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今日拜會健保署長李伯璋,希望能加速癌症免疫療法新適應症給付。健保署長李伯璋於會中表示,健保署很盡力讓所有病友能用到更好的藥,針對病友提出4大請求「逐年提高癌症免疫療法預算、加速給付新適應症、重新評估給付準則、推動國家癌症基金等訴求」,李伯璋表示癌症費用高,需要兼顧健保財源和所有病人需求,對於病友團體之建議,健保署都很樂意進一步瞭解。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表示,希望健保能夠給予年輕癌友更多幫助,不讓年輕的癌友成為健保下的弱勢。年輕癌友在經濟基礎、家庭負擔上都在起步階段,健保是他們最好的後盾,若在癌症療程中能有較少的副作用,或從長期存活率來思考健保給付等,都是年輕癌友們關心的議題。望癌症免疫療法納健保預算,年輕病友協會提「4大建議」潘怡伶說,健保署長期努力控管健保財務平衡,積極給付病人更新、更好的藥品,若短期內無法改變外部經濟環境條件,期望健保政策能夠成為年輕癌友的支柱。為希望儘速擴充癌症免疫新療法適用範圍,幫助癌友,年輕病友協會提出「4大建議」:1. 逐年提高免疫療法預算,提供病友使用免疫療法機會:青壯年族群是健保與國家稅收的主要收入來源,支持癌友使用更好的藥,保有勞動生產力。2. 逐年納入癌症免疫新藥新適應症給付:加速給付病人使用免疫療效表現優於現有晚期藥品癌別。3. 癌症免疫新藥政策已實施兩年,給付審查應回歸RWE審查基準:以單一癌別、同期別藥品比較,不以跨癌別比較。4. 癌症新藥預算應有創新政策:如成立國家癌症藥品基金,找尋健保總額外的新藥財源,提供癌友癌症免疫新藥可近性。潘怡伶指出,現今有許多民眾因經濟條件選擇不婚、不育、不買房,但面對癌症醫療所需的龐大經濟壓力,可能無法負擔。免疫療法相較於標靶和化療來說,副作用較小,部分病友能返回職場繼續工作,保有勞動力,賺取治病的醫藥費,讓他們有機會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延續生命。免疫療法是癌症醫療趨勢,盼政府與病友團體達共識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劉桓睿提到,晚期癌症治療應以醫師專業及病友需求優先,且免疫療法是目前國際癌症醫療的趨勢,陸續有許多適應症取得藥證,2020年新增默克細胞癌,現階段有納入健保給付共9個癌別、12個適應症,今年則沒有新適應症、新癌別被納入給付,對於許多還在等待的癌友,期望健保能加速納入更多好的藥物讓病人有機會使用。劉桓睿表示,健保署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和病友團體溝通,也願意深入了解病友需求,任何能協助健保署幫助病友獲得更多醫療支持的方式,比如:積極爭取獨立於健保財源外的國家癌症基金政策、讓病人縮短癌症新藥使用的等待期、同步為健保收集更多作為給付評估的數據等,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也會積極參與。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也回應,肯定協會組成、且積極參與醫療公共政策的推動,「若未來對於健保有更多對於創新給付政策之建議,皆可與健保署討論交流,一起為全民健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