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CT篩檢

屈臣氏再捐百萬力推「愛妳不肺力」計畫 全面支持肺癌防治促進國人健康

屈臣氏再捐百萬力推「愛妳不肺力」計畫 全面支持肺癌防治促進國人健康#LDCT篩檢

根據衛福部統計,癌症已長達42年居國人死因首位,其中肺癌更蟬聯十大癌症死因之首長達20年,也觀察到肺癌不論男女發生與死亡人數皆連連上升。健康與美麗領導品牌屈臣氏自2014年發起「愛妳不肺力」公益計畫推動女性肺癌防治,至今已邁入第11年,今年屈臣氏將活動主軸聚焦於肺癌病友的身心照護,於今(12/24)舉辦「愛妳不肺力」11週年感恩餐敘,現場邀請台灣屈臣氏董事總經理黃艾知、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賴基銘教授、副執行長蔡麗娟出席,活動中屈臣氏再度捐款新台幣100萬元予台灣癌症基金會,全面支持國人肺癌防治與推動弱勢女性進行LDCT篩檢。 肺癌防治刻不容緩LDCT有效提升存活率 10年來屈臣氏投入逾兩千萬資源助國人遠離肺癌威脅 在十大癌症中,肺癌擁有「三冠王」之稱,不僅發生人數最高,晚期確診比例與死亡率也是十大癌症之首,且根據國健署統計數據顯示,女性肺癌發生率不僅不斷攀升,其中更有90%的女性病友並沒有吸菸習慣。屈氏秉持「Look Good , Do Good, Feel Great」的宗旨,長期關注女性健康福祉,自2014年開始已連續11年攜手台灣癌症基金會推動「愛妳不肺力」公益計畫,期間投入逾2000萬預算於推廣肺癌防治與補助弱勢清寒婦女進行LDCT篩檢,並成功於2022年推動政府公費補助LDCT篩檢,幫助更多高風險族群接受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LDCT自上路2年來已在11萬4千多人中檢出超過1400多名肺癌個案,其中早期發現者更超過8成,不僅有效找出潛在者更有機會提升肺癌存活率, 今年屈臣氏再度捐款新台幣100萬元予台灣癌症基金會,持續推動國人肺癌防治與喚醒高風險族群受檢意識,並幫助更多高風險族群的弱勢婦女接受LDCT篩檢。 肺癌治療費用高昂造成沉重負擔 標靶治療引發皮膚多種副作用 不適症狀拖垮病友情緒健康 肺癌治療不論是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費用都相當高昂,且在現行健保制度下針對標靶治療有限縮給付條件,部分病友僅能採自費治療,也導致嚴重的經濟負擔。除了提供篩檢補助,屈臣氏也希望透過更直接的方式幫助更多因肺癌而辛苦的病友,經去年不斷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及醫療院所等單位協商,屈臣氏更發揮藥妝通路龍頭力量,攜手眾多供應商一起推出「抗癌不肺力應援箱」,提供多樣肌膚與口腔護理物資予病友,幫助日常肌膚護理,盼能減輕病友生活經濟負擔,在漫長的治療路途上給予溫暖的陪伴。 今年屈臣氏也持續深入了解,肺癌治療易造成多種肌膚惱人症狀,且不論化療或標靶治療都容易導致身體出現諸多副作用,其中標靶治療更高達7成的機率會引發諸如皮膚乾癢潰瘍等副作用,皮膚作為人體最大器官更容易出現大面積病灶,日復一日的搔癢與刺痛感不僅影響病友的生活品質,更造成病友的情緒負擔,大大影響身心健康,屈臣氏設法在「抗癌不肺力應援箱」提供更多肌膚照護物資,其中包含溫和不刺激的洗髮精、洗面乳等肌膚清潔用品減輕清潔時的身體負擔,以及低敏保濕的身體乳液,滋潤修護乾燥肌膚,此外在治療期間口腔黏膜亦會變得更脆弱,因此屈臣氏也於應援箱中提供無酒精的漱口水,期望藉此幫助減緩病友在日常肌膚與口腔護理上的不適,屈臣氏也於今年攜手員工及各大供應商夥伴,手寫暖心應援卡片並置於應援箱內為病友加油打氣,在治療路上持續關切病友的身心健康。 攜手台癌啟動LINE Pay募捐凝聚社會愛心 至今已募得近百萬善款 幫助700名病友 為凝聚社會愛心並讓更多民眾加入友善社會資源網絡,屈臣氏於2023年除了與台灣癌症基金會攜手推動「抗癌不肺力應援箱募集計畫」,更於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設置LINE Pay愛心捐款平台,款項將全數用於支持「抗癌不肺力應援箱」的推行,邀請民眾透過最低$200的金額,一同為病友應援,計畫推動至今已募得近百萬善款,並捐贈出700箱抗癌不肺力應援箱,為眾多病友及家屬提供溫暖的支持。在今年,屈臣氏除了繼續推動「愛妳不肺力」與「抗癌不肺力應援箱」外,也將持續於線上、線下提供專業藥師諮詢服務,民眾可透過官方APP「行動藥師」服務於線上諮詢藥品、保健食品的相關疑問,也可至實體門市向專業藥師諮詢正確的肺部保健知識,建立完善的肺癌防治意識,幫助民眾擁抱健康生活! 圖/屈臣氏董事總經理黃艾知表示:「屈臣氏長期關心女性健康,觀察到女性肺癌發病率上升,且90%女性患者無吸菸習慣,為喚醒抗癌意識,屈臣氏連續10年推動「愛妳不肺力」公益計畫。」 圖/屈臣氏已投入2000萬元於「愛妳不肺力」公益計畫,今年再捐新台幣100萬元予台灣癌症基金會,款項全數用於肺癌防治及補助弱勢婦女LDCT篩檢。 圖/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賴基銘表示:「感謝屈臣氏過去10年來在肺癌防治方面的努力,並成功推動政府將LDCT篩檢納入公費補助。」 圖/屈臣氏於2023年推出「抗癌不費肺力應援箱」,提供多樣物資減輕病友經濟負擔,並持續推動應援箱計畫,提供多樣肌膚與口腔護理物資,給予病友溫暖支持。

拯救台灣與全亞洲的生命 肺癌篩檢普及化是關鍵

拯救台灣與全亞洲的生命 肺癌篩檢普及化是關鍵#LDCT篩檢

肺癌已對亞洲各國造成重大的醫藥負擔,根據一篇發表於《胸腔腫瘤學期刊》集結亞洲19位專家的最新共識1指出,要降低肺癌死亡率,應加強篩檢的普及與改變篩檢的方式,以落實早期診斷。 在這篇最新共識中,專家們強烈建議應從傳統胸部X光檢查轉向更先進的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採取低劑量X光的電腦掃描生成影像,進而檢測出肺部異常,包括腫瘤 。美國一項超過 5萬名受試者參與的臨床試驗也顯示,與胸部 X 光檢查(每十萬人年有309 例死亡)相比,LDCT 篩檢(每十萬人年有247 例死亡)的肺癌死亡率相對降低了 20%,證明這是更有效的早期癌症篩檢方式。 最新亞洲19位專家共識出爐 應盡速普及LDCT篩檢 及早揪出肺癌 改善肺癌篩檢,將有助於挽救全亞洲的生命,因為全球約有五分之三的肺癌病例發生在亞洲,代表全亞洲總計有超過130萬名肺癌患者 。2020年在台灣初次診斷為肺癌的患者共計16,370 人,肺癌發生率在台灣人十大癌症中排行第三,死亡率更是排行第一 。 身為此專家共識成員之一的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表示,我們呼籲亞洲各國應盡速啟動肺癌高風險族群的LDCT篩檢計畫,且應廣泛介紹這項更精密的篩檢方式,不僅能提高肺癌的早期發現,也有更高的機會提升治癒率。例如台灣國健署自2022年7月1日起,將肺癌篩檢納入第五癌篩檢,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補助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LDCT篩檢,是全球第一個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的國家。計畫施行1年共計49,508人接受篩檢,其中531人確診為肺癌,早期個案占85成,顯見LDCT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讓患者儘早接受治療,提升肺癌存活率。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呼籲亞洲各國應盡速啟動肺癌高風險族群的LDCT篩檢計畫 根據專家共識建議,針對接受常規健康檢查發現異常且持續暴露於危險因子的患者,應每年進行LDCT篩檢,而像重度吸菸者這類高風險族群則應每年進行兩次LDCT篩檢 。 在大部分的亞洲國家, LDCT篩檢仍未在常規肺癌篩檢計畫中施行,多數因為知覺成本、補助、缺乏設備與專業人員、無明確準則等問題,再者還須面對不願接受檢測的高風險族群1。為了克服這些困難,專家們建議應制定一套LDCT篩檢準則及檢後追蹤的配套辦法,並納入綜合肺部保健方案,例如推動國家級的篩檢計畫,以加強肺部篩檢計畫及後續照護的普及。 此項共識集結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韓國、台灣、泰國、越南等地專家廣泛討論的成果,並獲國際肺癌存活倡議聯盟Lung Ambition Alliance(LAA)的支持。LAA是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全球肺癌聯盟(GLCC)、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和Guardant Health之間的非營利性聯盟。專家們也進一步呼籲改進,應將戒菸計畫納入肺癌篩檢計畫之中。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部主任陳育民指出,國健署推動的LDCT篩檢補助計畫是亞洲先例,能加速找出肺癌病人,建議除了符合補助條件的家族病史者與吸菸者之外,非吸菸者而有家族肺癌病史的女性也要特別留意,以榮總院內參與國健署的LDCT篩檢統計為例,總共有1,443人接受LDCT篩檢,篩出肺癌的病人之中就超過8成是女性,不過幸好多數是屬於早期病人得以早期治療。另外,空汙也是一項危險因子,已有多篇國際研究指出長期暴露於空汙環境與肺癌的高關聯性,未來也應將此族群納入LDCT篩檢條件。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部主任陳育民指出,即使非吸菸但有家族肺癌病史的女性建議應作LDCT篩檢 儘管吸菸是主要的肺癌風險因子,但非吸菸者罹患肺癌仍占多數,尤其是在亞洲女性中更為顯著 。研究顯示,與歐洲和北美相比,亞洲非吸菸肺癌患者的比例更高 。此外,相較於現在和以往的吸菸者,亞洲非吸菸的肺癌患者有更高機率在更早的年齡被診斷出來 。因此,專家們一致認為,無論吸菸與否,應考慮將遺傳和人口統計等因素納入肺癌高風險族群的篩檢條件。 專家們指出,記錄針對從未吸菸者的風險因子國家數據報告,包括年齡、肺癌家族史、其他癌症史、二手菸以及暴露於室內(烹飪和加熱煙霧)和室外空氣污染等,也有助於當地政府建立肺癌篩檢計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