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仁

陳建仁院長大力支持!   輔大讓你「眼見為憑」看見酒精真相

陳建仁院長大力支持! 輔大讓你「眼見為憑」看見酒精真相#陳建仁

喝酒臉紅代表這個人具有酒精代謝不良的基因缺陷,而且依據史丹佛大學研究,台灣人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喝酒罹食道癌風險較一般人高14倍!為了讓國人瞭解可怕真相,輔仁大學醫學人文博物館今(3/15)舉辦酒精特展開幕式,獲得身為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專家的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大力支持,特別抽空錄製影片打氣! 大家常聽到「喝酒臉紅代表代謝快、比較健康」,但真相其實正好相反! 陳建仁院長在影片中特別感謝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理事長陳哲宏博士,因為陳哲宏博士的研究發現有將近一半的台灣人都有酒精不耐症的問題,所以多次自美國回到台奔走,帶領國內產官學界的許多團體,共同將酒精危害與酒精不耐症的知識推廣給國人;同時他也感謝輔仁大學醫學院葉炳強院長,基於豐富的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大力促成這次展覽能夠順利推出。 「舉杯消愁愁更愁-酒精與健康」特展為輔大醫學院與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及台灣酒害防治協會合作籌備,展覽的設計融合了古代的風格,主軸是希望透過「眼見為憑」讓人知道酒精的特質、酒精進入身體後吸收與代謝的過程,以及酒精對人體的短期和長期影響。輔大藍易振校長、醫學院葉炳強院長、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陳亮妤司長、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陳哲宏理事長等出席開幕儀式。 所謂酒精不耐症是一種先天的基因缺陷,人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無法代謝由酒精轉化的乙醛,進而使乙醛累積體內產生臉紅、頭痛、心悸、嘔吐等不適症狀。乙醛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一級致癌物,特別容易提高口腔癌、食道癌、 胃癌等癌症風險;喝酒臉紅是乙醛累積體內的一種現象,因為他們身體無法正常將乙醛代謝成乙酸。而喝酒臉紅的原因是因為乙醛會刺激微血管擴張,使血流量加大,導致臉部變紅,有些人甚至會全身通紅。

台灣mRNA研究能量大爆發  莫德納產研合作培育新創研究人才

台灣mRNA研究能量大爆發 莫德納產研合作培育新創研究人才#陳建仁

為加速mRNA研究,賦能在地研發團隊,由莫德納台灣發起、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執行的第一屆「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計畫,今(21)日公布獲獎名單,並同時舉行頒獎典禮。包括中央研究院唐堂副院長、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莫德納資深副總裁Patrick Bergstedt以及莫德納台灣李宜真總經理等人出席頒獎典禮。經公開收案共有35隊報名,最終選出5組獲獎團隊與個人,將獲得總額新台幣250萬元的獎金,以及莫德納一對一業師輔導的資格。 「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旨在賦能台灣的研發團隊,加速mRNA研究發展 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在致詞時感謝莫德納支持台灣對抗流行病傳染,並期許透過該產研合作計畫拋磚引玉,能讓更多的研發成果遍地開花。中央研究院唐堂副院長也表示,生醫產業的培植需要長期的投資與產學界與科研界的密切合作,中央研究院將持續培育台灣創新與卓越人才,協助台灣研究人才與國際上最新的生物醫學技術接軌。 莫德納資深副總裁Patrick Bergstedt強調 mRNA技術有著巨大發展潛力,將會改變醫療照護藍圖。除了傳染疾病疫苗研發外,莫德納正持續以mRNA技術,發展包含免疫腫瘤、罕見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自體免疫疾病等治療方案。莫德納台灣李宜真總經理表示透過這次計畫,讓世界看到台灣生醫團隊在mRNA領域上的研發動能與潛力。期待接下來由莫德納提供的一對一業師輔導,可以幫助團隊實踐研究理想,並發掘出mRNA更多的應用可能,尋找全球醫療照護挑戰的創新解方,突破目前疾病預防及臨床治療疆界。 評審委員代表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則強調,本次參加徵件評選的35件研究案,來自全國產、學、研、醫界,包含傳染病、免疫腫瘤、罕見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領域的專案,各研究提案水準不分軒輊,業經專家評審團多次審慎討論後,決定5名獲獎團隊與個人。 這次協助此計畫成功執行的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也表示,本次經遴選獲獎的案件中,有2件源自於中央研究院的支持扶育,分別為中央研究院胡哲銘副研究員團隊,以及技轉自中央研究院、同時也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進駐廠商的磐石醫藥;有2件來自學術單位的研發,分別是陽明交大生醫陳冠宇團隊與清大化工宋信文實驗室;還有1件為工研院生醫所鄭淑珍團隊的創新應用,這次成功的徵件評選,展現了國內生物醫學領域的潛力,及台灣的生醫科技發展堅實的基礎。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作為台灣生醫新創的搖籃,致力於協助研發團隊串接國內外資源,未來將持續促進園區新創團隊與產業界相關研究領域間的交流與合作。藉由台灣豐富的生物技術資源與新創能量,結合莫德納mRNA技術與及全球經驗,將能共創台灣生醫產業未來!

健康一體健康星球  千位學者共商全球環境健康議題

健康一體健康星球 千位學者共商全球環境健康議題#陳建仁

全球 60 個國家 1,200 位學者專 家共聚一堂,參與 2023 年國際環境流行病學學會全球年度會議,本次大會以「東西交 匯,健康一體健康星球(Connecting the East and the West, One Health in One Planet)」為主 題,在後 COVID-19 全球疫情時代,「健康一體健康星球」更突顯了人類、動物和環境健 康之間的密切關係,促使我們需要採取整合性及合作性策略,以應對人、動物和生態系 統交互影響下的全球健康問題。 國際環境流行病學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ISEE)於 1987 年成立,會員來自全球 60 多國約 1,500 名,為主要研究當地和全球環境與健康的非政 府組職,致力於促進環境健康、暴露評估、職業健康、婦女和兒童環境健康等領域的知 識推廣,並積極參與國際性官方組織的活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非政府組織角色 參與世界衛生組織,除了成立各式委員會,全球也有 6 個分會。ISEE 全球年會為現今國 際上以環境健康學為主題最具規模的學術會議,每年提供學術、產業、政府、國際組織 相關人員的交流機會,各分會每兩年也舉辦區域學術會議。 睽違 26 年終於再次由台灣主辦,ISEE 2023 全球年會將於 9 月 17 至 21 日在高雄展覽館 舉行,參酌國際趨勢、亞太發展以及當今國內外研究議題,提出了「Connecting the East and the West, One Health in One Planet」大會主題,COVID-19 全球疫情大流行重新激起 了「One Health 健康一體」與「Planetary Health 星球健康」相互結合,成為全球健康及 永續發展的核心議題,雖然這兩個概念各有其差異及應用領域,但都是建立在同一個生 態系統,值得大家進一步深思及討論。在台灣高雄舉辦,更凸顯台灣以海洋立國,連結東方與西方的橋樑,扮演全球重要成員之一,也將積極投入健康一體與星球健康議題。 行政院陳建仁院長也將擔任本屆大會首位主題講者,闡述流行病學在公共衛生決策上的重要性 大會議程包括 8 場次大會演講、28 場次專題討論、65 場次論文口頭報 告、9 場次線上論文口頭報告、11 場次晨間論文口頭報告、4 場次論文口頭短講、9 場 次海報論文討論、3 整天海報論文展示、全程線上海報展示以及 3 場次會前工作坊,涵 蓋從空氣污染、水污染、有害廢棄物、有害物質以及化學品或其他危險物質存在的職業 環境,到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等各項議題。我們很榮幸能邀請到各領域的領袖、學者、專家共同參與,一起努力擬定實用且具影響力的行動方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