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

為何男人送5百元玫瑰 而不是5百元鈔票討女人歡心?

為何男人送5百元玫瑰 而不是5百元鈔票討女人歡心?#金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願意接受多少錢以交換你的一顆腎臟?你的小孩呢?性愛要多少錢?假設一位百萬富翁被逮捕或是被徵召入伍──多少錢你才願意取代他的位置?人們從事類似的交換由來已久,但是如今它們在世界上多數地區都是非法的行為。哲學家麥可‧華哲(Michael Walzer)以〈金錢買不到的東西〉(What Money Can't Buy)為題所做的有趣討論中,提供一張美國地區黑市交易的清單,項目包括:一、人(例如:奴隸)二、政治權力與影響三、刑事訴訟四、言論、出版、宗教,以及集會結社的自由五、婚姻與生育權六、免除兵役與陪審團職責七、政務八、危急交換(desperate exchanges)(同意放棄最低工資法、健康與安全條例)九、獎項與榮耀十、神聖恩寵十一、愛情與友誼這些禁止的買賣都是「禁忌交易」(taboo trade-off)。這並非只是我們個人不想要參與這些交換買賣,或是我們相信,這些買賣一旦開放,人們實際上就會每況愈下。更糟的是,許多人發現這種交易是駭人的、反常的、道德敗壞的。在一項巧妙的實驗中,心理學家菲利普‧泰洛克(Philip Tetlock)及其同僚告訴研究對象一個故事,說有人在深思熟慮後做了一項禁忌交易—某個醫院主管必須決定是否要花一百萬美元來挽救一個垂死的五歲兒童—他們發現不管這個主管最後有何決定,研究對象都表示不贊同,他們認為此種選擇是敗德行為。這些禁忌交易的例子可能非比尋常。畢竟大部分事物都有其價格;我們買賣如汽車、襯衫與電視時並不覺得困擾。我們對日常用品是以其用途為基礎來決定其價值—它們能夠為我們做什麼。這就是參與一個市場經濟的意義。偷錢vs.偷Xbox 是不同層面的犯罪行為幾年前一個夏天,某個人闖進我的屋子,從一樓後面我們沒有關上的某扇窗戶偷溜進來。這扇窗戶很小,所以竊賊很可能不是成年人。在窗戶旁邊是一張書桌,書桌上是一台新的筆記型電腦(我的),以及一台舊一點的桌上型電腦(我太太的),還有我的皮夾。這個竊賊沒有拿走這些物品,他(或她,但我根據一些檔案資料猜測是個他)也沒有偷走房間內的電視或錄放影機。他反而拿走我們的Xbox以及所有的遊戲。就只有這些。我們和警察同樣感到困惑。皮夾沒有被拿走特別讓人不解,因為裡面裝滿了鈔票。我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竊賊沒注意到它。但是我可以想出一個更有趣的解釋。也許這個竊賊並不把自己當成一個竊賊。經濟學家丹‧艾瑞利(Dan Ariely)發現,金錢具有一種特殊性。他發現麻省理工學院的大學生以及哈佛大學企管研究生比較可能偷罐裝可樂而不是小額紙鈔。這點根據直覺來看是有道理的。我不會想要走進心理學系前面的辦公室,打開零錢抽屜,然後拿走五塊錢,讓我在回家路上可以買點東西給我的小孩。我不是一個竊賊。但是走進儲藏室去找其他材料,並且順手拿起一些膠帶、剪刀和紙張(淨值五塊美元),帶回家給小孩子做他的美勞作業,又是另一回事。我並不是說到我家的竊賊覺得自己沒有罪惡感,但是他可能猜想得到,把現金拿走是不同層面的犯罪行為,比他想要的還要嚴重。人類學家艾倫‧費斯基(Alan Fiske)提出的一個分析架構,有助於我們了解這個現象。他注意到在全世界有幾種交易體系。最自然且普遍的是公共分享(CommunalSharing),這是在家族與小團體之間的一種體系(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以及公平匹配(Equity Matching),這是牽涉貨物與服務的對等交換(你幫我抓背;我也幫你抓背)。這些交換方式甚至也可見於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最後一種自然的交易體系是市場定價(Market Pricing)。這種體系包括金錢、債務、利息、高等數學,諸如此類。這可能是一種最佳的理想體系,但是它並不是普遍的,其他物種並沒有這種方式,而且只有透過相當多的經驗與實踐才能理解。這些交易體系觸發不同的心理狀態。市場定價—任何事情都必須與金錢有關—是嚴厲且不講人情的,依法律來行事。艾瑞利的研究就是這方面的實例。另一個實例來自於我自己的研究—並非從真正的研究結果而是從我們的研究方法而來。當一個研究生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時,他或她有時候會坐在校園裡一張桌子前,請學生填寫問卷或回答一些訪談問題。耶魯學生都很忙,而且通常都是有錢人,如果我們回饋他們兩塊美元,很少有人願意止步。我們改用果汁茶飲(Snapple)或M&M's巧克力。這個方式進行結果比現金回饋還順利—雖然我們提供的小禮物價值不到兩塊美元。金錢會讓我們的請求成為一種商業交易,而且還不是一種吸引人的交易,而提供零食卻能把人性較好的一面引發出來。同理,空手到某人家裡作客吃晚餐可能沒禮貌,可是拿出幾張二十塊美元現鈔給主人就更糟—或者是用餐後整個人往椅背一靠,然後說:「太棒了。記到我的帳上。」金錢通常是一種不恰當的禮物,雖然就使用效率的準則來看,金錢是完美的禮物。它比花束、葡萄酒或珠寶還要好,因為如果你送錢,對方就可選擇要買花、葡萄酒、珠寶或其他東西,或是存下來改天再買。問題在於,金錢是作為冷血市場交易之用;對那些你喜歡以及摯愛的人,你得送物質品。有些例外情況。金錢可以是一種結婚禮物,對一對新婚夫妻的財務需求展現關心(不過,如果這對新婚夫妻的年紀比你大或是比你有錢,那麼送錢就不恰當)。你也可以送錢給一個兒童,這是因為我們假定成人與兒童之間的地位差異是如此之大,以致於送錢不會被當成是一種污辱。解決金錢禁忌的方法各式各樣。人們可以「登記」禮物。取代收受金錢並用它來買東西(禁忌),收禮的人預先選擇禮物,然後送禮的人買那些品項送他們(非禁忌)。在我的經驗裡,許多已婚夫妻在生日與結婚週年紀念日上都使用這種方式:他們明確讓對方知道買什麼送自己。我們學會了適應市場交易。我們能夠為一台iPod或一條巧克力棒貼上一個價格。我們甚至也為非法或不道德的交易進行這類的金錢計算;畢竟,人們有時候的確從事禁忌交易如性、選票或腎臟等,所以他們一定有關於這些活動與物品值多少錢的制度。市場定價最困難的延伸 把人類生活標價一般而言,如果我們沒有把日常用品與服務附上價值,就會不知所措。並非只是市場定價需要如此,公平匹配與公共分享體系也需要如此。當我們盡力要平均分配不同的資源如玩具等等給子女時,就必須做這些計算。我們不付錢給煮晚餐請我們吃或幫我們拿信的朋友,但會送禮物給他們,因此也就必須計算恰當的禮物價值。那一瓶葡萄酒應當要多貴?如果有人幫忙照顧我的狗一個月,我回家後若送這個人一盒口香糖,就是接近失禮的小氣(不送反而還比較有禮貌),可是若送對方一輛汽車,則是接近病態的大方。此外,在一個資源珍貴的世界,我們也相當理解一切東西都有其價格。例如:我不該用錢來計算我陪家人的時間—從泰洛克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禁忌—但是我的做法顯然是這樣,因為我離開家人去進行一場演講來賺錢。我的婚戒有情感價值,我也不會用一百美元賣給你,但是一萬美元我就會把它交出去。更可怕的是,在世界上多數地區,有人被迫要做恐怖的選擇,比如婦女從事性交易以餵飽自己的兒女。甚至在最富庶的社會—政府一定要在各方面的價值間取得平衡,如環境、為窮人安置住居、補助藝術、醫療保健等等—也很難避免這種交易的發生。生活可以是零和遊戲,每花一分錢支持一個劇團,給兒童注射疫苗的補助就少了一分。保險公司就某人斷了腳趾、手臂,或失去雙眼而計算要賠償多少錢。即使人也是被用錢來計算。如果政府要花一千萬美元才能拯救十條人命(比如透過一個疫苗注射計畫),應不應該實施?要是十億美元救十條人命呢?我們不可能在思考這些問題時,不去做市場定價中可能最困難的延伸—把人類生活標上一個價格。(本文摘自/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從食物、性、消費、藝術看人類的選擇偏好,破解快樂背後的行為心理/商周出版)

為了自由 你得賺錢

為了自由 你得賺錢#金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話雖如此,想過得自由還是需要一定程度的金錢。尤其對天生窮人性格的我來說,「沒錢萬萬不能」這句話,是早已根深柢固、屹立不搖的信念。高中還沒念完我就下定決心,畢業後一定要馬上工作。印象中周圍的大人也這麼對我耳提面命。或許是因為我這個人意外的老實,對於這種話自然是照單全收。之後我先在故鄉的看板公司上班,後來搬到東京成為漫畫家。但中間我也從事過各種行業來賺得自己的溫飽。在決定要吃漫畫這行飯時,我鐵了心的把其他事業一次了結。畢竟要成為一位傑出的漫畫家,必須心無旁鶩。因此我事先存了半年的生活費,也向妻子說明:「我想辭掉工作,專心畫漫畫。」在徵得妻子的同意後,才一口氣放掉了手中所有工作,全心投入作畫。我生性節儉,對於奢侈品也沒有絲毫慾望,所以並沒有預留太多生活費,也做好了短期抗戰的準備。只不過這抗戰,真是滿苦的。現在回頭想想,如果沒結婚也沒有小孩的話,我大概可以繼續過那種苦日子一輩子吧。畢竟不管是多是少,我都能靠手上所有的錢好好活下去。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千萬不要和人借錢。吃的東西再廉價都沒關係,不管是「今天吃泡麵就好」還是「就簡單弄碗茶泡飯」,只要能果腹度日就行。雖說明天會怎樣沒人知道,我還是以堅持不向人借錢,為第一原則。因此即使生活困苦,我還是樂在其中。就算吃的是泡麵,只要配上有趣的電視節目,跟著大笑幾聲就是幸福。如果口袋裡有多幾個錢,就去競艇場試試手氣也不錯。總之,有錢的時候就自在享受,沒錢也有沒錢的自由快樂。(本文摘自/離群的勇氣/大是文化)

向丹麥人學習快樂:不往錢看少點欲望

向丹麥人學習快樂:不往錢看少點欲望#金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丹麥人一般對錢財看得相當開。原因或許在於,擁有充分的溫馨時刻,比拿高薪更令他們快樂。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知道,丹麥的福利國家制度會照顧他們的基本需求,所以生活必需品不虞匱乏。對大多數的丹麥人而言,賺錢致富並非優先要務。當我回到奧胡斯的母校史科澤,對大約15、16歲的9年級學生演講時,也討論到這種對於金錢的態度。那些學生多半家世背景很好,我想聽聽看他們對錢的看法。只有一個學生認為賺很多錢很重要,但是她也澄清說,她希望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來賺很多錢。其他學生則是一面倒地希望,能夠找到既有意義、自己又喜歡的工作。當然,你可以說我問得那麼直接,沒有人敢誠實回答:「為了賺錢發大財,我可以犧牲幸福。」話雖如此,每當我聆聽、觀察丹麥人時,並未留下他們拚命忙著賺錢的印象。從某種角度來看,因為社福制度的保障,他們已經自認為相當富有,至少是過得很好。就像前文提過的,丹麥人另有優先要務,例如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團結,以及自我實現等。我訪談的學弟妹們,想必會認同已故英國哲學家兼作家艾倫?華茲(Alan Watts)的理念。華茲針對「追求幸福」這項主題做過許多研究,並且受到東西方靈性教導的影響。他的主要結論總結於YouTube上一段很受歡迎的影片,片名是〈如果不以賺錢為目的?〉(“What If Money Were No Object?”)他傳達的訊息很清楚: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然後放手去做,無論那件事能不能保證你變得富有,因為任何其他路途只能通往可憐的人生。華茲問:「何必把人生浪費在只是為了賺錢,而淨做些自己不喜歡的事物?為了生存而委屈自己?」想要活得幸福、快樂,最重要的是,要發掘自己熱愛的事物,並且鼓起勇氣走那條路。(本文摘自/幸福好日子:向全世界最快樂的丹麥人學習滿意生活的10項祕訣/大塊文化出版)

金錢並非萬能!愈有錢愈缺幸福感?

金錢並非萬能!愈有錢愈缺幸福感?#金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其實,有錢並不一定就會幸福。有錢人在人際關係方面也有他們特有的煩惱。有人一有了錢就性格大變。當他還是一般人時,是個很好的朋友。但一有了錢之後,彼此之間突然就交惡了,雙方就好像生存在不同的世界似的。人一有了錢,互動對象的層級當然多半會整個丕變。但是,看在四周人眼中,觀感應該不是很好吧?但是,看似性情乍變的有錢人也有他們的苦衷。一有了錢,各式各樣的人就會循著錢的味道找上門來,當中也不乏企圖詐騙有錢人的人。有錢人為了守護自己的資產,當然就不想靠近這種人吧?某個有錢的單身男性,如果他想結婚,應該要多少對象就有多少對象可以挑選,可是他卻不結婚。因為他覺得靠近他的女性都是看上他的錢。當人再也無法相信別人的時候,那就是一種不幸了。想要守護資產的心態愈強烈,就愈會被孤立。這種對人的不信任感不只針對外人,連對家人或親戚也一樣。遺產之爭不只會發生在有錢人身上,但是,資產愈大,引發紛爭的機率就會愈高,父母、兄弟姊妹或親戚的關係就會失和。有血緣關係的人掀起的爭財產戰火反而會比外人更激烈。有錢人家的遺產爭奪長久以來就是懸疑連續劇百用不膩的主題,說起來,也是一種不幸。就像我們闡述的內容一樣,很多有錢人都有他們特有的問題。也有人會認為,既然金錢是紛爭的種子,那不如沒有錢要來得清心吧? 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有錢人是非常懂得交際應酬,保持著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只要期許自己成為這種有錢人就好了。很多有錢人都是夫妻合力建構起資產的。這樣的夫妻關係就像戰友一樣,什麼話都可以商量,感情非常好。這樣的夫妻養育長大的孩子們通常也都有很融洽的感情。家人關係好,和身旁的人的人際關係也會好,這種狀況是很常見的。這種人活用金錢的意識強過守護金錢。他們巧妙地將構築資產或稅務申報的工作交給專家處理,從不曾忘記對與自己相關的人心懷感激。這種人的身邊會聚集許多好人才,結果,不管是資產或人際關係都會順利發展。人各有不同的器量。一旦進來的金錢超過本人所具有的器量,就會開始被金錢牽著鼻子走,而不是管理金錢了。擁有大器量的人,不管有再多的金錢進口袋,都懂得適當管理,巧妙活用。我們不只要擬定目標成為有錢人,還要同時學習他們這種包括器量在內的內在成長。因為人生的目標不是在於成為有錢人,而是過著幸福的人生。(本文摘自/有錢人的用錢習慣就是和你不一樣/天下雜誌)

物價漲、薪水卻沒漲!教你4招變身省錢料理達人

物價漲、薪水卻沒漲!教你4招變身省錢料理達人#金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到目前為止,我看過難以計數的省錢達人,我發現他們的家庭都有一項共通點,那就是,每個省錢達人都擅長做料理。所謂的擅長料理並不是指做出非常美味的料理。而是指可以用少少的金錢做出可以守護家人健康的料理。以四口家庭來說,省錢家庭一個月的伙食費多半都在3萬日圓左右。更厲害的省錢家庭,也有一個月控制在1萬5日圓左右的家計。這麼低的預算不禁讓人懷疑,他們究竟是吃什麼維生的?但是,這些家庭的家人對家中的飲食感覺卻是「正常」、「滿足」。以這樣的預算當然沒辦法每天都吃好料。餐桌上出現豆芽菜的次數應該比肉類要多吧?儘管如此,家人還是能說出「正常」、「滿足」這些話來,他們的心理狀態是異於一般人的。這裡有一個重點,那就是不用那麼多種類的食材,也可以做出讓家人吃得滿意的料理。避免浪費食材、多購買至少便宜一點的材料,這種種的要素累積下來,省錢家庭的高超料理就會實現了。以下介紹幾種大家都聽過的與料理相關的高招吧。1)冰箱整理得乾淨清爽/要在短時間內就完全模仿到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情似乎是任何人都可以開始做的。那就是將冰箱整理得乾淨清爽。我們看過省錢達人的冰箱之後發現,幾乎沒有例外,每個人都整理得十分乾淨清爽。第一,冰箱鮮少有無用的食材,顯得很清爽。多半都只放了冰箱容量一半的東西。為了避免出現日後必須丟棄的食材,絕對不買不必要的食材,同時不要胡亂地把食材往冰箱裡面塞。此外,清爽乾淨的冰箱也有利於省電。第二,很多省錢達人的冰箱冷凍庫裡都塞滿了食材。從超市買回一堆特價的食材之後,就分裝放進冷凍庫保存。整個購買和使用的流程非常地到位。冷凍庫和冷藏庫不一樣,食材裝得愈滿愈省電,可謂是一石二鳥之計。2)增加剩菜剩飯的料理方式/此外,將殘羹剩飯整合起來調理的方式愈是豐富,食材就愈不會被浪費掉。燉菜或火鍋等料理就是箇中典型。3)不要帶丈夫或孩子一起出門購物/一般主婦為了控制預算,外出購物前多半都會列出購物清單。然而,回過神來時,往往會發現購物車裡有預定計畫之外的東西!為了避免發生這種帶著丈夫或孩子同行時經常會發生的狀況,最好利用平日將孩子送出門之後的時間再去購物。4)製作底價記事本,決定購買每種商品的商店/很多省錢達人為了根據每日購物的記錄來掌握哪一家店在星期幾會有特價活動的傾向,都會大費周章地製作底價記事本。只要了解底價的變動趨勢,就可以選定哪一天到哪一家商店去購買經常必要添購的牛奶或蛋等。省錢達人不只是在伙食費上斤斤計較,除了注意省錢之外,也會儘量保持三餐的品質。省錢是需要努力的。(本文摘自/有錢人的用錢習慣就是和你不一樣/天下雜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