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心臟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長年盤據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根據健保公開資料庫分析,2018年未滿50歲被診斷出有心肌梗塞風險的病患相較於2015年多出了25%。因為心肌梗塞而就醫的人數達到48639人,光是2018年全台發生急性心肌梗塞送院的人數,總共就有1萬6125人。這項數據顯示出國人心臟問題不僅人數增加,還有年輕化的趨勢。心臟是人體的生命中樞,將血液送至身體各處器官,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而冠狀動脈負責供應心臟肌肉氧氣以及養分,當冠狀動脈因為血栓堵塞,導致心臟肌肉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與營養時,將會引起心臟肌肉的缺氧壞死,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心肌梗塞,危及患者生命。塗藥支架發生再狹窄機率 比傳統金屬支架低冠狀動脈堵塞依照堵塞的比例,而有不同的分類,小於50%的血管堵塞為輕度冠狀動脈堵塞、50%~70%為中度、70%以上則是重度冠狀動脈堵塞。病患會出現胸悶、胸口疼痛的情形,伴隨有冒冷汗、頭暈等症狀。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曹殿萍表示,對於重度冠狀動堵塞的患者,主要治療方式是使用心導管置放心臟支架,支架又分部分自費的塗藥支架及健保有條件式全額給付的無藥物塗層支架。不管使用哪種支架,術後為了防止在支架內造成血栓,引起急性冠狀動脈阻塞,需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合併治療,如Aspirin(阿斯匹靈)合併Clopidogrel(保栓通),來防止血栓的發生,並預防未來發生其他缺血事件的危險。使用塗藥支架是目前的主流,雖然放置塗藥支架後,需要吃比較長時間的抗血小板藥物,但在復發機率上,塗藥支架半年內再發生血管狹窄的比率比傳統的金屬支架來的低,但目前健保只有給付無藥物塗層金屬支架,患者術前選擇支架時還必須考慮經濟因素。術後服用抗血小板藥物 出血風險將顯著降低放置心臟支架的心肌梗塞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的同時,若是碰到需要進行其他手術的情況,或是有高出血風險的其他疾病,則必須要調整抗血小板藥物的劑量,以免造成出血。曹殿萍說,早期使用塗藥支架需要服用一年的抗血小板藥物,醫師常常擔心病患自行停藥或服藥習慣不佳,容易有出血的風險。但隨著塗藥支架不斷改良、推陳出新,目前所使用的新型塗藥支架,手術後只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六個月或甚至更少的時間,如果配合醫師的指示調整用藥,發生出血的風險顯著降低。曹殿萍提醒,心血管疾病往往來自於不好的生活習慣或是其他慢性疾病控制不佳。若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要遵從醫師用藥指示,並配合改善生活的習慣,才能將心血管疾病拒於門外。(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