到的時候就會讓你感覺崩潰,此時也是自毀力量進駐的時刻。同樣地,當尋求認可變成一種需要時,你就會把一大部分的自我交給「外人」,你需要這些外人的支持,如果他們不認可,你就會停滯不前(即使幅度很小)。在這種情況中,你就是將自我價值的評估權交給別人,只有當他們決定給你一些稱讚時,你才覺得舒服。需要別人的認可已經夠糟了,但真正的麻煩在於,你事事都需要每個人的贊同。如果你隨時都有這種需要,你的生活中必然會遭遇許多苦惱與挫折。此外,你將形成優柔寡斷、沒有地位的自我形象,最後造成前一章討論的那種自我排斥。所以必須排除對「別人給予認可」的需要!這是毫無疑問的。你如果想達到自我實現,就必須從生活中根除它。這種需要是心理上的死胡同,對你絕對沒有好處。人生路上,免不了會遭遇許多不被認可的事。這是人性使然,是「活著」都要繳交的學費,根本無法避免。(本文摘自/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如果出版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