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病變

12歲前視力  影響孩子一生眼睛健康!法商依視路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變身「視覺星球」帶家長孩子一起認識近視成因與防護之道

12歲前視力 影響孩子一生眼睛健康!法商依視路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變身「視覺星球」帶家長孩子一起認識近視成因與防護之道#黃斑病變

台灣兒童近視盛行率高居全球前三,近年來更不斷下探至學齡前幼兒,中低齡學童近視三高危機儼然成為不可擋的未來趨勢!根據學童近視每年平均加深的幅度推算,小學中低年級前就開始近視的孩童,若未進行有效的近視控制,成年後大多數會成為高度近視(度數>500度)。高度近視是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等4大眼疾病變的高危險群,當中甚至有10%的人可能導致後天性的失明!近視影響的不只是視力,更影響孩子一生的眼睛健康! 為了提升社會大眾對兒童視力健康的關注,幫助家長及學童正確了解近視的成因、預防與因應之道,全球第一大鏡片公司法商依視路,在孩童近視高峰的暑假期間,於8/21-8/23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舉辦「視覺星球挑戰」活動,以太空探險為情境主題,闖關探索5大視力星球。透過沉浸式太空探險、科普講堂和視覺科學大挑戰等多元有趣的方式,邀請家有6~12歲學童父母,與孩子一起動手做、玩科學並體驗視力變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認識近視成因、預防及近視控制之道。現場更邀請專業眼科醫師分析台灣學童近視三高危機現況及臨床上的觀察,期望幫助孩童及家長因應全球近視洪流,讓孩子都能持續擁有健康視力,迎向「星」未來! 台灣學童近視三高危機 學齡前兒童  近視比例臨床逐年攀升 台灣學童正面臨近視的三高危機:低齡發生率高、全國盛行率高、高度近視比例高。依衛福部近年來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孩童近視比例:幼兒園大班已有將近10%,小學一年級增加一倍到近20%,小學六年級近視已經高達70%,國三、高三的近視學生也都超過85%!其中高度近視者,從小一1.2%、小六10.3%,一路攀升到國三28%及高三35.7%. 換言之,進大學前已有將近1/3的學生是高度近視! 除此之外,桃園大學眼科李怡青醫師也觀察到:近年來近視年紀逐漸下探至學齡前兒童,在幼稚園時期就發現有近視的孩童比起前幾年在臨床上似乎有增加的趨勢。李怡青醫師分析,這樣的變化有可能是來自於疫情後線上課程增多、學齡前兒童3C產品使用量增加、防疫防流感防腸病毒等擔憂戶外活動量減少..等生活型態及習慣的改變,也有可能是來自於近年來家長對近視防護意識增加,相較過往會提早於幼稚園時期帶小孩進行視力檢查與追蹤因而提早發現。 近視控制關鍵  眼軸增長不可忽視 近視因應之道  近視矯正 vs 近視控制 近視的成因,與眼軸增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一般來說,眼軸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成長過程中若能有效控制眼軸增長,將有助於減緩近視的發生與加深。正常健康的視力,看事物時影像應該是落在視網膜上,然而, 1. 剛出生的嬰孩:眼球較小、眼軸還很短,因此看事物時影像會落在視網膜後方,這就是嬰幼孩的視力通常是處在遠視的狀態的原因。 2. 隨著年齡增長:眼球會變大,眼軸也相對增長,當看事物時影像不再聚焦在視網膜上,而是在視網膜前方,就形成所謂的近視。 3. 當眼軸持續增長:近視持續加深,眼球會像氣球一樣越腫大,眼球壁就越薄,因而眼球內結構產生變化的機率就越大。因此當近視度數高於500度時,就容易成為四大眼疾的高危險群。 因應學童近視,目前最常見的二種方式,就是配戴「普通近視眼鏡」或是進行「近視控制」 1. 配戴普通近視眼鏡:普通近視眼鏡,屬於單焦點光學鏡片,可以即時矯正視力度數恢復視力清晰。不過因為鏡片不具有減緩眼軸增長的功效,因此配戴過程中,無法有效減緩近視度數持續加深。 2. 近視控制方案:在矯正視力度數的同時,結合先端鏡片科技,同步達到減緩眼軸增長的效果,可以有效減緩度數加深。近視控制的方式,大致上有:散瞳劑、角膜塑型片、近視控制鏡片、近視控制日拋等四種方式。 6-12 歲 近視控制的黃金關鍵期  發現近視立即開始近視控制效果最佳 近視控制若持續得宜 可免於高度近視危險群 護眼一生 李怡青醫師分析:如果家長期望的是最終可以達到減緩小孩度數加深的最佳成效,那麼在發現近視時就開始積極介入近視控制,效果會是最佳的,若近視控制得宜,可以避免小孩長大後淪為高度近視。反之,如果在發現之初未加以近視控制,依照學童近視加深的平均幅度,成人後極高機率會成為高度近視,也就等於成為四大眼疾的高危險群,影響的是孩子一生的眼睛健康。 李怡青醫師說明,因為近視不可逆,年齡愈小度數增加得愈快,度數加深的曲線是有跡可循的,不可輕忽!一般來說,國小中低年級每年平均增加100~125度,國小高年級與國中每年平均增加100度,高中每年平均增加50度,18歲之後開始趨緩,成年後通常度數就不太會有大幅變化。 李怡青醫師也提醒,近視控制是一段長期對抗近視的過程,最終的成效如何,決定性的關鍵往往取決於小孩是否能夠每天穩定的持續配戴,因此在選擇近視控制的方式時,優先考量孩子的適應性及方便性,可以有助於孩子在18歲前漫長的近視控制期間、不會到後頭來因為虎頭蛇尾而功虧一簣!  常見錯誤觀念  反而加速近視度數增長  李怡青醫師也分享在臨床上,常常發現家長及學童有一些錯誤的視力保健觀念,原以為是在保健視力,實際上卻反而加速了近視度數的增長!最常見的錯誤觀念: ●戴眼鏡會讓近視愈戴愈深,不要太早開始戴,度數才不會增加得太快… 實際狀況是 ->戴眼鏡不是近視加深的原因,近視後未能及早近視控制、不正確的用眼習慣才是近視加深主因。 ●度數還不深,上課或看書時再戴就好,一般日常生活不用戴… 實際狀況是 ->沒戴眼鏡時  為了看清楚導致瞇眼看東西,眼球肌肉需要更用力,反而更容易使眼軸增長導致近視度數加深。 ●小孩會近視 一定是因為看太多電視及3C產品…   實際狀況是 ->近視的成因非常多元,不僅僅是因為看電視或3C產品,對於學齡孩童來說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適當休息,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也能有助於減緩近視加深。 近視控制鏡片黑科技大躍進 簡單方便又高效的最佳選擇 非侵入性安全性高 即使低齡學童也可以自己穩定持續配戴 過去,提到近視控制,最常讓人聯想到的就是角膜塑型片。只是考量角膜塑型片一般建議超過9歲的孩童才能驗配,對於低年齡的近視學童來說難免緩不濟急,免不了會錯過近視控制的最佳黃金時機與效果。 現今,近視控制鏡片技術已經從過去使用「多焦點鏡片」技術,大幅躍進發展出「周邊離焦」、「H.A.L.T高非球微透鏡」等新技術,提供簡單方便又沒有任何門檻限制的高效近視控制方案!近視控制成效也超乎想像大幅提升,相較其他近視控制方式絲毫不遜色,甚至更超越!因為每天配戴方便,讓孩子更容易穩定持續地對抗近視到最後一刻! 家長在選擇近視控制方式時,也要同時考慮安全性,以市面上供應耐撞輕盈的PC宇宙片為首選,並搭載過濾紫外線與過濾藍光的鍍膜,提供學童最完善的保護。同時研究指出,增加兒童戶外活動時間,是降低近視發生率的重要方法;鼓勵孩童們出外活動,減少在室內近距離工作時間,亦有助於減緩近視加深。配戴具有紫外線與眩光防護的近視管理太陽鏡片,讓孩子在陽光戶外下也能擁有舒適視覺。

視力警報:當癌症治療遇見眼內併發症

視力警報:當癌症治療遇見眼內併發症#黃斑病變

71歲朱女士,罹患輸尿管尿路上皮癌,手術後接受最新癌症免疫療法,腫瘤獲得大幅清除。惟在後續追蹤過程中,感到左眼視力模糊、頭痛、和皮膚出疹等症狀至眼科就醫。視力檢查結果右眼視力還有0.8,左眼視力只剩0.3;雙眼有輕微初期白內障,及雙眼後葡萄膜炎,合併黃斑病變及嚴重漿液性視網膜剝離,詳細檢查發現為免疫療法藥物誘發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罕見病徵,經局部類固醇注射及藥水治療後,頭痛和視力都獲得完全緩解,恢復原本的視力和正常的生活,追蹤三年無身體癌症或眼睛葡萄膜炎的復發。 臺北榮總眼科部葡萄膜炎及眼矯型科黃德光主任表示,葡萄膜炎是眼內的組織發炎,由於診斷與治療困難,是已開發國家造成民眾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葡萄膜炎往往跟全身疾病相關,可能跟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相關,可能跟身體的感染如帶狀泡疹相關,也有可能是跟服用的藥物相關,因此,葡萄膜炎的診斷與治療往往也要從全身的系統疾病研究著手。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增加與生活環境的改變,癌症多年來一直高居台灣民眾十大死因之首。黃德光主任提醒,新的標靶藥物與生物治療能夠有效的控制病情,大幅延長患者的生命和改善生活品質。然而在治療中的患者,卻有可能因許多不同原因,可能是疾病本身,可能是使用的藥物,而造成眼內的葡萄膜炎,進而造成視力傷害,但是若能即時準確地診斷與治療,就能夠恢復正常的視力與視覺品質,患者應該要謹慎面對,並告知醫師正在使用的相關藥物。 臺灣常見的葡萄膜炎,就有廿三種以上的相關病因發表在文獻上;這些成因之中以自體免疫相關原因占多數,然而也有部分葡萄膜炎是因為體內的感染、腫瘤、或藥物所引起。因為原因多樣且治療方向迥異,正確的診斷與治療關係到病人身體和視力恢復的程度。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增加,惡性腫瘤對國人健康的威脅持續增加。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癌症的發生率已達到每年每一千人中有3人以上新罹癌,伴隨而來的癌症治療與長期照護相對重要。這些患者中,偶爾也會有產生葡萄膜炎的時候,眼睛的葡萄膜炎可以在治療的任何時期發生,跟疾病的狀態息息相關,千萬不能小看。 葡萄膜炎常見的症狀,包括視力模糊或嚴重不正常的飛蚊症增加,只有極少數人以單純的眼睛不舒服表現 眼科醫師經過精密的儀器和散瞳檢查後,可以根據檢查的結果,譬如角膜內皮上聚集許多沉澱物,眼內的發炎細胞增加,視網膜和脈絡膜產生病灶,就可確診葡萄膜炎。 癌症治療中發生葡萄膜炎,最擔心的是腫瘤自己產生的葡萄膜炎。臨床上有時能看到身體的惡性腫瘤或血液腫瘤轉移到眼內,這時檢查可能可以看到脈絡膜或葡萄膜腫塊、視網膜下細胞浸潤、或玻璃體內不正常的白血球浸潤;少部分病人因為腫瘤本身引發的自體免疫反應攻擊視網膜細胞可能會造成特殊的視網膜病變。所以發現癌症病人有葡萄膜炎時,應該先審視全身腫瘤控制的情況,是否有其他地方的轉移,並針對惡性腫瘤本身加以治療。 另一種偶爾會見到的葡萄膜炎,是因為傳統的化療所造成的抵抗力低下,使患者被病原體伺機感染。其實沒有罹患惡性腫瘤的患者,偶爾也可能因為身體的感染散播到眼內而產生葡萄膜炎。只是罹患惡性腫瘤的患者遇到這些感染,由於抵抗力差,延誤治療不只眼睛受到影響,更可能有生命危險。針對這種葡萄膜炎,往往只要確立病原體,加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就能控制眼睛或身體的感染,降低失明的危險。 癌症免疫療法在最近幾年逐漸盛行,針對腫瘤可以有效的治療而且身體的副作用較不劇烈,帶給患者更好的腫瘤治療和高的生活品質。罕見狀況下,有些患者會被這些免疫療法藥物,誘發自體免疫的反應,更少數的患者,則以葡萄膜炎來表現。患者的葡萄膜炎表徵千變萬化,有些只有些微發炎細胞增加,有些產生比較嚴重的脈絡膜發炎。所幸這種癌症治療藥物所引發的葡萄膜炎,相較於前兩者,較沒有重大的生命危險,只要針對發炎加以治療,輕微時使用眼藥水,嚴重時暫停使用免疫療法並加上身體消炎藥物或眼內注射,即有可能讓發炎緩解消除,讓病患恢復視力。 黃德光主任提醒,癌症的治療,需要完整的醫療團隊全人治療,才能帶給患者最有效的治療以及生活品質。而人類的視網膜,是少數人體器官,可以直接觀察到血管的長相以及有無發炎細胞浸潤的構造。當在癌症治療中發生眼睛疾病,應立刻就醫檢查,除了能夠確保視力與視覺品質外,有時甚至能觀察到身體的健康狀況。

成年後近視還會加深?醫揭「1元凶」害假性近視:黃斑病變恐飆41倍

成年後近視還會加深?醫揭「1元凶」害假性近視:黃斑病變恐飆41倍#黃斑病變

日前,一名30歲的牙醫師來到眼科就診,他表示自己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都在近距離做牙科手術,以前配的眼鏡已經度數不夠了,但是每次去到不同間眼鏡行量到的度數都不一樣,以前是近視400度,最近量的度數一下飆升很多,並且配完的眼鏡總是到下午或晚上又逐漸看不清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