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人力荒近期再度成焦點,衛生福利部近日雖針對急診壅塞議題做說明,同時公布醫院護理人員的薪資,依年資不同分級,薪水介於5~8萬區間,結果引來基層怒火。對此,醫師與護理師等5大醫事團體聯合聲明提到,推動新護病比關鍵是積極留才和攬才,除了醫院強化薪資待遇,也盼政府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到6%以上。
護理人力荒近期再度成焦點,衛生福利部近日雖針對急診壅塞議題做說明,同時公布醫院護理人員的薪資,依年資不同分級,薪水介於5~8萬區間,結果引來基層怒火。對此,醫師與護理師等5大醫事團體聯合聲明提到,推動新護病比關鍵是積極留才和攬才,除了醫院強化薪資待遇,也盼政府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到6%以上。
台灣急診室壅塞問題持續惡化,醫護人力已不堪負荷。對此,私立醫院陸續開出高薪搶才,卻有公立醫院提出住院醫師薪資「公定價」,引起工會反彈,認為若提升住院醫師待遇,自然能解決醫護缺口,盼加快推進《醫療法》修法,才能挽救眼下醫院醫師大舉流失的困境。
急診塞爆了!近日,台灣各大醫院急診部門近期出現嚴重壅塞,護理人員短缺問題日益加劇,導致醫療品質下降,衛生福利部針對醫院壅塞提出3大短期策略、2改革方向。對此,醫師工會回應,調床需要財務誘因、跨院協調名存實亡,急重症給付調整更需時間表,批評衛福部對護理人力荒反應慢一拍。
衛福部今年公告各層級醫院三班護病比標準,但多個醫護團體13日齊聚行政院前,抗議現行三班護病比政策將各病房護病比平均計算、刻意放水,堪稱「騙局」,過勞現況就地合法,要求「還我真實護病比」,強調若沒有勞安就沒有病安,向政府喊話應盡速讓護病比入法。
疫情後各大醫院人力緊缺,不僅護理人力不足,有患者手術化療都被延後,還出現「一床難求」的窘境,尤其2023下半年是各大醫院關床高峰期。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數據,2024年起醫院總病床數與護理人員雙增,人力以醫學中心最多,為了避免護理荒現象,招募新血是下一步挑戰。
台灣護理人力長期面臨窘境,政府希望透過推動三班護病比、夜班費獎勵等面向,來解決護理人力流失問題。衛生福利部今天公布各層級醫院三班護病比標準,預計3月1日上路,且輪值夜班者,每月可額外領到新台幣6400元到2萬1000元獎金,從1月開始發放。
2024總統立委大選落幕,當選第16任總統的現任副總統賴清德,成為第一位醫師出身的民選總統,他同時擁有復健、醫學與公衛學歷,其提出的「健康台灣」政見也備受關注。衛生福利部長薛瑞元表示,健保改革與人工生殖法修法將是優先事項,都是極具挑戰的議題。
今年行政院會於9月中通過訂定三班護病比、醫院護理人員夜班留任獎勵等12項策略計畫。預期透過提升護理人員待遇,鼓勵回任及留任,藉此補足欠缺護理人力,本來預計今年底達共識,於2024年元旦上路。不過,28日衛生福利部表示,如今出現變數,可能得延至2024農曆年前才能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