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優先

自費已是癌症治療常態 超過7成仰賴商業保險理賠!2,000組「保險存摺」白金會員資格 助力癌友盤點保單成治療後盾

自費已是癌症治療常態 超過7成仰賴商業保險理賠!2,000組「保險存摺」白金會員資格 助力癌友盤點保單成治療後盾#病患優先

國人罹患癌症人數逐年攀升,根據最新公布的111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新發生癌症人數突破13萬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幸在醫療科技進步下,癌症步入慢性病化,5年存活率逾6成。但是許多癌症創新療法尚未納入健保,對患者及其家庭而言,自費治療經濟壓力沉重。此時,商業醫療保險即扮演要角,是病人能否接受自費治療的關鍵助力。否則患者可能因無力負擔自費,而必須放棄最佳治療方案或錯失最佳用藥時機。不過面臨複雜的癌症治療決策時,許多患者往往不清楚自身有哪些醫療保險及相關保障內容,為了幫助癌友及時掌握、釐清現有保險資源,擁有更自由彈性的治療選擇權,癌症希望基金會攜手臺灣阿斯特捷利康(以下簡稱臺灣AZ)與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同業公會,補助2,000組「保險存摺」白金會員資格,讓癌友有更多元的治療選擇與後盾,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醫療決策。 兩成的第三、四期患者自費金額破百萬!盤點保單提升治療選擇自由度與彈性 依健保署統計,癌症醫療花費逐年增加,每年癌藥平均成長率約10%,遠超過健保總額年平均成長率4.37%。癌症新藥從申請健保到給付生效,審查平均時間約2年,儘管健保涵蓋大部分標準治療,但許多創新療法卻不在健保給付範圍內。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癌友自費調查報告】,癌友自費已是癌症治療常態。癌症治療越晚期自費金額越高,第三、四期患者中有40%自費金額超過50萬元,整體來說亦顯示兩成的自費癌友其自費金額高達上百萬。面對高額癌症自費治療,74%的癌友仰賴商業保險理賠、68%使用個人儲蓄。可見在有限的健保資源下,加上少子化、高齡化,商業醫療保險已是促進病人用藥可近性的重要解方之一,幫助癌症家庭減輕自費治療經濟重擔。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表示,「癌症迎來精準醫療時代,但創新治療往往動輒百萬以上,也衍生醫療上『財務毒性』的副作用。期盼藉由補助『保險存摺』白金會員資格,幫助癌友及其家屬及時查詢保單內容,更能下載所有投保紀錄,幫助癌友及其家人掌握完整投保資訊,有機會因保險理賠而能提升治療選擇的自由度與彈性,不致陷入因財務壓力放棄治療的困境,癌友家屬也能以此借鏡盤點自己的健康保障是否有缺口,思考更周全的健康險規劃。」 「保險存摺」彙整各家保單 有效管理私人醫療保險助減輕自費重擔 據統計,台灣平均每人擁有4.8張醫療保險保單,若未能系統性管理,關鍵時刻可能無法發揮應有的保障作用。有鑒於此,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同業公會自2022年6月起推出「保險存摺」,供民眾彙整各家保單,分析保障內容與缺口。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說明,「有幸與癌症希望基金會、臺灣阿斯特捷利康攜手,提供癌友及其家屬『保險存摺』白金會員資格補助,目的即希望當癌友面對高昂的自費醫療費用時,可確保私人醫療保險有效發揮保障作用。」 三方攜手補助2,000組「保險存摺」白金會員資格 助癌友治療更有力! 醫療險是國人投保商業保險的最大宗,但常見民眾繳了多年保費卻不清楚保單內容,甚至保單已失效卻不知情,導致在面臨醫療決策時無所適從。癌症治療需要長期抗戰,對整個家庭的經濟衝擊甚大。癌症希望基金會、臺灣AZ與壽險公會攜手推出公益計畫,補助2,000組「保險存摺」白金會員資格,以協助癌友及其家屬提前掌握保單缺口,盤點保險資源。臺灣AZ總裁簡劭庭表示:「我們秉持『病患優先』的理念,不僅提供創新藥物,也致力於提升病患用藥可近性,幫助對抗疾病進一步改善治療結果。透過支持此項計畫,期望幫助癌症家庭在面對自費治療時不再徬徨無助,整合保險資源讓私人醫療保險能及時發揮作用,成為癌友的治療後盾。」瞭解更多關於「保險存摺」白金會員序號申請:https://forms.gle/mWDKMobgmEfSizdG9

長庚醫療體系與百靈佳殷格翰 簽署臨床試驗合作備忘錄 推動早期臨床試驗 聚焦六大領域 有望助患者提早獲得幫助

長庚醫療體系與百靈佳殷格翰 簽署臨床試驗合作備忘錄 推動早期臨床試驗 聚焦六大領域 有望助患者提早獲得幫助#病患優先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百靈佳殷格翰藥廠於今日簽訂臨床試驗合作備忘錄(MOU),由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與百靈佳殷格翰總經理邱建誌代表簽署。程文俊主委表示,本法人秉持「以人為本」、「病患優先」的經營理念,因此,除了民眾醫療照護,也非常重視臨床研究和基礎醫學研究,每年院內外研究經費資源投入近40億元,並延攬醫學研究有卓越成就學者指導,設有跨領域研究所、研究中心、核心實驗室與研究平台,整合及運用研究資源。近年亦持續發展精準醫學研究、再生醫學研究、癌症醫學研究、世代醫學研究、智慧醫療研究等,不斷強化自身優勢。此次,在長庚醫療全體系與百靈佳殷格翰合作下,希冀能發揮長庚醫學研究與臨床的優勢,增加國內外競合的機會,攜手加速找到適合病患的治療方針。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暨體系臨床試驗中心總召林永昌表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平均每年執行中臨床試驗案800多件,過去曾多次通過美國(USFDA)及歐盟(EMA)衛生主管機關查核,並二度獲美國AAHRPP評鑑為優秀受試者保護臨床機構。2022年為推動體系臨床試驗發展及協調跨院區多中心臨床試驗資源整合,以提供優質創新的臨床試驗服務及提升臨床試驗執行品質,成立體系臨床試驗中心。此次與百靈佳殷格翰的合作,聚焦早期臨床試驗結合長庚醫院具備國際卓越的臨床試驗品質,希望找到更多適合台灣病人的解決方案。 百靈佳殷格翰總經理邱建誌分享,過去百靈佳殷格翰在多種適應症新藥的開發道路上完成多項突破,自2022年有3,000萬名患者受益於創新藥物,同時深化對新療法的研究,全球投入年度淨銷售額的2成、達50億歐元作為研發的投資基金。過去十年來,百靈佳殷格翰與長庚醫療體系緊密合作,已開展上百個臨床檢測點、近70件臨床試驗,其中,近4成皆為早期臨床試驗,以免疫、腫瘤專科為大宗。近來,聚焦六大專科領域:糖心腎共病(CRM)、思覺失調症(CNS)、胸腔科-慢性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ILD)、免疫、腫瘤、眼科等。希冀持續創新的研發,能改變疾病發展的樣態。在創新解決方案或新領域的解方,例如:在中樞神經領域研究,特定Gly-T1 抑制劑在2021年獲FDA核准得應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相關認知障礙(CIAS),將成為首個針對思覺失調引起的認知功能障礙作用的藥物;在腫瘤領域,針對復發或難治性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和其他復發或難治性神經內分泌癌藥物,DLL-3-targeting T-cell engager的創新發展,也期待加快補足現有治療缺口。 秉持「Life Forward生命總是不停前進,我們可以推動它往更好的方向」的核心精神,百靈佳殷格翰目標在2030年前能在多數尚無治療方案的領域提供協助,推出15個人類全新藥品與適應症。邱建誌總經理表示,與長庚醫療體系簽署合作備忘錄,在長庚優質的醫療能力及研究團隊合作下,將創新研發的能量最大化,共同推廣臨床試驗,攜手加速藥物研發進程,造福更多病患。 「老菸槍殺手」復發或難治廣泛性小細胞肺癌、「賈伯斯癌」神經內分泌腫瘤 竟陷無藥困境?! 根據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肺癌已連續43年排名前2名。台灣每年約新增1.3萬名肺癌患者,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約佔整體肺癌的六分之一,是一種進展快速的惡性腫瘤。其中,逾7成患者又為廣泛性小細胞肺癌,為神經內細胞腫瘤的一種,發現時多半已出現對側淋巴、肺及遠端轉移。廣泛性小細胞肺癌對化療反應效果佳,但多在6至15個月內復發,且常產生抗藥性,即便再化療或採取其他治療,效果往往不佳,五年存活率更低於5%,因9成以上為長年吸菸或長期接觸石棉、苯等致癌物質的工作者,因此有「老菸槍殺手」之稱。 曾因賈伯斯而聲名大噪的「賈伯斯癌-神經內分泌腫瘤」,為內分泌系統的神經細胞產生病變,全身只要有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器官都會發生,包含上述的小細胞肺癌(SCLC),及肺外神經內分泌瘤癌(epNEC)等。患者除了面臨腫瘤的威脅外,還會出現內分泌過量的問題,導致診斷十分困難,且發現時多已為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近年來發生率不斷上升,根據110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約有1,219個新增案例,研究顯示,近20年確診人數快速成長約13倍,遠超過同時期大腸癌成長率的1.83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藥物治療已多年沒進展,患者經傳統標靶治療失效後,只能反覆接受化療與荷爾蒙治療,改善效果十分有限,亦沒有其他藥物可再提供幫助。 臨床試驗透過科學的方法找尋並確認新的治療方向,以對癌症患者達到真正效益,對於易復發或難治的廣泛性小細胞肺癌、「賈伯斯癌」神經內分泌腫瘤這些無接續治療、患者無藥可選的疾病更是重要。有別於非癌症治療藥物,癌症藥物早期臨床試驗,多嘗試新形態或新標的治療來改變或控制病情惡化的趨勢,以補足現行治療的缺口,或幫助患者更有效控制疾病。近幾年,癌症臨床試驗的發展也有加速的趨勢,有些治療若在第一期或第二期觀察到良好治療效果,有可能不用等到第三期臨床試驗,就可能通過核准,相較於一般審核程序提早2至3年就能讓更多的患者獲得幫助。因此,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百靈佳殷格翰簽署臨床試驗合作備忘錄,期許以雙方的優勢與資源,透過創新研發能改變某些特定癌症或疾病治療選擇有限、既有治療效果不彰、藥物具抗藥性,或無藥可選的困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