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全球氣候變遷衝擊,台灣與美國皆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農業在淨零碳排過程中擔任關鍵角色。美國多年來推動實踐農業永續性,在農業生產過程兼顧環境友善,並推出作物永續認證,實踐 ESG 目標。適逢美國穀物協會駐台辦事處迎接50週年,更強調淨零減碳的重要性,透過低碳汽油推廣,實際達成保護環境永續目標。 台灣是美國農產品第七大出口市場,而美國是台灣第一大農產品出口市場,美國穀物協會副理事主席 Brent Boydston及總裁兼執行長Ryan LeGrand強調台灣是一直是美國農產品重要的貿易夥伴,更強調共同達到淨零減碳的重要性。前農委會主委、現任中央畜產會林聰賢董事長表示,美國穀物協會的定期報告與活動帶給畜產業很大幫助,在畜牧發展、精準營養與畜牧業減碳上,透過協會獲得了許多專業資訊。 行政院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強調,農業部門在2040年將達成淨零排放目標,預期將與美國穀物協會有更深化的交流討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張子敬針對減碳問題亦指出,低碳汽油在計算減碳效益後,也可能放入淨零策略中。 長期提供技術服務、深化農畜永續 美國穀物協會長期持續提供技術服務專案,每年舉辦玉米品質研討會、飼料製造技術研習會、動物營養應用研討會、農場管理訓練課程、組團赴美考察參加國際產業論壇等,協助台灣的飼料及畜牧產業轉型發展。其次,更協助農糧食品制度建立與貿易政策溝通 參與國家糧食安全會議、提供農業生物科技(基因改造)及食品管理政策之資訊,協助制定穀物之農藥最高殘留容許量 MRL ,協助制定穀物與飼料之黴菌毒素國家標準等。 不僅如此,近年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 FDA 也對美國大麥核發健康認證,確認大麥含有豐富的 β-葡聚醣可溶性纖維 推廣「大麥是動物飼料原料」的概念,成為「高價值的健康食品」。 另外,更在台推廣生質環保材料使用,像是生物可分解環保材料─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簡稱為 PLA 是以玉米為原料、將玉米澱粉發酵成乳酸並聚合而成,取代傳統塑膠、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美國穀物協會駐台灣辦事處代表盧智卿更分享了自己的生命經驗,自己的女兒年紀輕輕就罹患血癌,雖然致病因素多又複雜,但少不了環境污染因素。因此,他更致力改善臺灣環境,透過推廣低碳汽油降低空汙、減少碳排,幫助更多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