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渝仁、林杏青喜愛跑步的人多數曾有這樣的經驗:跑步跑一跑,怪怪膝蓋的,時好時壞,位置也不太固定,有時候跑了很久才出現,有時候乾脆完全休息,卻不一定真的有解決膝蓋不舒服。感覺沒有持續性的疼痛,這樣是運動傷害造成組織受傷了嗎?上班族整天久坐不動,一天僵硬的姿勢維持很久,常有上背疼痛問題,肩胛骨之間的膏肓部位劇烈疼痛,甚至比切菜割到手指還痛,這樣明顯的疼痛,背後一定有身體結構的受傷嗎?一般人常認為傷害跟疼痛是同一件事,其實兩者是不同的概念。「傷害」通常具有以下特質: 組織損害的證據,例如肌肉骨骼超音波確認肌腱撕裂 較明確的造成機制,例如突然搬重物造成肌腱撕裂傷 發炎的證據,例如肌肉骨骼超音波發現關節內積液或局部紅腫熱痛要特別注意的是,許多人過度把「無症狀的退化」解釋為「傷害」,例如骨刺是骨頭受力不平衡及長久使用退化造成,不一定跟傷害有關。疼痛則非常主觀,自我感覺疼痛就是疼痛,並且不必然有「傷害」的證據。許多疼痛不舒服未必有「傷害」,一個可能是因為組織本身「受傷」的幅度很微小,無法以影像或其他客觀方式佐證「傷害」的存在:例如因為突然增加訓練量而產生「延遲性痠痛」,微觀上來說是一種極小的傷害,難以用客觀影像驗證;另一個可能性是許多疼痛可能來自其他因素,例如肌肉收縮時的不協調、緊繃,甚至跟內分泌、壓力、情緒、睡眠等有關。疼痛像火災警報器嗡嗡作響,不一定真的是失火,也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告訴我們的身體「必須做一些改變」。不是有痛就不能動區分「傷害」和「非傷害性的疼痛」之所以重要有2個原因: 兩者處理方式不盡相同:若組織結構有明確損傷,承受重量的方式和活動度應該暫時改變調整、加以限制;然而有些疼痛並不伴隨組織結構傷害,卻需要透過運動的方式來讓身體產生變化,例如把局部組織的肌肉訓練的更強壯、收縮更協調、更有彈性才會變好 如果過度自我暗示不存在的身體結構傷害,有可能「越想越痛」,甚至覺得身體任何不舒服都是因為傷害引起、害怕活動,對解決疼痛問題和整體健康有許多不利影響。 (運動疼痛不一定就是運動傷害,需看修復情形來判斷。圖/陳渝仁提供)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的幫助肌肉骨骼超音波讓醫師在診間可以快速評估是否有組織受傷,例如關節積液或肌腱撕裂,並且視情況注射消炎藥物或增生治療,緩解疼痛也促進組織修復。然而若在超音波下並無法發現明顯的病灶,有可能是組織傷害太過微小,目前的超音波技術無法顯像,也可能是問題不在單一組織,而是整體穩定度的問題,此時醫師會輔以生物張力完整性(biotensegrity)的觀點給予治療。 以增生療法強化可能有微觀受傷的組織 強化周遭肌腱韌帶或者放鬆筋膜,平衡身體局部的張力且加強穩定性 研究顯示增生療法可能帶來局部神經的逐漸修復要特別提醒的是,注射治療只是組織修復及疼痛治療的一環,絕對不是針下病除,後續的復健運動治療及營養補充或是心理評估,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認知處理方式不同,運動才能無痛無傷組織傷害與疼痛是一般人及運動愛好者都會面臨到的問題,正確認知兩者的不同,理解傷害不必然持續疼痛,而疼痛並不一定都來自組織的傷害,並且知道兩者在處理上的不同,是回到無痛無傷人生的最好方法。 參考資料Hoegh, M., Stanton, T., George, S., Lyng, K. D., Vistrup, S., & Rathleff, M. S. (2021). Infographic. Pain or injury? Why differentiation matters in exercise and sports medicine.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bjsports-2021.Lin, I., Wiles, L., Waller, R., Goucke, R., Nagree, Y., Gibberd, M., Straker, L., Maher, C. G., & O’Sullivan, P. P. B. (2019). What does best practice care for musculoskeletal pain look like? Eleven consistent recommendations from high-quali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systematic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4(2), 79–86Dischiavi, S., Wright, A., Hegedus, E., & Bleakley, C. (2018). Biotensegrity and myofascial chains: A global approach to an integrated kinetic chain. Medical Hypotheses, 110, 90–96. (作者為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媒體長陳渝仁及副秘書長林杏青,兩者同時也任職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