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斷

你是「狂飲者」嗎?酒癮出現戒斷、渴求感看這3大階段

你是「狂飲者」嗎?酒癮出現戒斷、渴求感看這3大階段#戒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在台灣,因酒癮入監的人數已正式超越毒癮,其中更有高達62%中重度成癮、83%啤酒成癮!然而醫師擔憂,罹患酒癮者中僅有極少數人願意主動接受治療,忽視飲酒不當將加速造成死亡、失能的早期發生可能。根據國際上目前「所有的科學報告」指出,飲酒問題導致逾60種疾病,全球有5.1%的疾病負擔肇因是酒精引起;其中,酒精佔20~39歲成人死亡原因的13.5%;而對於15~24歲的青少年族群來說,酒精更是死亡與失能的頭號元凶!僅少數人願意治療,「狂飲者」恐短命30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黃名琪指出,長期每日飲酒超過60~100克以上,就稱為「狂飲者」,其平均壽命比一般無酒癮者減少25~31年。然而事實上,只有一小部分酒癮者會尋求治療,且就醫的年齡多是在發生酒癮逾10年後,此時酒精早已對身體造成許多傷害,如:肝病變、胰臟炎、外傷、記憶力退化、失眠、憂鬱、外傷、自傷或傷人等,使治療成效大幅下降。出現戒斷、渴求感?酒癮3階段致腦部病變文獻指出,酒癮是一個腦部生理機轉病變的現象,臨床症狀演變大約分成3個階段:第1階段:大量飲酒期。這個階段會開始出現酒醉的經驗,主要是腦中基底核相關路機能失調。第2階段:出現戒斷現象(如不安、失眠、手抖等)及負面情緒(如憂鬱或焦慮)。在此階段,飲酒經常是為了可以暫時放鬆或減輕憂鬱,或是助眠,涉及的神經路為杏仁核延伸區。第3階段:渴求感與認知功能(如記憶力)下降。酒癮者經常在情緒變化時出現渴求感,比如疲倦、煩躁、或有壓力的時候。此時患者的壓力感受會過度敏感,渴望尋求無害之壓力環境,卻仍常常感到「壓力很大」,代表在腦區中的酒精傷害已經擴及到前額葉。因該腦區是負責理智判斷、情緒控制、規劃與折衝。當酒癮者開始傾向否認、或合理化自己飲酒問題,典型的自我描述是「我只不過多喝了一點」、「我又不是停不下來」以及「沒喝酒很無聊」等等,已無法準確控制自己的意識表達。黃名琪表示,依科學角度對以上3種酒癮階段的理解,目前已有藥物可以輔助降低飲酒行為、減輕渴求感,從而改善睡眠、精神、與情緒,有效降低自殺與暴力問題。但使用藥物之外,生活上的調整與修正也不可忽略。黃名琪也呼籲,酒癮治療的努力,主要是針對改善功能受損的神經迴路和腦區為目標,由於腦部掌管了全身機能的正常運作,在康復之後,身體各器官功能就可以逐漸改善。飲酒問題的改善,獲益的不只是個人,對回歸家庭、社會性功能的維持,都十分重要。

如何戒斷曖昧?不讓自己被當備胎

如何戒斷曖昧?不讓自己被當備胎#戒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感情中有處灰色地帶,叫「曖昧」。你眼中只有他的這一刻,他的存在是讓你看到整個世界,還是令你捨棄了你的世界?想愛卻無法放手愛,分手了斷不開思念,你到底愛得多委屈?曖昧像上癮般難戒,因為我們往往以想像填補愛的缺憾,說穿了,當局者迷。因為對曖昧心軟,就是對你自己殘忍。先從小事拒絕對方,看他的反應在曖昧關係中,我們或多或少會盡可能去迎合對方,滿足對方的要求。你可以試試找藉口拒絕對方的小請求,看他的反應如何。如果他表現出不耐煩,甚至冷落你,那很明顯是個給你足夠理由走出這段曖昧關係的證明,因為一個喜歡你、在乎你的人,不會讓你變得這樣卑微,更不會只為滿足自己的欲望而為難你。若繼續來往,要堅持守住「朋友」的界線其次,與你的曖昧對象只能以朋友方式往來,超越範圍的舉動就不要做了。許多曖昧中的人會像戀人般約會,甚至牽手、擁抱,這些已超越朋友關係的行為就要停止。當他見你態度有變,而他要是想進一步、怕失去你,你劃出界線的做法,反而會激起他追求及向你表白的勇氣。他是如何對待你的?具體寫下,釐清事實雅如就是想弄清一段如霧裡看花的曖昧關係,前來詢問我的意見。她覺得對方忽冷忽熱,捉摸不到對方的心思,卻發現自己對這段關係愈陷愈深,快要崩潰了。聽了我的建議,她照著去做,首先,為自己訂下界線,不讓對方做越軌的行為,不再讓他牽手,也不再對他有求必應。對方察覺這個轉變後,起初很緊張地詢問雅如,問她是不是不開心或者有心事,就算雅如拒絕了他的請求,他也回應說沒關係,他自己去做便可。然而,過了一個星期,他減少了與雅如聯繫的頻率。原本每天會傳訊息給她,並且時常有互動,但是如今即使雅如主動發訊息,他有時會已讀不回,也沒有再主動邀約。這些就是「客觀事實」。我請雅如在紙上列出了對方的種種,她寫下來後,再細閱一次,同時思考兩人之前的互動,確實沒有任何實質的事情,讓她相信對方是真心喜歡自己,有意與自己發展下去。對曖昧心軟,就是對你自己殘忍現實或許殘酷,但是,如果選擇逃避、選擇拖延,時間過得愈久,只會愈把痛苦延長,更加讓你離不開眼前的曖昧。若你早已察覺不對勁,就應及早離場,不要留下來被對方利用,也不要變成對方的「備胎」。(本文摘自/戒斷曖昧:心理師透視40個愛不了、分不開的偽愛迷思/寶瓶文化)

孕期濫用毒品 寶寶恐藥物成癮

孕期濫用毒品 寶寶恐藥物成癮#戒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成癮性藥物的濫用並不罕見,台灣藥物濫用的整體盛行率是1.29%,其中在青壯年及中年人間,有23萬人曾藥物濫用。藥物濫用中,又以毒品佔了很大部份。成癮性藥物使用,除了對一般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孕婦使用也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寶寶出生後還會有藥物戒斷症狀的出現,必須住院治療。新生兒戒斷 恐出現嘔吐、水便與腹瀉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新生兒科醫師周安國表示,媽媽在懷孕時使用嗎啡類或其他成癮性藥物,會通過胎盤與臍帶堆積在胎兒的身上;寶寶出生之後,突然停止接觸會引發新生兒的臨床戒斷症狀。通常母親若使用短效型的成癮性藥物,3天之內就會出現症狀;若使用半衰期較長的成癮性藥物,則症狀會較晚出現,但持續較久。戒斷症狀包括中樞系統問題,表現煩躁不安、過度激動、張力過強或是全身性抽搐;或是腸胃道系統問題,像是過度吸吮、嘔吐、水便與腹瀉;也可能會引發呼吸急促、自主神經失調。孕產婦藥物濫用者 新生兒應持續追蹤周安國醫師表示,治療的方式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包括定期評估症狀、降低環境刺激、給予針對症狀治療的藥物。若是新生兒症狀較為嚴重時,則使用嗎啡類或抗癲癇的藥物作為戒斷治療。這類寶寶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之後,出院時大多可成功戒斷。除了新生兒醫療照護之外,後續照顧者的身體狀況、心理因素、經濟問題以及社會支持,加上出院後的照護品質與定期門診追蹤也關係著寶寶未來疾病的發展。因此針對藥物濫用的孕產婦,在入院的時候需與婦產科、小兒科與社工室保持密切聯繫,共同訂定治療與追蹤計畫,以提供最適當的保護與協助。

酗酒習慣難戒斷 找出身心問題助治療

酗酒習慣難戒斷 找出身心問題助治療#戒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大家都知道飲酒過量易傷身,但在日常生活中,飲酒行為仍頻見,且有多人從偶爾小酌逐漸變成天天喝酒,甚至酗酒,但你知道嗎?酗酒其實是一種生理加上心理因素的疾病。男子透過喝酒來舒壓 最後竟染上酒癮有位石先生,因家中長子生病,所以妻子對長子過度包容及保護,但石先生對妻子的態度無法認同,使得他們之間的關係緊張,解決方式若是不同,就容易產生衝突,所以他只能透過喝酒方式來紓解壓力,然而長期的累積,造成他漸漸出現手抖、肝功能指數上升、沒喝酒會渴望喝酒等成癮症狀,但飲酒後身體狀況又日趨嚴重。最後,只好至醫院尋求協助,在接受醫師評估後,使用門診治療並合併社會工作師及心理師,採個別心理輔導及認知教育輔導、夫妻輔導處遇,其治療過程長達2年半多,也多虧有家人及兒子支持,石先生從每天飲用1~2瓶啤酒減少至每週1~2瓶啤酒到近期維持不沾酒的習性,並鼓勵遇到壓力時,可採壓力處理調適並非一定要飲酒來做調適,病人成功的背後,都有著家屬與親朋的不離不棄,若再加上醫師提供的藥物與非藥物幫忙,病人更能夠克服戒治過程的各類障礙,走向健康人生。政府補助戒治費 幫助民眾成功戒酒對此,臺南市衛生局為有效降低家庭暴力之社會事件發生,也為促進民眾身心健康,將持續辦理酒癮戒治處遇服務方案,由衛生福利部補助醫療戒治費,希望能透過此幫助更多民眾成功戒酒,而補助內容包含:1)住院費用/住院補助應扣除全民健康保險所給付費用,個案住院期間之伙食費及病房費差額,則不納入補助範圍,而經診斷具急性戒斷症狀者,最高補助8,000元,無急性戒斷症狀者,則最高補助2萬5,000元。2)門診醫療費/每次最高補助600元,一個療程12-24次,最高補助1萬4,400元。3)輔導/心理輔導或認知教育輔導,有個別心理輔導、團體心理輔導或認知教育輔導、夫妻或家族輔導費用,每位個案每年最高補助4萬元。

戒斷酒癮 遠離10大死因

戒斷酒癮 遠離10大死因#戒斷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飲酒過量,除了危害他人安全外,也不利自身健康,這雖是眾所皆知之事,但仍有許多人因此成癮,在臺灣,十大死因當中更有許多個案是長期飲酒導致,恐增致死風險。酒精成分(乙醛)經由腸胃道快速吸收後,代謝成二氧化碳和水,最後在經由汗水、尿液及呼氣排出體外,但酒對身體仍有傷害。花蓮慈濟醫院一般精神科陳紹祖醫師表示,一開始喝酒會覺得興奮,且大腦對酒精有耐受性,長期使用下使人上癮,此外也會造成身體病變或釀成意外,傷人傷己。戒斷酒癮 換取健康的身體陳紹祖醫師表示,有人喝酒是因為焦慮或憂鬱症等心理疾病,那就需先治療心理疾病,之後才能戒除酒癮;有些人是在戒斷時會感到不舒服、手抖、記憶力不好、甚至意識混亂等生理因素,此時就要配合藥物治療、改善戒斷症狀。陳紹祖醫師也說,在幫助病人戒斷酒癮時,藥物的使用通常分為二部分,一是抑制中樞神經的藥物,因酒精突然抽掉,大腦會變得過度活躍,因此會給病人吃替代酒精的藥物,以穩定中樞神經;另一種是給予阻斷乙醛去氫酶的藥物,病人吃了這藥再喝酒,身體會因為乙醛堆積而感到不舒服,久而久之就停止喝酒的習慣。成功戒斷 走向健康人生因此,在幫助病人戒斷酒癮前,需先釐清病人喝酒的原因,接著再對症下藥。陳紹祖醫師指出,「戒酒成功」是指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中持續十二個月不喝酒,要達到這個目標,往往需要二到三年努力,才能達成;戒斷過程雖不易,但只要有意願、毅力和家人朋友的支持,就能克服各類障礙,走向健康人生。

憂鬱症女子自行停藥 2週後復發病情更嚴重

憂鬱症女子自行停藥 2週後復發病情更嚴重#戒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抗憂鬱藥不能自行停藥,否則憂鬱症可能會有復發的危險或是出現戒斷情形,對患者本身來說是相當危險的行為。林小姐常莫名哭泣、睡不著、吃不下,甚至無心工作,只好求助身心科醫師治療,在服用抗憂鬱藥物1~2週後,覺得症狀改善便自行停藥,沒想到1~2個星期後,所有的症狀又再度出現。大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徐鴻傑表示,服用抗憂鬱藥物後不可以隨便停藥,需由醫師判斷病人狀況、決定停藥時機與方式,才能免於憂鬱症復發,或是憂鬱症慢性化;醫師說,若是輕度憂鬱症,可以藉由心理治療、運動、飲食等方式改善,不一定要服藥;至於中度患者,憂鬱情形若已影響心理、生活功能,無法照顧自己或順利工作時,則可考慮藥物改善;而重度憂鬱症,則是一定要先服藥,以免腦部受到疾病影響,造成不可復原的傷害。憂鬱症患者停藥先請教醫師徐鴻傑強調,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疾病,且大部分的病人用藥改善病情後,若有遵照醫師指示逐步減藥,大多可以順利停藥且不會有成癮的危險,但服藥期間需有足夠療程,才能達到治療效果,否則會有復發的風險。但有些民眾擔心藥物會傷肝腎,常在自覺病情改善後自行停藥,雖剛停藥時不會造成影響,但過了2~3週或1個月,就可能復發,甚至有些患者停藥2~3天後出現戒斷症狀,如噁心、頭暈、煩躁、失眠等,若重新開始治療療程,不僅延宕治療,更可能因而造成憂鬱症慢性化。徐鴻傑醫師叮嚀,憂鬱症患者要成功減藥甚至停藥,除了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外,還要考量有些藥物減藥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則容易出現戒斷症狀,需由專業醫師來做評估,民眾切勿自行停藥;減藥過程中,仍要注意規律生活作息、不熬夜、多運動,讓過程更加順利。

戒菸STAR瞭解戒斷 塑造支持環境

戒菸STAR瞭解戒斷 塑造支持環境#戒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為了鼓勵民眾新的一年戒菸省錢享健康,提倡戒菸明星(STAR),說明戒菸的成功秘訣,其中的S(set)是慎重設定戒菸日,跨出戒菸第一步;T(tell)是公開決心,爭取支持,昭告眾親朋好友,我開始戒菸囉!大家多多協助與支持;A(anticipate)是預期戒菸過程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勇於與菸癮作戰;R(remove)是移除引起吸菸念頭的一切。認識戒斷症候群,國民健康局提供「戒菸好招」。包含塑造支持環境,可加入拒菸之友會,參加戒菸班,建立支持網絡,請親友提醒「自己戒菸中」,避免酒精或藥物,改喝開水或果汁,請親友不要在面前吸菸;委婉拒絕別人給的菸,想吸菸時趕快換環境或和朋友聊天、打電話;尋求菸品替代物或方法,可嘗試腹式深呼吸15次。使用戒菸藥品。咀嚼葡萄糖錠。用切成菸長度的吸管吸空氣、喝熱開水或果汁等提醒自己正在戒菸。想抽菸時分散注意,做游泳、瑜珈、肌肉收放運動、做規律運動等,並且每日自我提醒,可以寫戒菸日記。每天提醒自己,今天又是新的無菸日!「我的身體正在努力,我要善待自己!」提醒自己正在戰勝吸菸對健康的危害,用看電影、買新的專輯或是外出用餐等自我獎勵!隨時提醒自己戒菸的理由和戒菸要做的事。調整生活中與菸有關的行為與習慣。轉移與菸有關的情緒連結。試著減少濃茶和咖啡的攝取量,選擇喝白開水、果汁。菸癮來襲,馬上刷牙。吃低熱量健康的點心,避免因為戒菸而變胖。國民健康局提醒,戒菸過程中如何保持不再吸菸是成功的關鍵。戒菸者經歷戒斷症狀的考驗後,想吸菸的次數越來越少,如果這種自我意識減弱時,可能菸癮再犯。這時就應再回想之前的失敗經驗,重新來過。可善用戒菸藥物、丟掉所有的菸灰缸、打火機和香菸、暫時遠離和吸菸的朋友的聚會、不要讓任何人在你的家裡或辦公室吸菸、戒菸期間不要喝酒、咖啡或刺激性飲料等等,多瞭解戒斷症狀才能幫助自己快快走出菸癮。

酗酒成習慣 找出身心問題治療戒斷

酗酒成習慣 找出身心問題治療戒斷#戒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近來有許多年終尾牙聚餐,在把酒言歡黃湯下肚助興之餘,除了不要酒後駕車避免造成意外酒駕事件外,喝酒時千萬須節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總藥師梁蕙文表示,飲酒不可無限暢飲,須了解若藉酒助興與喝酒解憂成習慣性,往往容易造成酒精濫用與依賴,不僅危害個人身心健康,酒癮者引發的暴力事件,也是許多層出不窮的家庭與社會問題重要起源之一。一般人不易區分什麼是酒精濫用、依賴,或什麼是酒精相關的疾患?梁蕙文解釋,「酒精濫用」的典型現象,包括:飲酒過度、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只專注於飲酒活動,不顧不良後果的飲酒。「酒精依賴」的特徵,則是飲酒已顯現身心方面問題,但仍繼續無法控制的繼續飲酒,病人有時會出現飲酒後失憶、睡眠障礙、震顫等症狀,可能亦伴隨對酒精的耐受性增加,或產生戒斷症狀。「酒精戒斷」是指當停止或減少飲酒後,在數小時至數天內出現下列兩項或兩項以上症狀:自律神經過激、手抖增加、失眠、噁心、嘔吐、短暫幻覺或錯覺(觸,視,聽)、精神運動激躁、焦慮、僵直陣攣發作等,這些症狀的出現會導致個人社會、職業等功能損害。梁蕙文指出,藥物治療常因病人個別化狀況而有所差異,例如醫師會依據病人年齡、肝功能、是否合併其他疾病、多重物質濫用,及家庭支持系統的配合度而做調整。梁蕙文強調,酒癮會造成身體及心理的傷害,身體疾病常見有心臟血管疾病、肝硬化、多發性周邊神經病變、胃腸道疾患等。所誘發的心理或精神疾患如:焦慮、憂鬱和壓力,伴隨而來的精神疾病,導致病患判斷力降低,常造成飲酒過量而中毒或導致自殺。多數飲酒者因急性酒精中毒,或因已出現飲酒的身體多重合併症才去就醫,而且戒治動機不強。當短期解毒治療後返家,又因失去醫療密集監測,一年內復發飲酒率仍有40~70%。另外,病人及照護者對酒癮疾病認識不清,並輕忽飲酒問題。因此,為病人規劃整體性戒治療程,鼓勵病人參加輔助性自助團體治療,例如在臺灣的「戒酒無名會」,找出酗酒復發原因,加以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再加上患者堅定意志配合戒治、規則服藥、遠離酒精,同時有照顧者的監督、鼓勵與支持,酒癮戒治才能增加成功的機會。(圖為酒癮戒治藥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